来源综合观察者网、大象新闻、南方都市报、北京日报等媒体
11月12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一辆奇瑞汽车在湖南张家界天门山景区攀爬天梯时,从台阶上下滑撞断部分护栏。13日,该事件登顶热搜,引发热议。奇瑞汽车发布关于天门山挑战测试意外情况的致歉声明,承诺将全力修复承担赔偿责任。
>>>延伸阅读:奇瑞致歉挑战天梯事件,辟谣“月底再来”
11月13日,张家界天门山景区工作人员向南都记者表示,“昨天汽车品牌搞活动,所以天梯是封闭的。今天已经重新开放了,可以在上面走了,但天梯上被汽车撞坏的护栏还没有修好,需要注意安全。如果担心安全问题,可以过两天等护栏修好了再来参观,也可以乘坐扶梯参观。”同时,该工作人员表示,“昨天是汽车品牌测试出了意外,把护栏撞坏。”
张家界市永定区文旅局工作人员表示,这次活动为景区举办,项目无需文旅部门审批,文旅局后续将与景区进行对接。”
奇瑞汽车致歉声明
上述声明显示,经初步调查核实,此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测试装置的安全防护绳固定点卸扣意外脱落,进而导致防护绳缠绕右侧车轮,动力输出受阻,车辆下滑撞击护栏,造成部分护栏受损。
早前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工作人员介绍,12日和13日,因为要进行奇瑞汽车的相关活动,这两天“天梯”不对游客开放,游客可以乘穿山电梯到天门洞。
有网友提出质疑,为什么可以在景区举办此类活动,被撞毁的护栏是否为价格不菲的文物?
记者联系张家界天门山景区,工作人员表示,这是举办的挑战活动,景区系私人承包,活动中出现一点小意外,并未造成人员受伤。针对记者提问受损栏杆是否如网上所说造价不菲超20万元,工作人员给予否认。
公开资料显示,天门山“天梯”全长近300米,垂直落差150米,共有999级台阶,是通往天门洞的主要途径。有网友认为,把游客走的“天梯”腾给汽车做测试,不但影响了游客的旅游体验,还对景区设施造成了破坏。
媒体快评——
奇瑞致歉也修复不了天梯之伤
汽车测试在天门山“翻车”,是部分车企营销“方向盘”跑偏的缩影。近年来,汽车行业的“挑战测试”“极限试车”等营销屡见不鲜。从悬崖峭壁到景区险道,从高原腹地到大漠深处,几乎都能看到新车测试的影子。部分车企为了营销,将公共空间当作自家新车的“测试场”,目的就是博眼球、造话题,进而增加汽车热度和销量。殊不知,这种创意营销看似能够吸引流量,实则暗藏不少隐患。
一方面,像“天梯”这样的户外公共空间,既没有专业汽车测试场的安全认证,也缺乏防撞、缓冲等应急配套条件,“野生”测试并不具有专业价值。另一方面,诸如公共景区等场所各类风险叠加,极易因预估不足给社会带来更大安全隐患。就如汽车品牌方在声明中所承认的,此次测试在天门山“溜车”、撞坏护栏等,“暴露了公司在策划和执行此次测试过程中,对潜在风险的预估不足,对细节的把控存在疏漏。”虽然“本次意外未造成人员受伤以及自然环境的破坏。”但公共安全、生态安全,哪有那么多“所幸”?
张家界市永定区文旅局工作人员回应称,景区的普通活动无需向该局报备。那么,此次活动究竟是谁审批的、是否符合法律法规、修复补偿是否能够消除影响,这些问号也需要后续调查给出解答。(节选北京日报相关评论)
营销创新不能逾越安全与公共利益底线
公共景区不是商业“试验场”,企业营销必须敬畏公共属性。天门山“天梯”作为游客通往天门洞的核心通道,其首要功能是服务公众游览,而非承载商业测试。将这一日均接待数千游客的通道封闭用于车辆测试,直接导致游客被迫绕行电梯、游览动线中断、旅游体验受损,本质上是将商业活动凌驾于公众的游览权与体验感之上。当游客通道为品牌营销让路,当景区宁静被引擎轰鸣打破,损害的不仅是游客当下的体验,更是社会对企业在公共空间行为的信任基础。企业追求创新营销本无过,但任何创意若以侵占公共资源、挤压公众权益为代价,便是本末倒置。
新闻背景
据媒体报道,此次活动车型为奇瑞风云X3L,挑战的天门山天梯以150米垂直落差、30厘米湿滑窄台阶、平均45°坡度(局部超60°)著称,总长近300米,台阶湿滑且坡度陡峭,被描述为“连进口越野车都鲜少挑战”的路况。
据新黄河报道,今年9月12日,奇瑞汽车执行副总裁李学用曾发微博称:“有好多朋友都问我X3L是不是在天门山要‘搞点事’,说他们都看见了。是的,我们的X3L正在筹备挑战张家界天门山的999道天梯,我们充满信心。网友看到的就是前两天我们在做的挑战前测试,当天一直在下雨,路面非常的湿滑。基于景区安全和游客体验的考虑,测试中途暂停。等天门山天气好了‘不抽象了’,我们风云X3L一定会挑战,请大家持续关注。”
截至发稿时间,该微博内容已不可见。
此次挑战活动并非首次举办,2018年,路虎某车型穿过99道弯、攀爬999级台阶,以9分51秒的成绩打破天门山“99道弯”纪录,并成为全球首款攀爬中国天门山天梯并成功抵达天门洞的车型。
奇瑞汽车执行副总裁发微博预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