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水而兴,向新而生,山东省济宁市太白湖新区立足“休闲度假胜地”定位,坚持“全域旅游 全景新区”的理念,深挖运河文化、太白文化、红色文化内涵,打造了碧波浩渺的太白湖景区、承载历史的古运河、充满欢乐的济宁方特等文旅IP。
太白湖新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济宁市北湖旅游服务中心党总支书记刘涛表示,“太白湖新区以提振文旅消费为核心目标,围绕新场景打造、新业态培育、新活动引流三大重点,创新业态培育、精准发力,文旅消费市场呈现蓬勃发展态势。今年1至6月份全区累计接待游客445万人次,同比增长19%;实现旅游收入10.6亿元,同比增长5%。”
太白湖原称“北湖”,因处于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南四湖的最北端而得名。唐代大文豪李白曾寓居济宁23年,留诗百篇。为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2013年此湖被命名为“太白湖”。
自然资源丰富。太白湖景区有鱼鸟及水生植物510余种,建设有老运河人工湿地、太白牡丹园、白衣尚书纪念馆、汉碑汉画像石馆等项目,引入了40余家文旅业态,每年举办捕鱼节、荷花节、牡丹节等活动,获得30余项国家、省、市级荣誉称号。景区内自营项目主要有游船、观光车、停车场及水生动植物销售4种,对外招引的互动体验业态主要有露营地、牡丹园、萌宠乐园、无人机培训、儿童游乐电车、白天鹅码头、滑雪场、越野车、欢乐谷、水上飞人、摩托艇、自行车自驾、爱步伴游代步车、汉服体验馆等15种,构建起了多点联动、全域融合的文旅发展新格局。
野趣天成,自由栖居。太白湖新区打造的九春里露营基地位于太白湖景区东侧,占地1600亩,设有轻奢帐篷40个,综合营位200余个,设有公共配套服务,策划了水幕电影、篝火晚会等活动,打造成集露营、餐饮、休闲为一体的综合营地。山东省首届露营季启动仪式在此举办,“集市行乐·露营计划”入选“好客山东·乡村好时节”优秀案例,九春里山河音乐嘉年华入选2025年“戏游齐鲁好食光”活动名单。
“赏荷花、游方特、学唐诗、跑半马、去露营,就来太白湖。”为叫响特色文旅品牌,太白湖新区将市文化中心、嬉象谷、九春里露营基地等多元化场景有机串联,全力推动文旅与城市、生态、文化深度融合,形成“百业+文旅”“文旅+百业”的新模式、新业态。
非遗是活着的文化遗产,非遗保护让传统技艺融入了现代生活。太白湖新区深入推进非遗项目、传承人与非遗工坊建设。目前拥有区级非遗项目7项、市级2项,区级传承人4人,非遗工坊2家,打造“山东手造·济宁好礼”展示展销中心4家。通过“展览+展销+培训”模式,让剪纸、面塑、糖画、葫芦烙画、绢花、手翻花、草编、泥塑等二十余种非遗技艺得到传承,既保住了“老手艺”,又拓宽了“新销路”,实现了非遗保护与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刘涛表示:“近年来,本地‘活力新区 青春之城’城市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文旅消费市场活力持续释放。太白湖新区,一座现代与历史共生、繁华与生态共融的魅力新城正以开放的胸怀书写未来。”
文|记者 李希平 □ 董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