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来唠唠非洲部落那独特又神秘的 “唇盘审美”。这事儿啊,最近可热闹了,西方一些人对这唇盘审美指指点点,结果人家非洲当地人可不乐意了,直接反击说:别用你们的偏见来定义美丽!
咱先讲讲这唇盘审美到底是咋回事儿。在非洲的一些部落里,像穆尔西族和苏尔马族,女孩子到了一定年纪,就会经历一个特别的事儿 —— 在下嘴唇上割开一个口子,然后慢慢放入一个唇盘。这唇盘一开始小小的,随着女孩年龄增长,就会换上更大的唇盘。你别说,在他们当地文化里,这唇盘越大,这姑娘就越美,而且还象征着更高的社会地位呢。据说有的姑娘唇盘大到,不戴盘片时,唇部都能拉到头顶,我滴个乖乖,这得多夸张!
本来呢,这是人家部落世世代代传下来的文化和习俗,就跟咱过年要贴春联似的,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但西方一些人一看到这唇盘,好家伙,就开始批评了。他们觉得这是对女性的伤害,是不人道的,说这是一种落后、野蛮的习俗。我就纳闷了,他们凭啥这么说呀?就因为和他们的审美不一样,就站在道德高地上指指点点。
可当地人可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这唇盘是他们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他们的历史和传统。你想啊,这习俗都流传多少年了,肯定有它存在的道理。有说法称,以前穆尔西族女性戴唇盘,是为了防止被外族人劫掠,毕竟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改变自己的外貌,让自己看起来 “丑” 点,可能就能免受侵害。还有啊,唇盘的大小和精致程度,还能反映出女性家庭的财富状况,在婚姻里,新郎得给新娘家足够多的牲畜当彩礼,唇盘大的姑娘,彩礼都要得多。
咱再看看西方人的偏见。他们总是以自己的价值观和审美标准来评判别人。就像之前迪奥那个摄影作品,把中国女性拍得眼神阴鸷、眼影厚重、脸色暗沉,还觉得这是艺术,这不是典型的用他们的刻板印象来塑造我们吗?还有 Swatch 的 “眯眯眼” 广告,这都是西方对其他文化不尊重的表现。他们总觉得自己的审美是对的,其他和他们不一样的就是错的,这不是偏见是什么?
现在呢,随着时代发展,这些非洲部落也在慢慢变化。年轻一代接触了更多外界的东西,有些女孩也开始思考这唇盘习俗是不是真的要一直延续下去。但这是他们自己的选择,而不是因为西方人的批评。他们在保留传统文化和适应现代生活之间寻找平衡,这是他们的事儿,轮不到西方那些人来瞎指挥。
咱说啊,世界这么大,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审美。不能因为和自己不一样,就去贬低别人。就像咱不能要求外国人都像咱们一样喜欢吃饺子吧,审美也是一个道理。西方那些人真该好好反思反思,别老拿着自己那一套去衡量全世界。家人们,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咱可不能让他们这种偏见得逞,得尊重每一种文化独特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