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2025“何以北疆·遇见草原宝藏”网络名人打卡内蒙古主题活动正式启程。活动在呼和浩特市启动后,来自全国各地的9位网络达人团队马不停蹄地奔赴乌兰察布,将镜头对准了壮观的乌兰哈达火山群。
夕阳下的3号火山
乌兰察布火山群位于察哈尔右翼后旗境内,距北京仅420公里。这片天然火山博物馆拥有30余座形态各异的火山,其中1号至8号火山尤为典型。 而6号火山因开采形成的独特地貌,裸露的灰黑色岩层与周边绿色草原形成鲜明对比,成为游客心中“最像外星”的网红打卡地。
游客们正在6号火山拍照打卡
身穿宇航员服装打卡的小朋友们
“市区里的露营地,大多都去过了。一直想去个特别的地方,找一找新鲜感。”来自包头的游客李兴宇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乌兰察布市的火山草原景观后,立即决定前来体验。
今年“五一”期间,乌兰哈达火山景区接待游客约19万人次。近两年,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后旗整合资金对乌兰哈达火山景区进行生态保护建设,建设了3411个停车位和智慧旅游系统。
在6号火山脚下,一个忙碌的身影引人注目——服装租赁店主正热情地为游客挑选合身的“宇航服”。“暑期旅游旺季来临,每天都能租出七八十套宇航服,生意特别好。”
这只是火山旅游经济带动农牧民增收的一个缩影。察右后旗依托得天独厚的火山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民宿特色产业,遵循“一村一规划、一村一主题、一村一特色”原则,围绕火山群和锡勒草原周边村落等21个自然村进行改造。
景区内的流动摊位
目前,察右后旗已建成民宿130余家,带动21个嘎查村集体经济增收212万元,农牧户年均收入达1.2万元以上。 乌兰察布市在规划露营地时统筹火山与草原资源,打造“露营+景区”游玩模式,推出多条避暑自驾路线。同时支持引导有能力、有意愿的农牧民获得审批许可,建设特色露营地。
为保护生态,当地还推出“零废弃草原露营计划”,要求经营者在生态重点区域不得搭建永久性建筑物,并优先选用可降解环保材料。
这一系列举措成效显著——2024年,乌兰察布市共接待游客2230多万人次,同比增长84%。
在8月5日发布的火山景区科普园区EPC总承包项目招标计划显示,当地还将建设集火山文创产业孵化区、科普研学区、天文观星体验区等为一体的综合项目。
随着网络达人们的镜头记录下6号火山的壮美景观,乌兰察布的故事正通过网络传向全国。当夜幕降临,篝火在草原上点燃,游客们手拉手载歌载舞的画面,成为了这片古老土地焕发新生的最好见证。
镜头下的网络达人阿曼达象Amanda
文旅产业与乡村振兴的融合,正在这片曾经历火山喷发的土地上,书写着温暖人心的新篇章。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