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迎客松枯死了!树枝是假的!”面对网络上不时出现的“黄山迎客松是假树”等不实传言,黄山风景区公安局迅速响应,积极融入全国公安机关“净网2025”专项行动部署,创新宣传手段,于近日策划、拍摄并制作了一部主题鲜明、形式新颖,兼具权威性、说服力与情感温度的权威辟谣短视频。
(8月16日羊城晚报羊城派)
黄山迎客松枯死了!树枝是假的!这类不实传言,隔段时间就在网络上沉渣泛起,不仅误导公众,更损害了黄山风景区这一国宝级自然景观的声誉。面对谣言,黄山风景区公安局没有止步于被动“回应”,而是主动“回击”。他们积极融入全国公安机关“净网2025”专项行动,创新宣传方式,策划制作了一部主题鲜明、形式新颖的辟谣短视频。这部视频兼具权威性、说服力与情感温度,用事实说话。
在这场辟谣行动中,迎客松第十九任守松人胡晓春,成了最有力的“证人”。他手中那90多本、累计超140万字的监测记录本,就是最坚实的证据——迎客松的开花时间、新梢萌发、松针更换,乃至恶劣天气下的应急保护方案,事无巨细,悉数在册。十五年来,每年超过300天,他就住在海拔1600多米的山上,在不足7平方米的工作室里,日夜守护。“迎客松的‘真’,刻在我的每一次观察里。”这质朴的话语,胜过千言万语,是对谣言最直接的回击。他用日复一日的坚守和详实的数据,不仅让公众看到了古树真实的生长状态,更传递出景区对这棵千年国宝的珍视与用心。这份守护,本身就是带着温度与力量的“辟谣铁证”。
玉屏楼派出所所长章旻的强调掷地有声:“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在网络上发布传播谣言是违法行为,必将受到法律的惩处。”这无疑是对造谣者最有力的震慑。现实中,总有人抱着“博眼球”“蹭流量”的心态,肆意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污染网络空间。黄山风景区公安局主动融入“净网2025”专项行动,依法打击网络谣言,不仅针对“迎客松谣言”,更是向全社会宣告了对网络谣言“零容忍”的坚定立场。只有让造谣者真正付出法律代价,才能有效遏制谣言的滋生蔓延。
创新传播,让真相“看得见”。此次辟谣,短视频的形式让人耳目一新,效果显著。高清画面下,迎客松饱经风霜却生机盎然的树干纹理、遒劲有力的枝条清晰可见,让公众得以直观感受古树的真实生命力。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传播方式的创新至关重要。传统的辟谣手段往往传播力有限,而短视频凭借其直观、生动、传播迅速的优势,能在短时间内触达海量受众。这为各地应对网络谣言提供了新思路:善用新媒体平台,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真相,让辟谣更高效、更具穿透力。
网络谣言危害深重,误导认知、扰乱秩序、损害公益。黄山风景区应对“迎客松谣言”,做到了及时发声与重拳出击并行,为维护网络清朗空间做出了努力。然而,打击网络谣言是一场持久战。唯有政府部门持续强化监管打击、互联网平台压实主体责任、媒体做好权威引导、广大网民提升媒介素养自觉抵制谣言,多方携手,形成合力,才能让真相永远跑在谣言前面,共同守护好我们的网络家园。
黄山迎客松枯死了?不能让谣言成为了“不老松”,对于谣言既要“回应”更要“回击”,要借助网络清朗行动,揪出背后的元凶,决不能让谣言扎根野蛮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