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文化当中,五岳一直有着颇高地位:东边是泰山,西边为华山,南边是衡山,北边是恒山,中间乃是嵩山。这五座知名山峰承载着数千载的中华文明,在这五座极具盛名的山中,有一座相对低调,至今尚未获评 5A 级景区。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这个 “落后” 的就是北岳恒山。其他四岳早已成为 5A 级景区,唯独恒山还停留在 4A 级,这要是放在古时候,估计能把皇帝气坏了 —— 毕竟五岳可是历代帝王封禅祭祀的圣境!
恒山位于山西大同浑源县,主峰天峰岭海拔 2016.1 米。它不光是道教名山,还是有名的 “天下第二山”(第一自然是泰山)。可这么一处颇具名气的地方,为何在景区评级中没能过关?
有人觉得恒山风景不佳,这可冤枉它了。悬空寺就那样挂在恒山的悬崖峭壁上,格外惊险;有人说恒山文化积淀不深厚,可它是中国道教发源地之一,张果老在此修行的传说已流传了很久。
实际上,真正的缘由或许更贴合实际情况。只要去过恒山的人都知道,景区的管理确实存在一些不足:厕所卫生状况时常不佳,停车场总是不够用,旅游旺季时排队等候的时间又长又让人烦躁。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问题,恰恰是 5A 级景区评定中的硬性指标。
且看恒山的那些 “同伴” 都过得颇为不错。泰山自不必说,身为五岳之首,每年接待游客超五百万人次;华山凭借险峻栈道成为网红打卡地;衡山的雾凇云海十分美丽;嵩山更不必说,少林寺的名气比山自身还大。
这些 5A 级景区条件都很好,门票收入、旅游配套、品牌价值都比恒山高出不少。恒山就像班级里成绩中等、穿着朴素的孩子,其实很有潜力,只是少了一点冲劲。
可别小瞧恒山,它的悬空寺堪称建筑史上的奇迹。整座寺院就靠几根木料支撑在悬崖上,历经 1500 多年的风雨依然屹立不倒。李白见到后写下 “壮观” 二字,还觉得不够,又加了一点,成了 “壮观”。
恒山的自然景色特别迷人:春天,山野里繁花盛开;夏天,气候凉爽宜人;秋天,树林像穿上了五彩斑斓的外衣;冬天,则是一片雪白的世界,仿佛盖上了一层洁白的棉被。更别提那些藏在山林深处的道观和寺庙,每一处都蕴含着诸多传奇故事。
和浑源县的老乡聊天,他们提起这事儿就叹气。“我们恒山哪点差了?” 一位开农家乐的大姐愤愤不平,“那些专家就知道看硬件,懂不懂什么叫文化?”
当地旅游部门也挺委屈。这些年没少投入,修了步道,建了游客中心,可总差那么一点点。据说今年又提交了 5A 申请,能不能成还不好说。
有意思的是,很多游客反而喜欢恒山现在的样子。“人少安静,商业气息不浓,这才像一座真正的山。” 一位从北京来的摄影爱好者这样说。
不得不说,跟人多热闹的泰山、华山比起来,恒山更有原生态的味道。在这里,你能安安静静听风声、看云儿飘,不用排队等候拍照,也不用被导游旗催着赶路。这样的体验在 5A 级景区可真不常见。
专家们给出不少建议:有的说要深挖道教文化,打造特色 IP;有的认为该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质量;还有的提议搞些创意营销,比如推出悬空寺 VR 体验等。
但最关键的,可能是找到恒山本身的定位。不必盲目追求 5A,不如想想如何发挥它的独特优势。毕竟山不一定要高,有神仙则有名;景区不看等级,有趣才很棒。
恒山的处境其实反映了一个普遍现象:在标准化评级的时代,很多地方为了追求 “达标”,反而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当所有景区都变成千篇一律的商业化模板,旅游还有什么意思?
或许恒山的 “憋屈” 恰恰是它的幸运。至少现在去,还能看到一座不那么商业化的五岳,还能体验原汁原味的山水与文化。等哪天真评上 5A 了,没准我们又会怀念现在的恒山。
你说,是这个理儿不?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