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点上开花”到“全域结果”
创始人
2025-08-16 16:25:19
0
  • 太行一号旅游公路阳城段。

  • 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晋中环城绿道。

  • 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永和段。

  • 长城一号旅游公路偏关段。

  • 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平陆段。

  • 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板山段。

  • 山西1.3万公里的黄河、长城、太行三个一号旅游公路全线贯通,覆盖全省11市113个县(市、区),串联起976个景区、5630个村庄,构筑起“城景通、景景通、城乡通”的“快进慢游深体验”全域旅游公路网。

    通车以来,三个一号旅游公路不仅让跨市跨县景区通行效率大幅度提升,更带动沿线形成非遗体验、智慧研学等新业态,推动旅游收入持续增长,成为激活全省文旅融合、乡村振兴的核心动脉。从“点上开花”到“全域结果”,从“交通线”到“经济带”,这张贯通三晋的公路网,正书写着文旅发展的新篇章。

    全域联动 构建“快进慢游”旅游网络

    过去,山西丰富的旅游资源散落各地,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如今,三个一号旅游公路打破地域限制,串联起黄河、长城、太行沿线景观,构建“快进慢游深体验”全域旅游格局,让“隔山望景”成为历史。

    “以前从榆林到石楼看黄河奇湾,得绕行陕西山路,至少3小时。现在经吴堡黄河大桥走黄河一号旅游公路,1个多小时直达观景台!”今年暑期,来自榆林市的游客李睿发出内心感慨。旅游公路的科学规划让“点”的资源连成“线”的风景,更让游客在行走间触摸到山西的山水之美与人文情怀。

    黄河一号旅游公路石楼段主线全长75.23公里,凭借27座桥梁和197道涵洞,串联起黄河奇湾、红军东征纪念馆等18处人文自然景观。它结束了石楼沿黄地区不通公路的历史,让石楼融入山西沿黄“黄金旅游带”,知名度大幅提升。当地整合景观资源,打造“两点一线一面”工程,形成四季旅游格局,大力推进黄河奇湾旅游度假区、东征文化园两大景区建设,高标准打造3个乡村旅游重点村,推动旅游产业蓬勃发展,曾经“养在深闺”的黄河风光,成了村民的“金饭碗”。

    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串联起太行山脉的万千风情。在长治武乡,这条公路打破了革命老区的交通壁垒,将53处自然与红色景点串珠成链,昔日砖壁村崎岖难行的土路变身平整大道,红色记忆得以更顺畅地传递,游人纷至沓来。

    太行一号旅游公路陵川段,更是被誉为“最具颜值”“最有智慧”“最具影响”“最有效益”的黄金自驾游路线,全长136.6公里,串联王莽岭、棋子山、黄围山等90余处景点,是山西交旅融合的典范之作,深受自驾游爱好者青睐。陵川县凭借完善的交通网络、独特的文旅资源和优质服务配套,成功入选“2025全国县域自驾游标杆县”,成为山西省文旅融合发展新标杆。

    为做好黄河、长城、太行三个一号旅游公路发展“后半篇文章”,加快推进交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我省发布了《山西省高质量推进黄河、长城、太行三个一号旅游公路沿线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从2025年起,用3年时间,实施旅游公路沿线提质增效行动,在路沿、路延、路衍上下功夫,统筹完善慢行、景观、服务、信息配套系统,坚持“路、景、村、业”一体推进,做精“交通+”“旅游+”文章,构建结构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特色突出、服务优良的旅游公路体系,把旅游公路打造成为我省自然风景道、文化旅游路、乡村振兴带、富民发展线,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打造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提供有力支撑。

    三个一号旅游公路让更多游客可以在自驾体验中遇见山西的山水之秀、人文之厚,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让“人享其行、物畅其流、景美其游”的美好愿景照进现实。

    文旅融合 打造文化传承展示走廊

    “碛口古镇的驿站就像个‘文化会客厅’,歇脚时还能读懂黄河故事。”8月初,来自郑州的游客李晓彤被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吕梁段的碛口古镇驿站内的窑洞式建筑吸引。作为黄河岸边的明清商埠,碛口古镇的驿站依古镇风貌而建,传统四合院布局与周边古建筑浑然一体。在这里,游客既能享受到休憩补给等基础服务,又能通过老照片、船运工具展品,了解古镇“九曲黄河第一镇”的商贸传奇。

    从前,游客来古镇只是逛老街,现在驿站成了热门打卡点,逛累了喝杯茶,听当地人讲黄河船运的故事,体验感满满。驿站带来的人气,让古镇周边的民宿、小吃店生意也跟着红火起来。

    山西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借由三个一号旅游公路得以生动展现。公路沿线,文化遗迹与自然风光相互映衬,传统文化与旅游体验深度融合,让游客沉浸式感受山西魅力。

    太行一号旅游公路陵川段重点配套服务设施项目高老庄驿站,是金溪百里画廊核心区的关键节点,更是集避寒、避暑、避霾功能于一体的高端自驾游营地,为游客深度感受太行山水与地域文化提供了优质平台。

    “上午在玉华洞看钟乳石千姿百态,中午到驿站吃了地道驴肉宴,下午学做擂茶时还逗了会儿孔雀,晚上打算住木屋看篝火晚会,这节奏太舒服了!”来自天津的自驾游客张翔一家对自驾游山西之行赞不绝口,“营地内的房车,水电补给方便,孩子还能跟梅花鹿互动,比住酒店有意思多了。”高老庄驿站精准对接房车自驾、青少年拓展、团建研学等多元客群需求,打造了涵盖休闲、体验、度假的复合型服务体系。营地内可开展木屋住宿、房车露营等业态,配备完善的水电补给设施,支持房车及帐篷过夜。萌宠互动区引入孔雀、梅花鹿、矮种马等动物,成为亲子游客的打卡点。

    依托黄河一号旅游公路,运城河津市打造文旅融合、发展致富的美丽乡村精品示范线。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河津段将黄河大梯子崖、龙门景区、苍头村等壮美风景和美丽乡村串联起来,沿途建设黄河生态廊道,打造1200亩黄河生态景观游园,优化生态环境和道路景观。苍头村则建成“鱼跃龙门”户外研学乐园、新时代劳动实践基地和林海露营基地,举办“苍头集”开市系列活动,带动特色农产品全链条发展,推动农旅融合与红色文化乡村旅游线路升级。

    如今,沿着三个一号旅游公路,文化不再是博物馆里的静态陈列,而是融入旅途的每一处风景、每一次互动、每一段体验。这种“在路上”的文化感知,既丰富了旅游的内涵,也拓宽了文化传播的路径,更带动了沿线文化产业与旅游经济的协同发展。文旅互融的生动实践,不仅让游客在行走间读懂山西的文化基因,更让文化传承有了鲜活载体和市场活力。

    随着文旅融合的不断深化,我省逐步构建起兼具历史厚度与体验温度的文化传承展示走廊,让千年文明在新场景中焕发持久生命力,成为吸引世界目光的文化旅游新标杆。

    服务升级 提升游客出行体验质感

    近年来,我省聚焦三个一号旅游公路沿线特色乡村驿站建设,打出一套“标准引领、提质升级、典型示范”的组合拳:通过出台地方标准,从功能布局到建筑风格为驿站建设立规明矩;同步推进旧驿改造焕新与新站特色崛起,让每个站点既具服务功能又显地域风情;精选典型案例,以生态、文化等多元模式串联山、水、城、村资源,推动构建“快进慢游深体验”全域旅游格局。

    如今,这些散落于公路沿线的驿站,已从单纯的休憩节点,升级为激活乡村经济、传播本土文化的重要支点,为我省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按下“加速键”。

    “前两年路过时就停了几分钟,这次特意拐进来看看,没想到设施这么全,还能顺便了解长城故事!”初秋,来自忻州的游客刘鑫带着家人在长城一号旅游公路天镇驿站参观时感慨道。

    天镇驿站的提质升级聚焦“功能完善与长城文化融合”,其周边紧邻李二口古长城、天镇历史陈列馆等文旅资源,承载着展示长城文化的重要功能。改造提升前,驿站服务功能单一,难以满足游客深度停留需求,与周边厚重的长城文化底蕴不相匹配。

    如今,长城一号旅游公路天镇段沿线的天镇驿站占地面积达2亩,场内用地采用石材铺砌,既保留乡土质感又便于维护。天镇驿站休憩区新增车位,有效缓解旅游旺季停车压力。区域设有智能公厕,内部配备洗脸台盆、智能冲洗系统、地暖及照明设施,控制室配套水箱、空压机等给水设备,全面提升基础服务舒适度。

    三个一号旅游公路是山西文旅发展的“快车道”。2025年全省文化和旅游工作会上提出,今年我省要出台地方标准,规范引领已列入规划点位的三个一号旅游公路沿线乡村驿站建设,对已建成的乡村驿站实施对标改造提升,推出特色乡村驿站典型案例60个,带动乡村驿站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运营。

    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万荣段同样在服务升级上持续发力,沿线游客中心、休憩驿站、小游园星罗棋布,今年新建的黄河驿站以红石砌墙搭配土色墙面,古朴雅致的环境中,游客在大堂内歇脚交流,小院绿植与红黄灯笼相映成趣,临时休息室还兼顾附近村庄老年人日间照料功能,实现服务资源高效利用。

    “逛累了有地方歇,想买特产不用跑远,体验感特别好”。来自成都的涂诗雯对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万荣段赞不绝口。秦村小憩园等观景台设计精巧,有的以汽车轮廓为造型,既贴合公路属性又具艺术感,成为游客打卡点。后土祠景区配套的露营地、太空舱、共享餐厅、文创商店等,满足游客住宿、餐饮、购物等多元需求。

    2025年,我省重点配套功能齐全的旅游服务设施。增设驿站、营地、观景台、旅游厕所等,规划加油站零售网点、充电桩等,使充电距离小于50公里。建设5G基站,实现旅游公路沿线通信网络信号有效覆盖。全面完善旅游公路标志标识和旅游指引标志,提质改造旅游公路与国省干线共线路段,提升沿线路域环境。

    未来,我省将持续完善三个一号旅游公路沿线服务设施,推动旅游公路与多产业融合发展,让更多人领略山西的壮美风光与深厚文化,让“诗和远方”触手可及。

    本版文字: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本版图片:山西省交通运输厅

    相关内容

    民俗旅游点燃乡村新活力 吉...
    欢快的黑走马舞步踏响庭院,洁白的羊毛在指尖翻飞成毡,浓郁的肉香从灶...
    2025-08-16 18:16:20
    北京延庆区四海镇花海山谷旅...
    央广网北京8月11日消息(记者 王进文)8月10日,北京市延庆区四...
    2025-08-16 18:15:47
    丰都太平坝:乡村避暑旅游单...
    “好球,加油!”近日,重庆丰都县太平坝乡一场村超邀请赛热闹开赛,吸...
    2025-08-16 18:15:29
    “康养+旅游”融出“童话布...
    三伏天,暑气蒸腾,可布尔津县禾木喀纳斯蒙古族乡禾木村里却是另一番景...
    2025-08-16 18:14:26
    景芝酒业与西霞口深化跨界合...
    在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的背景下,山东景芝酒业与西霞口村再度携手,以...
    2025-08-16 18:13:57
    清凉盛宴引爆游玩热潮 四川...
    张书浩 封面新闻记者 曾业 “浪来啦!”8月14日,四川省巴中市平...
    2025-08-16 18:13:42
    黔州必去旅行路线分享,玩转...
    黔州,这片被山水浸润的秘境,藏着苗族银饰摇曳的清脆声响、喀斯特峰林...
    2025-08-16 18:13:27
    湖北恩施这样玩才不会被坑,...
    湖北恩施这样玩才不会被坑,第一次去必读攻略,5天路线规划! 湖北恩...
    2025-08-16 18:13:13
    动真格了!云南宣布重大计划...
    动真格了!云南宣布重大计划,旅游大省在下一盘什么棋? 2025年8...
    2025-08-16 18:12:55

    热门资讯

    民俗旅游点燃乡村新活力 吉木乃... 欢快的黑走马舞步踏响庭院,洁白的羊毛在指尖翻飞成毡,浓郁的肉香从灶间袅袅飘散……这个夏天,吉木乃县吉...
    北京延庆区四海镇花海山谷旅游季... 央广网北京8月11日消息(记者 王进文)8月10日,北京市延庆区四海镇2025年花海山谷旅游季启幕。...
    丰都太平坝:乡村避暑旅游单日接... “好球,加油!”近日,重庆丰都县太平坝乡一场村超邀请赛热闹开赛,吸引周边居民与游客齐聚观赛。据悉,这...
    “康养+旅游”融出“童话布尔津... 三伏天,暑气蒸腾,可布尔津县禾木喀纳斯蒙古族乡禾木村里却是另一番景象。这里绿树环绕,清凉惬意。民宿小...
    景芝酒业与西霞口深化跨界合作 ... 在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的背景下,山东景芝酒业与西霞口村再度携手,以 “产业融合赋能乡村振兴” 为主题...
    清凉盛宴引爆游玩热潮 四川平昌... 张书浩 封面新闻记者 曾业 “浪来啦!”8月14日,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驷马水乡大峡谷,安全员一声提醒...
    黔州必去旅行路线分享,玩转山水... 黔州,这片被山水浸润的秘境,藏着苗族银饰摇曳的清脆声响、喀斯特峰林倒映的天地画卷。想要三天两夜看遍它...
    湖北恩施这样玩才不会被坑,第一... 湖北恩施这样玩才不会被坑,第一次去必读攻略,5天路线规划! 湖北恩施,这块被群山环抱的神秘土地,以其...
    动真格了!云南宣布重大计划,旅... 动真格了!云南宣布重大计划,旅游大省在下一盘什么棋? 2025年8月,云南突然抛出一枚“重磅炸弹”—...
    可持续旅游新标杆!北京信誉好的... 在旅游市场日益繁荣的今天,大家越来越注重旅游的品质和意义。可持续旅游成为了新的潮流,尤其是低碳骑行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