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让尧山风景区遭受重创。曾经的上山道、下山道被冲毁得七零八落,电线杆、变压器、石桥等设施也没能幸免,停车场被淤泥霸占,往日的秀丽风景陷入“困境”。但尧山的守护者们没有退缩,一场关于重建的“战斗”,迅速打响。
一、电力抢修:点亮希望之光
暴雨过后,景区电力设施损坏严重,电线杆倾斜、变压器故障,让尧山陷入了断网断电断信号的“与世隔绝”的状态。电力工人迅速行动,他们带着工具,奔赴各个故障点。攀爬电线杆时,不顾高空的危险与湿滑,专注地检修线路;在变压器旁,仔细排查问题,接线、调试,每一个动作都小心翼翼。林间的电缆铺设现场,大家齐心协力,拖着沉重的电缆,在泥泞的山路中前行,只为尽早让景区恢复供电,重新点亮那片希望之光。
二、道路清淤:打通生命通道
上山道和下山道被冲毁,巨石、淤泥堵塞,成了景区恢复的“拦路虎”。挖掘机轰鸣着进场,巨大的机械臂有力地铲除堆积的泥石,但一些狭窄区域,机械无法施展,工作人员就徒手清理。他们用铁锹挖、用双手搬,哪怕手上磨出泡、身上溅满泥,也不停歇。一块块巨石被移开,一堆堆淤泥被清理,原本受阻的道路,逐渐恢复通行,这条“生命通道”,在众人努力下,慢慢打通。
三、设施重建:重拾景区风貌
被冲毁的石桥、亭台,承载着尧山的记忆,修复它们成了关键。施工人员运来建筑材料,精心丈量、搭建,让石桥重新横跨溪流,亭台再次矗立山间。停车场的淤泥清理,大家分工合作,扫帚、铁锹齐上阵,一下下清扫,让停车场恢复整洁。每一处设施的重建,都是在重拾尧山的风貌,让那些熟悉的风景,慢慢回到游客眼前。
这场抗灾重建,尧山的工作人员们用行动诠释着担当。如今,重建仍在持续推进,相信不久后,尧山会挣脱风雨的“枷锁”,以更坚韧的姿态,迎接游客的到来,继续书写属于它的山水故事,让人们再次沉醉于它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