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澧水中上游,属武陵山区腹地,是中国最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早在20万年前就有人类在此居住,公元263年吴景帝孙休设置天门郡,此地初具建制。1988年因旅游建市,原名大庸市,1994年更名为张家界市,辖永定、武陵源两区和慈利、桑植两县,总面积9533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68.7万。这片土地既是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发源地和中心区域,也是土家族、白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5%以上。
山水奇观,世界瞩目
张家界被誉为“扩大的盆景,缩小的仙境”,三千奇峰、八百秀水构成了世界罕见的自然奇观。这里是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世界“张家界地貌”命名地,拥有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公园以石英砂岩峰林峡谷地貌为主体,集桂林之秀、黄山之奇、华山之险、泰山之雄于一体。
登临袁家界,鳞次栉比的石笋峰林从万丈深渊拔地而起;漫步天门山玻璃栈道,云雾翻腾处宛如踏足仙境;乘百龙天梯直上山顶,顷刻间领略“会当凌绝顶”的壮阔。茅岩河蜿蜒十八弯,宝峰湖绿水青山相偎,万福温泉隐于森林之中,共同绘就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
张家界景点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七十二奇楼
张家界大峡谷景区
张家界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
人文底蕴,红色热土
张家界是革命老区,贺龙、任弼时、王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此浴血奋战。这里是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全市先后有4.7万人参加红军,牺牲1.8万人。如今,贺龙故居、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已成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这片土地也孕育了灿烂的少数民族文化。桑植民歌首批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土家风情园、魅力湘西等演艺节目全面展现了土家族、白族、苗族的传统习俗。夜晚,在天门狐仙的实景演出中,可感受湘西神秘的文化魅力;走进秀华山馆,能体验土家织锦、银饰制作等古老技艺。
张家界文化
茅古斯舞
张家界阳戏
张家界高花灯
土家刺绣
生态名城,绿色氧吧
张家界森林覆盖率达71%,核心景区高达98%,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这里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0.1%,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低于国家控制标准。90%的地表水达到了Ⅱ类水质以上,澧水源头更获评“中国好水”。
作为“世界罕见的物种基因库”,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比欧洲多1.5倍的动植物种类,包括娃娃鱼、中国鸽子花等81种珍稀保护动植物。在这片天然的绿色海洋中,每呼吸一口空气都沁人心脾。
交通枢纽,国际窗口
张家界已形成航空、高速、高铁的立体交通网络。荷花国际机场是武陵山片区第一个国际机场,国内外航点城市达92个。黔张常铁路、张吉怀高铁构建起“十字枢纽”,“六向六射”高速公路网大大缩短了时空距离。
从30年前只有一条泥泞小路的小山城,到如今年接待游客超4000万人次的国际旅游城市,张家界实现了从“小山城”到“国际张”的历史性跨越。2017年,天门山旅游接待人数达38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623亿元。
味蕾盛宴,风情体验
来到张家界,既可品尝张家界椪柑、茅岩霉茶等名优特产,也可在夜色中感受七十二奇楼的璀璨灯光和美食香气。如今的张家界,早已从“白天看山头,晚上抱枕头”发展为“白天看风景,晚上看大戏”的多元体验目的地。
在这里,奇峰与云海共舞,红色历史与民族文化交融,古老的土地正以开放的姿态迎接世界。正如当地人所言:“幸好我来了!”——这不仅是游客的惊叹,更是这座山水之城对世界的诚挚邀请。
张家界美食
张家界三下锅
娃娃鱼
溪口牛肉
阳和肚米
为了丰富视障读者的精神生活,带领他们足不出户体验旅行的魅力,深圳图书馆联合深圳市盲人协会、暨南大学声音使者服务队、《中国最美游记》组委会、深图朗读社的志愿者们发起“声游天下”活动。通过口述的形式,为广大视障读者讲解旅行过程中在某个景点的所见所闻所思,帮助视障人士用听觉饱览美景,云游世界。
本期声音游记文稿由俎瑞晨提供,由深图朗读社孙瑞讲述,文稿已获得作者授权。
第三十八站
-声游天下-
张家界
撰稿:俎瑞晨
口述:孙 瑞
这趟张家界的云上之旅大家是否意犹未尽?
是不是还有很多心仪的城市想要打卡?
声游天下活动于每月推出一期音频~
更多的美文与美景,让我们相约下期再见!
残障同行,共享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