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人的一天,是从一碗头汤面开始的。苏州的面点文化,是一门极其讲究的学问,它超越了食物本身,成为一种深入骨髓的生活仪式。这种讲究,淋漓尽致地体现在其对时令的追随上,从枫镇大肉面到三虾面,无一不是季节写给苏州的味觉情书。
苏州面的汤底,是灵魂。多用黄鳝骨、螺蛳、鱼头等河鲜,外加肉骨、鸡架等文火慢吊,汤清见底,味道却鲜醇无比。面条是标准的龙须面,要求硬朗、筋道,行话称之为“观音头”、“鲤鱼背”,形态美观,入口有嚼劲。
初夏时节,枫镇大肉面便上市了。它被誉为苏州“最难做、最精细、最鲜美”的一碗面。其特色在于酒酿的运用,在吊汤时加入,使得汤头带有一丝若有若无的醇香与甘甜,解腻增鲜。面上盖着一块白嫩肥美的焖肉,肉质酥烂,入口即化。这碗面,是苏州人对炎夏来临前的一份清爽慰藉。
而到了端午前后,河虾抱籽,苏州最金贵的一碗面——三虾面便登场了。“三虾”指的是虾脑、虾籽和虾仁,这三样宝贝全部需要手工从带籽的河虾上一点点剥取出来,费时费工,故而珍贵。炒好的“三虾”作为浇头,虾仁Q弹,虾脑硬香,虾籽鲜醇,将其拌入面中,每一根面条都裹满了虾籽和精华,其鲜美程度无以复加,是苏州面点“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巅峰之作。一碗时令面,吃的不仅是味道,更是苏州人顺应天时、精致生活的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