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青山,抗大一分校遭遇了日军的突然袭击,战斗变得异常激烈。正当局势危急时,意外的情况发生了。一一五师师部、山东分局、省战工会及各类单位如医院、姊妹剧团等,纷纷赶到大青山,给周纯全带来了不小的震惊。
原来,罗荣桓指挥的部队计划要消灭绿云山上的日军据点。为了确保顺利作战并避免机关单位受到影响,他根据抗大一分校的报告,决定让机关单位连夜转移到大青山,在部队结束战斗后再与他们汇合。这一决定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机关单位一路行军整整一夜,正好在日军进攻的关键时刻到达大青山,等待他们的不是短暂的休整,而是山东抗战史上最惨烈的战斗。
随着日军的包围圈越来越紧,战场上的局势急速变化。二号高地被敌军攻占,日军集中优势兵力,向三号高地发起猛烈进攻。五大队的战士们经历了反复激战,伤亡惨重,原本不多的弹药和手榴弹也几乎消耗殆尽。
抗大一分校的总人数有三千多人,而机关单位有约两千人,但其中大多数是非战斗人员,虽有些人携带了驳壳枪、手枪等武器,却因为缺乏实战经验,根本无法派上用场。真正能够作战的,只有抗大一分校的五大队和山东分局的警卫连,总数不过几百人,敌我力量悬殊。面对这种绝境,周纯全果断决定,命令训练部副部长阎捷三带领警卫连开路,打通突围的道路,掩护大家向西蒙山撤退。
命令下达后不久,三号高地的战士们急切地向周纯全求援:“敌人猛攻,我们伤亡惨重,子弹都打光了,请求增援!”然而,周纯全手中已经没有任何增援力量。他坚决回应:“告诉你们大队长,三号高地无法增援,阵地要与敌人同归于尽!我立刻赶去!”话音未落,他便迅速奔向三号高地。
与此同时,阎捷三带领警卫连整队出发,毫不犹豫地向前冲锋。可在穿越沙河时,遭遇了强烈阻击。日军利用地形优势,占据高地,凭借猛烈的火力射击,不断向他们发起进攻,敌机也不断俯冲扫射。很多战士在密集的枪林弹雨中倒下了。
警卫连后面紧随其后的是抗大一分校和机关单位的人员,尽管警卫连遭遇了阻击,人员依旧不断往前推进,然而很多人接连倒下。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五大队的幸存学员们挺身而出,为了掩护大部队突破,他们不顾重大伤亡,一边投掷手榴弹,一边发动冲锋,奋力向敌人冲击。敌人完全没有料到,五大队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依然能发起如此猛烈的反击,导致他们的火力分散,从而减轻了对突围队伍的威胁。
随着五大队的突袭,二号高地上的敌军火力逐渐转移到其他地方,敌人的射击威胁大幅减少,为大部队的突围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战斗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