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非水塔的荒诞困境:河流遍地却缺水喝,资源充盈却依然贫困,他们的生存为何如此艰难?
提到“水塔”,我们常常想到随时能从水龙头里流出的清水,那是现代生活的便利之一。可是,在被誉为“西非水塔”的几内亚,情况却让人难以理解。这个国家有着1300多条河流,却常常面临水源匮乏的问题,首都科纳克里的居民大多靠井水或水罐车送水来度日。雨季也并非“及时雨”,一到雨天,出行成了煎熬,路面泥泞,交通堵塞,处处都让人心惊。
尽管几内亚坐拥丰富的水资源和自然资源,民众为何依旧过着艰难的生活?这背后隐藏着哪些生存困境?
首都科纳克里的水资源危机
几内亚号称“西非水塔”,本应拥有丰富的水源。然而,科纳克里这座城市的居民却常年面临水荒。街头巷尾,居民们排队取水的场景随处可见。虽然科纳克里被河流环绕,干净的饮用水却依然难以获得。大多数家庭不得不依靠地下抽水泵,甚至水罐车送水,且这一切都需要支付不小的费用。
除了“没水喝”这一难题,暴雨带来的另一大困扰便是交通问题。每当雨季来临,科纳克里街头的市场几乎都会被暴雨浸泡,摊位上售卖的商品湿透,顾客稀少。10岁的艾莎就得在暴雨中守摊,等待雨势减弱后才能收拾摊位回家。她的家在距离市场15公里的地方,虽然有乡村卡车可以乘坐,但车厢没有遮挡,每次外出都要顶着风雨。
悬崖上的“天梯”和危险的道路
几内亚的“路”带来的危险更是触目惊心。在悬崖边上,农民们要通过藤条编制的天梯进出山区。天梯摇摇欲坠,一不小心就可能跌入悬崖。玛玛迪,一个每天上下天梯的农民,背负着照料家人和农田的责任。为了节省时间和金钱,他每天都要爬上这条危险的天梯,尽管每一步都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
同样危险的是几内亚的公路系统,许多道路破旧不堪。司机马马杜每天都要驾驶卡车穿越这些坑洼的土路,运输货物。从科纳克里到利比里亚边境的道路常常被泥泞封堵,一旦车轮陷入泥潭,车主和乘客都只能靠自己挖掘和找石头垫路,救援几乎是奢望。
资源丰富却贫困无比
几内亚不仅有着丰富的水资源,还有铝土、铁矿、金矿、钻石等宝贵资源,但这些资源并没有给民众带来实际的好处。联合国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几内亚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收入低得令人难以置信。商人杜比每天在市场上经营着小摊,赚取的收入仅够维持生计。尽管她希望孩子们能逃脱贫困,但现实让她感到十分无力。她的孩子们也在早早地干起了活,尽管当地法律规定7到16岁的孩子可以免费上学,但贫困家庭往往无法让孩子进入学校。
贫穷甚至影响到几内亚孩子们的未来。科纳克里近七成的孩子从七岁起就不得不劳动,而不是读书。为了生存,许多家庭选择让孩子参与市场买卖或到工厂做学徒,求学成了许多孩子的奢望。
泥泞中的希望
尽管生活艰难,但几内亚并非没有希望。比如马坎伯,他每天都要光着脚爬上棕榈树,摘下坚果。尽管这种工作充满风险,但他不得不这样做,因为从树上摘下的果实可以榨取油脂,是他家里为数不多的收入来源。而在丛林中,商人尤金骑摩托车来收购这些棕榈油。虽然每次运输的路程都充满危险和艰难,但他还是坚持着。
即便生活艰苦,但几内亚的许多人仍然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未来会变得更好。马马杜和他的儿子们通过每天的艰难跋涉,为家庭赚取学费,为孩子们的未来铺路。尽管他们面临泥泞的道路和不完善的交通,但他们相信,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改变未来。
几内亚的困境并非一朝一夕造成的,但那些在艰难困苦中坚持前行的人们正在一点一滴地改变着这片土地。他们相信,尽管道路崎岖,雨水滂沱,但只有知识和教育,才是他们走出贫困、走向未来的真正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