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集团全媒体中心记者路静
10月17日,“中外媒体海南行”采访团开启了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深度体验之旅,先后走访cdf三亚国际免税城、三亚·亚特兰蒂斯和三亚国际游艇中心,从购物消费、文旅融合到游艇业发展,全景感受海南自贸港建设背景下三亚展现出的多元魅力与发展活力。
免税购物
国际消费地标的繁荣图景
采访团首站走进cdf三亚国际免税城。极具现代感的购物空间内游人如织,各类国际品牌商品琳琅满目,从美妆、腕表到时尚配饰,吸引消费者驻足挑选。
美国基督教箴言报记者史砚华现场随机采访了一位来自江苏的游客。对方开心地展示刚买的护肤品说:“价格优惠、品类齐全,这趟来得值!”
“这里不仅是购物天堂,更是体验经济的典范。”中国日报记者王君岳表示,免税城清晰的功能分区与丰富的互动项目,为游客带来优质的线下体验。其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进一步印证了“旅游+消费”融合模式的成效。
中免集团三亚市内免税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代英昌介绍,该项目已从单一购物场所升级为集免税购物、有税零售、餐饮娱乐与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消费地标。“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单日最高接待7万人次,充分展现了自由贸易港的消费潜力。”代英昌说。
他表示,随着离岛免税政策持续优化,以及针对岛内居民的离岛免税商品消费政策稳步推进,海南免税市场前景广阔,将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文旅融合
沉浸式度假的“亚特兰蒂斯体验”
离开繁华的免税城,采访团转而走进三亚·亚特兰蒂斯,在这座海洋主题度假区中,体验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与沉浸式魅力。
“哇,真是大开眼界!”一进入海底套房,记者们便被“失落的空间”水族馆的壮观景象所吸引,纷纷举起设备拍摄鳐鱼巡游、鱼群穿梭的画面,并不时向工作人员询问海洋生物信息。
“整面玻璃窗外就是湛蓝海水,鳐鱼优雅滑过,美人鱼演员向我们招手,感觉非常梦幻。”香港商报记者杜敬琨赞叹道,“更让我感动的是看到了被救治的‘独臂’海龟在这里安家,这体现了海南在生态保护方面的努力。”
三亚·亚特兰蒂斯董事总经理鲁德介绍,度假区集酒店、水世界、水族馆、会展、餐饮、娱乐、购物、演艺八大业态于一体,是海南打造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重要载体。
“还要再来!”新华社记者黄泽晨的感叹,道出了对三亚旅游吸引力的充分认可。
产业延伸
游艇中心的“蓝色机遇”
行程的最后一站,采访团抵达三亚国际游艇中心。在碧海蓝天的映衬下,码头上百余个泊位整齐排列,各类游艇静泊海面,与城市天际线共同勾勒出充满活力的滨海图景。
中外媒体行采访团成员在拍摄海棠湾风光。活动主办方供图
海南国际游艇交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邓艺华介绍,该中心是响应海南自贸港建设“游艇产业改革发展创新试验区”打造的综合平台,旨在建成世界一流的游艇展示窗口、国产游艇品牌出海中心和富有魅力的城市会客厅。
作为首批对外开放的游艇专用码头之一,这里承担着“二线口岸”功能,预计年通关游艇2000艘次、接待游客1万人次,是推动游艇“引进来”与“走出去”的重要节点。
现场的国际化氛围引发媒体热烈反响。香港电台记者罗炜皓期待:“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在即,希望香港与海南能在游艇产业上深化合作,拓展双向投资空间。”一位外媒记者则表示:“这里不只是码头,更是一个完整的产业生态,展现了海南在高端服务业领域的发展和远见。”
从免税城的消费热浪,到亚特兰蒂斯的沉浸体验,再到游艇中心的产业蓝图,中外媒体记录和见证三亚文旅发展多元图景。这条探访路线不仅展现了三亚发展“购物+文旅+产业”的多元图景,更折射出海南自贸港在现代服务业开放与融合中的探索与实践。三亚,正以更开放的姿态、更丰富的业态,迎接着来自世界的目光。
责编:曾敬
二审:黄敏
三审:刘乐蒙
上一篇:景迈山翁基古寨:旅居品遗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