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改革报)
转自:中国改革报
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的幸福古村幸福岭生态民宿聚落 (丹棱县委宣传部供图)
□ 何广丙
“登大雅之堂,赏人间烟火。”地处“成都1小时经济圈”和“大峨眉文化旅游圈”的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有着“中国桔橙之乡”“中国民间唢呐艺术之乡”的美誉。
8月21日,丹棱县委十五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丹棱县委关于突出亦城亦乡推进农文体旅深度融合发展打造都市圈休闲旅游首选地的决定》,明确锚定“打造都市圈休闲旅游首选地”目标发力,通过破题资源碎片化、业态单一化、服务粗放化等发展瓶颈,系统构建全域融合新格局。
破“资源沉睡”之局
赤色文脉、绿色生态、橙色产业……丹棱的“多彩”藏在典籍里、散在田野间,如何让资源变景观、变产品是丹棱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首要考题。
“千年古县”丹棱赓续三苏千年文脉、传承大雅文化,拥有遗韵千年的大雅堂及大雅文化IP,却曾面临“文化看得见、摸不着”的困境;其森林覆盖率近60%,坐拥18万亩优质晚熟柑橘园,却一度陷入“生态只可赏、产业只可购”的单一模式。
面对资源闲置与转化不足的难题,丹棱以系统化整合、活态化利用为破题关键。“为有效激活沉睡资源,县委明确提出以‘一核三带多点’空间规划为纲,擦亮‘丹棱游村’品牌,推动‘赤、绿、橙’等色彩资源从静态陈列走向动态体验。”丹棱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一核”即做强县城文旅综合枢纽功能,筑牢文旅发展承载极核;“三带”即打造长秋山休闲运动康养带、安溪河谷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带、九龙山生态旅游带;“多点”即推动全域景区化、乡镇特色化发展,实现“一步一景、处处宜游”。
破“业态单一”之局
“丹棱虽兼具生态与文化双重优势,却长期受限于‘观光为主、体验不足’的业态短板。”丹棱县有关负责人表示,为破解业态单一、留客难的问题,丹棱县委提出“聚力全链条融合,丰富‘文旅+百业’场景”,以“五乐业态”为钥匙,构建“全时段、全龄段”体验新格局。
据介绍,为拓展“乐学”文博深度,丹棱县依托大雅堂研学基地,培育3家研学公司、2个基地和10个点位,开发17条融合唢呐、冻粑制作、活字印刷的研学线路及26门课程,持续丰富文博体验内涵。
为提升“乐游”康养品质,老峨山景区深度融合具有1600年历史的六月六朝山会与现代康养需求,推出森林疗养等新业态,为游客提供漫旅生活模式。为增强“乐动”赛事活力,推动构建“1+8+N”活动体系,以“丹棱游村·倾橙时光”为主IP,举办老峨山越野赛、四季徒步赛等8大赛事。为唤醒“乐趣”田园乡愁,在粮油柑橘园区布局田园景观,建设民宿集群与露营地。
丹棱县还以“乐享”滋味树品牌,推动“米、酒、茶、粑”精深加工,威兰特食品“if3.2度系列”荣获省级旅游商品金奖,并通过推动“丹棱滋味”走向国际市场。如今,该县“五乐”业态为游客提供了多层次、高质量的消费选择,有效提升了全域旅游吸引力。
破“服务粗放”之局
“此前,丹棱曾面临‘景点分散交通绕、配套不足体验差’的短板。”丹棱县有关负责人说,8月21日召开的全会提出“聚力全要素保障,提升文旅服务品质”,为此,全县上下立即行动起来,以“硬设施+软服务”双轮驱动,构建“五全品质”保障体系,让服务成为加分项。
为破“服务粗放”之局,丹棱县围绕通堵点、破难点、激活力夯实全要素保障。一方面,完善“快旅慢游”交通网络,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建成老峨山居书院式酒店填补高端住宿空白,上线“智慧旅游”系统减少游客排队焦虑;另一方面,谋划储备一批引领性文旅项目,健全文旅用地保障机制,探索民宿、庭院经济“一件事”办理,真正做到“缺什么补什么”。同时,梯度引育文旅链主企业,支持中小文旅企业发展,形成“大项目引领、多主体协同”的产业生态。
值得一提的是,9月11日,全国县城建设现场会在丹棱召开,“小县优城”的丹棱路径成为县城建设的“县域样本”;2024年,丹棱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超7.5%,在全省县域经济运行监测中位居第二——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服务品质”与“文旅发展”的同频共振。
从“资源沉睡”到“全域焕活”,从“业态单一”到“五乐共生”,从“服务粗放”到“品质优先”,丹棱以文赋能、以赛聚人、以节兴旅,文旅热度持续攀升,游客量与旅游消费连创新高。1~8月,全县共接待游客约15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消费12.8亿元。
丹棱县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丹棱县将推进老峨山景区、大雅文化旅游景区、桃花源旅游景区等重点项目建设,探索“六个一”乡村旅游赋能行动,深化非遗保护与文物活化,不断为探索县域“农文体旅”深度融合发展贡献“丹棱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