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七天,全国8.88亿人出门旅游,单日就花了1000亿。
和往年扎堆看山看水不同,今年不少人盯上了新玩法,博物馆里戴VR眼镜“逛”古代市集,景区用AR导览听古桥故事,科技文旅成了香饽饽。
国庆挤景点?今年不少人在“玩科技”
国庆放七天假,朋友圈又成了“全国旅游摄影展”。
不过今年我发现个新变化,好多人晒的不是单纯的山山水水,而是戴着VR眼镜“穿越”、举着手机追AR动画的照片。我一问才知道,原来大家都在玩“科技文旅”。
就说我表姐一家,往年国庆必去故宫挤人堆。
今年她带爸妈去了新开放的数字故宫,老爷子戴着特制眼镜,盯着屏幕里“活”过来的《千里江山图》,直念叨这画里的山咋还会冒云烟?
表姐说,馆里类似的VR、AR项目得排队半小时,爸妈玩得比年轻人还起劲。
为啥科技文旅突然火了?
不光是故宫,全国景区都在“卷”科技。
我去本地博物馆转了转,平时冷清的“古代科技展”挤得水泄不通,孩子们趴在互动屏前拼青铜器模型,大爷大妈凑在AR讲解机前听“古人怎么冶铁”。
工作人员说,国庆头五天,这类科技展区的游客量比去年多了快一半。
为啥大家爱往科技文旅扎?我问了几波游客。刚退休的张阿姨说得实在,以前看文物就觉着‘老古董’,现在能动手摸投影、听语音讲故事,不费腿还能学东西。
二十来岁的小李则举着手机笑,用VR看了莫高窟,拍了段视频发抖音,点赞比去海边还多!
数据更实在:今年国庆全国8.88亿人出游,单日旅游收入约1000亿,其中科技文旅项目贡献了不少增量。
不少景区负责人说,带科技体验的项目,游客停留时间平均多了1小时,二次消费也涨了。
结语
说实在的,以前总觉得旅游就是“看景拍照”,现在才懂,科技文旅是把“死知识”盘活了。
爸妈戴VR眼镜看古画,孩子玩AR拼文物,年轻人拍视频分享,这哪是单纯旅游?分明是文化在“找”人,人在“碰”文化。
8.88亿人出游、单日花千亿,钱花在哪不重要,重要的是花得值不值。
科技文旅火了,说明大伙儿不满足“到此一游”,更想要“懂点什么”“记住点什么”。
这股子劲头要是保持下去,咱们的文化不仅能“活”在博物馆,更能“长”在每个人的生活里,这才是旅游该有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