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厉昕月
秋日的港城,海风裹挟着文艺气息,山峦映衬着涌动人群。这个假期,日照文旅市场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全市重点监测的18家旅游景区接待游客307.82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6484.94万元;公共文化场馆接待市民游客24.95万人次。数字背后,是一场全域联动、供需两旺的文旅盛宴。
文旅菜单更丰盛,让“选择权”握在手中
当游客不再满足于看山看水,什么样的文旅产品能打动人心?日照的答案是:把选择权交给市场。
五大主题80余项重点活动织就一张文旅“菜单”——东夷小镇的丰收节里麦香四溢,天台山山海艺术节集演艺、菊展、非遗于一体,嗡嗡乐园的彩虹帐篷下飘出蜂蜜甜香。在莒国古城,“非遗好物 国潮焕新”活动单日吸引游客60.3万人次,非遗老手艺与青春潮流撞个满怀。
从“来了看什么”到“我想体验什么”,文旅供给侧的改革正悄然发生。博物馆同比增长65.64%的客流印证着:当文化场馆变得有看头、有玩头,市民自会“用脚投票”。
音乐+旅游,让“票根”变“流量密码”
这个假期,音乐的律动点燃了整座城市。
“初光天籁”超级演唱会3万乐迷奔赴山海之约,1300万元票房不仅是商业成功,更带动周边酒店入住率飙升至98%。上水音乐季的音浪尚未散去,“四季村晚”的歌声又在乡村回荡。更妙的是“票根经济学”——30余家酒店、20余家景区联合推出专属优惠,让一张演唱会票根成为畅游日照的通行证。
音乐与旅游的化学反应从未如此强烈。当音符成为旅行的动机,当“为一场演出赴一座城”成为新常态,文旅融合便打开了新的想象空间。
体育+文旅,让“赛事流量”变“经济增量”
山东省齐鲁足球超级联赛日照主场赛事,20818名观众的呐喊震彻云霄。但这不只是体育赛事——经山历海“足”够精彩主题线路同步发布,景区酒店联动优惠相继推出,“跟着赛事游日照”成为假日新时尚。
体育搭台、文旅唱戏的融合模式,正在创造1+1>2的效益。足球与山海相遇,赛事与经济相拥,体育的“爆发性流量”正转化为文旅的“持续性增量”。
体育从来不只是竞技,它更是一扇旋转门,推开后是山水、人情与烟火。赛事有终场,但一座城市被看见的旅程才刚刚开始。
文旅产业从来不是孤立的风景。从非遗市集到音乐现场,从足球赛场到蜂蜜工坊,日照正在证明:当文化、旅游、体育、美食等多元素实现“化学反应”,山海之间自会生长出独具魅力的文旅生态。而这,正是高质量发展在文旅领域最生动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