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误会了,迪士尼最赚钱的业务原来不是“卖”IP!
撰稿氢小妹,全文4150字,欢迎点击文首订阅豹速科技财经。
“我们并非在做IP,迪士尼是一家咨询公司。”
当华特迪士尼公司亚太区消费品部高级副总裁及总经理林家文向封面新闻记者说出这句话时,估计许多人的认知被颠覆了。
全球授权消费品年零售额620亿美元——迪士尼的授权收入规模相当于其第二大竞争对手的两倍,每年有超过1.4亿名游客涌入全球各地的迪士尼乐园,而Z世代和A世代的消费力量正在重塑这个百年帝国的商业逻辑。
620亿美元,这个超过许多国家GDP的数字,背后隐藏着迪士尼真正的商业密码。
1
数字背后:620亿美元
授权帝国的规模与分量
620亿美元是什么概念?
这个数字超过了许多国家的GDP,相当于每秒产生近2000美元的授权零售额。
迪士尼的授权业务已经连续多年全球排名第一。
这个数字的背后是一个庞大的商业生态系统。
根据行业分析,迪士尼在全球拥有超过3000家授权合作伙伴,产品涵盖从服装、玩具到家居用品、电子设备等数百个品类。
授权业务为迪士尼贡献了稳定的现金流,且利润率远高于许多其他业务部门。
不仅如此,这项业务“仍在持续增长”,展现出惊人的生命力和扩张能力。
迪士尼的三大业务部门——娱乐、体育和体验部门中,消费产品在2025财年第三季度的营业收入达到9.92亿美元,同比增长3%。
在整体经济环境充满挑战的背景下,这一增长尤为亮眼。
从历史数据来看,迪士尼的授权业务经历了几个关键发展阶段:
1990年代,随着《小美人鱼》、《美女与野兽》等动画电影的成功,迪士尼开始系统化地拓展授权业务。
2006年收购皮克斯,2009年收购漫威,2012年收购卢卡斯影业,这一系列战略收购为迪士尼带来了源源不断的IP资源。
授权业务对迪士尼的整体营收贡献已经远远超出了“衍生品”的范畴,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商业帝国。
这种商业模式的优势在于:低成本、高利润、强扩张性。
与需要大量资本投入的主题乐园相比,授权业务让迪士尼能够以极轻资产的方式扩展其商业版图,同时通过全球合作伙伴网络触达每一个角落的消费者。
2
商业魔法:从IP内容
到商业价值的转化之道
林家文揭开了迪士尼授权业务成功的神秘面纱:“很多人认为迪士尼是一家IP公司,其实不是。我们会为合作伙伴提供建议和咨询,提供一站式服务。”
这种定位的转变至关重要。
我们可以理解为,迪士尼不再仅仅出售米老鼠和冰雪奇缘的形象使用权,而是成为合作伙伴的全方位商业顾问。
他们帮助授权商理解市场、优化产品结构、触达合适的消费者。
这种深度合作模式使得迪士尼能够更好地控制产品质量和品牌体验,从而维护品牌价值。
迪士尼的授权团队会深入到产品设计的每个环节,确保最终产品符合品牌调性和质量标准。
多业务板块协同是迪士尼的另一个核心优势。
乐园和游轮、数字平台、电影内容等多个部门为消费品业务提供持续的内容支持和曝光渠道。
例如与F1的全球合作选择米奇作为形象大使,就是基于大量消费者调研作出的决定。
这种跨界的合作不仅扩大了IP的曝光度,还为授权产品带来了全新的创意灵感。
迪士尼还建立了一套完善的IP价值评估体系。
每个IP都会从知名度、受欢迎程度、受众群体、商业潜力等多个维度进行评估,从而制定差异化的授权策略。
经典IP如米老鼠和唐老鸭主打全年龄段市场,而新上映电影中的角色则针对特定受众进行精准投放。
产品质量控制是迪士尼授权业务成功的关键环节。
迪士尼建立了质量监督体系,定期对授权产品进行抽检,确保所有产品都符合公司的质量标准。
这种对质量的严格控制维护了品牌形象,也让消费者对迪士尼产品保持信任。
迪士尼每年开展的大量消费者调研,使其能够精准把握不同市场、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变化。
这种数据驱动的决策机制让迪士尼能够始终站在消费趋势的前沿。
调研范围包括消费者偏好、购买习惯、价格敏感度等多个方面,为授权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3
中国战略:本土化创新
与跨境扩张的双引擎
“亚太区市场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如果将整个亚太区的市场人口相加,实际上要大于欧洲、几乎等同于北美和南美的总和。”林家文指出了亚太市场对迪士尼的战略重要性。
迪士尼在中国市场的策略显示出灵活性和远见。
他们不仅将全球IP引入中国,还积极推动中国合作伙伴走向全球。
目前迪士尼亚太区已有超70家企业与其达成合作,跨境业务整体同比增长约45%。
名创优品、泡泡玛特、52 Toys等中国品牌借助迪士尼的全球网络,进入东南亚甚至欧美市场。
这种“双向赋能”的模式,让迪士尼与中国合作伙伴形成了深度绑定关系。
以名创优品为例,其在全球门店销售迪士尼相关产品,既帮助迪士尼扩展了销售渠道,也提升了名创优品的品牌影响力。
迪士尼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可以从其合作策略中窥见一斑。
今年6月,迪士尼中国携手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推出了运用偶(定格)、水墨、二维、剪纸等四种中国传统美术动画技法的《疯狂动物城2》宣传短片。
这种深度的本土化合作,显示出迪士尼对中国市场的理解,也证明了迪士尼对中国市场的高度重视。
这种本土化策略不仅体现在营销层面,还深入到产品设计和开发环节。
迪士尼会针对中国市场推出专属产品,如春节限定系列、中国文化元素产品等。
迪士尼在中国市场的渠道策略也显示出灵活性。
除了传统的百货店和专卖店外,迪士尼积极拓展电商渠道,与天猫、京东等平台建立深度合作。
同时,迪士尼还探索新零售模式,如快闪店、主题体验店等,为消费者提供沉浸式的购物体验。
4
未来布局:瞄准Z世代的
16万亿元消费市场
迪士尼已经清晰地看到了未来消费市场的变化趋势。“1995年至2024年之间出生的新生代,已经占据全球43%的人口,他们将会是未来消费市场增长的核心要素。”
数据显示,Z世代的整体消费规模到2035年将达到16万亿元人民币。
更值得注意的是,如今已有88%的A世代(2010年以后出生)能影响家庭购物决策,他们作为“数字时代原住民”,具有巨大的消费潜力。
这些年轻消费者与传统消费者有着明显不同的特征:
他们更注重体验而非单纯的产品所有权,更看重品牌价值观的契合度,更愿意为个性化和定制化产品支付溢价。
玩具市场的变革印证了这种趋势。
林家文说:“中国的玩具市场过去主要面向小朋友,但如今主力消费人群已经转向了年轻人。”盲盒、搪胶毛绒玩偶等产品热度的迅速上升,反映了消费动机从“玩耍”到“收藏”和“社交”的转变。迪士尼注意到这一变化,并迅速调整产品策略,推出更多面向年轻消费群体的产品系列。
在传统玩具基础上,迪士尼今年展示了不少“科技产品”,例如智能玩具、电子项链、电子乐器等。
这些产品融合了数字技术和实体体验,迎合了年轻消费者对科技感和互动性的需求。
同时,迪士尼还在探索AR/VR技术在授权产品中的应用,为消费者提供沉浸式的互动体验。
内容布局同样围绕未来消费市场展开。
《疯狂动物城2》被寄予厚望,期待成为下一个增长引擎。
数据显示,自2023年12月以来,《疯狂动物城》相关授权业务在大中华区已实现3倍增长。预计截至2025年底,大中华区将发布超过2000款相关授权产品,品类涵盖潮流玩具、服饰与时尚、居家用品、电子产品、饮料食品、宠物用品等。
迪士尼对数字原生代消费者的重视,还体现在其数字化转型战略上。
迪士尼正在加强其数字平台建设,通过社交媒体、移动应用等渠道与年轻消费者建立直接联系。
同时,迪士尼还在探索Web3.0时代的授权模式,如NFT数字收藏品、虚拟商品等,为未来消费市场做准备。
5
挑战与压力:
迪士尼并非高枕无忧
尽管迪士尼在授权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迪士尼高管说,“我们必须始终保持进取心,保持敏捷和创新,不断与消费者一同变化和成长,绝不能因业务规模庞大而自满。”
市场竞争正在加剧。
林家文说:“面向全球,尤其是在中国这样庞大且活跃的市场,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IP涌现,带来更丰富多元的选择。”
中国本土IP的崛起,如《哪吒之魔童闹海》等成功案例,正在改变市场竞争格局。
这些本土IP往往更了解本地消费者,能够更快地响应市场变化。
消费者偏好的快速变化是另一个挑战。
Z世代和Alpha世代的消费者注意力周期更短,口味变化更快,这对迪士尼的内容创作和产品开发速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迪士尼需要建立更敏捷的开发机制,以跟上消费者变化的步伐。
全球供应链的变化也给授权业务带来不确定性。
疫情后的供应链重组、地缘因素、成本上升等问题,都需要迪士尼与授权合作伙伴共同应对。
迪士尼正在通过多元化生产基地、优化供应链管理等方式,来降低这些风险。
数字化颠覆是迪士尼面临的又一个挑战。
随着数字娱乐形式的兴起,传统实体玩具和消费品面临竞争。
迪士尼需要找到实体产品与数字体验的最佳结合点,为消费者提供独特的价值主张。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迪士尼正在采取多项战略措施。
首先是加强创新投入,不仅在内容创作方面,还包括产品开发、商业模式等各个层面。迪士尼设立了创新实验室,探索新技术、新材料在产品中的应用。
其次是深化与合作伙伴的关系。迪士尼正在从简单的授权模式转向更深度的战略合作,与合作伙伴共同研发、共同开拓市场。这种模式能够更好地整合各方资源,实现共赢。
第三是加速数字化转型。迪士尼正在建设更强大的数字平台,通过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理解消费者需求,实现精准营销和产品推荐。
最后是全球布局的优化。迪士尼正在调整其全球市场策略,在保持全球品牌统一性的同时,给予区域市场更大的自主权,以更好地响应本地市场需求。
6
结语
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拥有全球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疯狂动物城》主题园区,即将上映的《疯狂动物城2》无疑将带动新一轮消费热潮。但迪士尼的野心显然更大。
他们不仅仅在打造IP,更在构建一个跨越内容、体验和消费的生态系统。
从F1赛场上的米奇到东南亚市场的名创优品联名产品,迪士尼的商业触角已经深入到现代生活的各个角落。
当97岁的“米奇”脱下经典背带裤,换上酷感十足的摇滚外套,这个百年帝国证明了自己依然拥有征服新一代消费者的欲望。
在数字时代,迪士尼的商业模式启示我们:最持久商业成功或许不在于拥有什么IP,而在于如何理解并满足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
迪士尼620亿美元授权帝国的秘密或许最终可以归结为:将消费者洞察转化为商业价值的能力,将文化内容转化为情感连接的艺术,以及将百年传统与创新变革结合的智慧。
这或许是迪士尼依然能够保持行业领先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