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何以“放得下”
创始人
2025-09-16 21:04:21
0

“剞刳木成舟,沯泵水中游。‘門’双篙桨,彳亍到泉州……”这两年,泉州成了文旅热门。数据显示,今年8月以来,泉州各类住宿载体入住率持续保持高位,多家精品酒店一房难求,还有平台数据显示,前往泉州旅游的年轻游客占比持续上升,20至35岁的年轻群体占比超过40%。

在社交平台的评论区和弹幕里,“放得下”已成为大家对泉州的共同印象。这座世遗之城、奋斗之城、国潮之城、烟火之城,仿佛可以满足所有的“既要还要”,放得下“诗和远方”的一切想象。

泉州,何以“放得下”?沿着古厝群中的小路,咂摸街头巷尾的烟火,面拂咸湿海风,一起来打开泉州。

泉州古城 图源:“海丝泉州文旅之声”微信公众号

放得下楼厝屋宇间的闽南美学

只需第一眼,不少人就会被原汁原味的老建筑所吸引。由于被纳入了世界遗产的缓冲区范围整片泉州古城的历史气息格外浓厚,骑楼、红砖厝、番仔楼、蚵壳厝静静伫立,一代代匠人埋藏的“彩蛋”,等待你不经意发现。

平视可见建筑的实用本色,出砖入石为抗震,蚵壳筑墙可防潮,骑楼连廊便于遮阳避雨。然而,看懂泉州,还得学会抬头。举目望去,是另一重天地——高昂的燕尾脊划破长空,寄托“盼燕归巢”的朴素心愿;精美的剪瓷雕讲述古老传说;檐角的滴水兽憨态可掬,默默守护家的安宁。这些屋顶上的艺术,浓缩了一代代泉州人的生活与审美。

不抬头,的确会错过半部泉州。在古城并不喧嚣的天际线中,能读到泉州作为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起点的辉煌往事。比如,开元寺大殿的木雕,既有中国传统的飞天造型,又有域外传来的天使形象。

环视古城的天际线,伊斯兰穹顶与闽南飞檐在暮色中静静对话,南洋花饰与中式梁栋交错共生,番仔楼门楣上的西洋文字与闽南红砖相映成趣。历史上的泉州以毫不避讳、百无禁忌的态度,将中原文化、海洋文化、南洋文化、西方文化等熔于一炉,最终炼出了独一无二的“闽南风”。

图源:“泉州文旅”微信公众号

放得下满城烟火中的人间至味

泉州,好呷!“呷”是泉州话的“吃”。在这里,人们打招呼惯用“汝呷未”开场,赚钱也叫“探呷”,意思是“赚口饭吃”,可见吃饭在泉州人心中的地位。一句“半城烟火半城仙”,更道出泉州文化中的味觉底色。

清晨,一碗碗面线糊热气袅袅。老师傅用漏勺搅动着浓稠的汤底,细如发丝的面线在锅中翻滚,远道而来的游客,学着本地人掰碎油条,泡入碗中,一口酥软、一口滑嫩,暖意直达心底。

泉州的街头巷尾,处处皆是风味现场。随手做成的海蛎煎,金黄酥脆;慢炖两小时的姜母鸭,药香入骨;绵密香滑的花生汤,总能触发旅人的味觉雷达;最具特色的当属晶莹弹牙的土笋冻,初尝时还有些犹豫,入口后不免惊叹——海产的鲜甜被胶质包裹,再加点老醋与蒜蓉,格外酸爽醒神。

也许没人能说清楚泉州的口味,因为风味来源太过复杂。宋元时期刺桐港万国商贾云集,胡椒、番薯、咖喱陆续登陆本地餐桌。海风吹来的异邦风味,尽融在泉州人念念不忘的一口古早味道里。比如,东南亚的咖喱与本地牛肉相遇,成就了风靡网络的“咖喱牛排配咸饭”。

香飘千年,数不清的味道依旧鲜香,等待着每一位食客去发现、去品味、去体验。

泉州牛排 图源:“海丝泉州文旅之声”微信公众号

放得下旅人们向往的鲜活自在

在泉州,你能感受到一种久违的鲜活感。随便走进一家店,老板都爱聊几句,讲述开店故事或推荐周边风物,若是聊得投机,甚至会充当向导,带你穿行探索老街深巷。

“人生海海,甘需要拢了解……”正如经典闽南语歌曲《欢喜就好》所唱,泉州人总透着一股乐观与洒脱。这种态度散落在城市的角角落落,感染着每一位旅人。“放不下的紧绷,轻松放泉州”,“慢”游泉州,更能体味老祖宗严选的松弛感。

这座城市的从容,早被古人刻在“放心石”上。泉州藏着许多特别的“心”字石刻,汉字“心”中间的一点,被移到底下,把心放下,自有天地。“放心石”还成为了城市文化标识,启迪当代人去寻求心灵栖居。

于是,在泉州的旅行很难快起来,自由自在的“Citywalk”,是打开泉州的最佳方式。比如,听着导览播客去寻找藏在历史褶皱中的细节;登上某个屋顶、天台,与远处的“泉州大字报”合影留念;走进一家二手书屋,看看别人寄托在明信片墙上的幽微心声……无需“特种兵式”的打卡,慢慢徜徉在街巷间的体验也别具味道

无论你的行囊是鼓是空,来泉州,还总能让你装点有意思的小物件再走。作为“世遗之城”,这里有着热闹的文创氛围。那些琳琅满目的小物件,设计灵感往往源自市井深处的非遗印记,比如一块花砖、一只滴水兽甚至是一句泉州俗语。

藏匿于旧街巷里的这些小惊喜,逐渐被志同道合者发现、传播,也让泉州成为不少人心中的“文青圣地”。

泉州中山路 图源:“泉州文旅”微信公众号

放得下承古出新的璀璨民俗

泉州,被戏称为“众神人间办事处”,红砖古厝,燕尾脊下,保存着丰富多彩的民俗,并且鲜活地流淌在街头巷尾、四季岁时。

晨光里的蟳埔村,女孩对镜簪花,将四季芬芳编入发间,与海风共舞。2023年,“簪花围”习俗突然走红,让这座面积仅1.5平方公里的小渔村在2024年吸引了超850万人次的游客,仿佛成了一座移动的花园。

有网友评价泉州人将日子过得像“一副立体的春联”,每逢岁时节俗便吸睛无数。像元宵的重头戏——迎神赛会,就在《闽书》中被描述得惟妙惟肖:“大赛神像,妆扮故事,盛饰珠宝,钟鼓震鍧,一国若狂。”如今,这一活动演化为“文艺踩街”,南音清唱、舞狮、弄龙、阁车、高甲戏等轮番上阵,线上曝光量破亿。

到了端午,融合海洋文化、中原习俗、闽越文化、两岸情缘的习俗也是话题度拉满。一项名为石狮蚶江闽台对渡的活动就已延续二百余年,其中还包括世界唯一的“海上泼水节”。每逢端午,海面上百舸竞渡,人们还会用盆桶盛满海水,相互追逐倾泼“幸福水”。

更令人欣喜的,是民俗中涌现的年轻身影。就像一位泉州年轻人所说:“那么多的传统文化,本地人好像习以为常,但是外地人来看到的又是一种很传统的呈现方式。”这些承古出新的民俗,已成为泉州文旅的核心竞争力。

簪花图源:“泉州发布”微信公众号

放得下一眼千万年的文化引力

古城向东不远,便是蜿蜒海岸。于礁石上眺望,眼前仿佛浮现出宋元时期千帆竞渡的盛景,咸腥的海风中似乎仍回荡着当年刺桐港的号子声。

待到真正走进泉州,恍然发觉,泉州承载的,远不止于可见的风景与烟火,更是一种跨越时空的文化引力。在这座城里,时间不是线性流逝,而是如丝绸般叠绕,一眼之间,可见千万年。

网友们说,泉州值得一去再去。对于前人来说,只需来过一次泉州,便是念念不忘。“莫为愁心偏倚望,清江元有未归人”,它放得下蔡襄的幽微心事;“少小离家,回首已耄耋/刺桐花开了多少个四月”,它放得下余光中的浓浓乡愁;“若以亚历山大运赴西方诸国者衡之,则彼数实微乎其微”,它放得下马可波罗对于东方第一大港”的赞叹……这里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也是文明对话的前沿,海纳百川的文化,熔铸成最强的引力。

这种引力,体现在守候与开放之间的平衡。泉州是恋旧的,许多家族依然保存着完整的族谱,岁时祭仪遵古如初;泉州又是时尚的,港口迎纳四海风云,如今不仅是文旅顶流城市,还在加速建设21世纪“海丝名城”

泉州“放得下”的,是浩荡历史,是异质文明,是日常悲喜,更是时代变迁。游客用足迹丈量泉州,泉州则以文化回馈游客。正如泉州文史爱好者李以健说的那样:“泉州就是一座开放的博物馆,永远不打烊,也不售票,俯仰之间都是风景。”

本文播音:韩欣阅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内容

携程AI行程助手双端上线!...
国庆长假将至,许多游客仍为拼凑旅行计划而烦恼,辗转多个平台查攻略、...
2025-09-16 23:39:26
戈壁徒步111公里,烧出经...
“不去尝试,就什么也不可能!不把自己逼到绝路,根本摸不清潜力有多深...
2025-09-16 23:38:32
2024年欧洲游戏产业现状...
今天分享的是:2024年欧洲游戏产业现状及潜力全面释放路径研究报告...
2025-09-16 23:38:04
邯郸:让太行山水与历史人文...
9月12日至13日,第九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邯郸市分会场暨第八...
2025-09-16 21:41:46
尽早订房!国庆中秋假期香港...
国庆假期即将到来,香港旅游业界正在密锣紧鼓做好准备,以丰富多彩的节...
2025-09-16 21:40:48

热门资讯

携程AI行程助手双端上线!大小... 国庆长假将至,许多游客仍为拼凑旅行计划而烦恼,辗转多个平台查攻略、跨应用比价订票,不仅手机操作空间局...
戈壁徒步111公里,烧出经营者... “不去尝试,就什么也不可能!不把自己逼到绝路,根本摸不清潜力有多深!”历时四天三夜、全程111公里的...
2024年欧洲游戏产业现状及潜... 今天分享的是:2024年欧洲游戏产业现状及潜力全面释放路径研究报告(英文版)-欧洲创新与技术研究院 ...
邯郸:让太行山水与历史人文交融... 9月12日至13日,第九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邯郸市分会场暨第八届邯郸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举办。作为...
尽早订房!国庆中秋假期香港游热... 国庆假期即将到来,香港旅游业界正在密锣紧鼓做好准备,以丰富多彩的节目为旅客带来更加不一样的游玩体验。...
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推出40个网... 第五届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发展大会暨第八届北方民宿大会今天(9月16日)在北京延庆区举办,发布京张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