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ar Dag和阿泰什加火神庙、Yanar Dag需要自费买每人15AZN的两个地方门票联票。
亚纳尔达格意思为 “燃烧的山”,是一处独特的自然奇观,这座小山丘因地表持续燃烧的天然火焰而闻名,这些火焰是由地下渗出的天然气被点燃后形成的一段约10米长的火焰墙,是阿塞拜疆“火之国”的具象表现。
这里的火焰是1950年被牧羊人意外点燃的,其后七十余年至今从未熄灭过。
过去阿塞拜疆有许多类似的自然火焰,由于它们可能导致地下气压降低并干扰商业天然气开采,大部分已被扑灭。Yanar Dag是为数不多保留下来的,吸引很多游客来这里打卡。
巴库地区盛产石油和天然气,很多天然气遇到明火后,从地下泄露出来的天然气被闪电点燃后日夜不停地熊熊燃烧形成了长明火。试想两三千年前,当时的人类看到这一无法解释的神奇景象,会产生什么样的联想?除了神的力量,还有什么能让火不借助任何燃料凭空燃烧呢? 在古代这些长明火被认为是神迹。天然气从地表的七个孔洞中泄露出来,形成了七处永恒之火。Ateshgah是波斯语,意思是“火地”,也就是有圣火的地方、祭祀圣火的地方。历史上曾是琐罗亚斯德教(拜火教)、印度教、锡克教的礼拜场所。一度被穆斯林摧毁,现存建筑主要建于17-18世纪。
庙的中央庭院中心设有祭坛火盆,是“永恒的火焰”所在地,是寺庙的核心和灵魂。阿泰什加火神庙曾被誉为世界现存三座重要拜火教寺庙之一。
尴尬的是,随着对该地的油气开采,原有的长明火在1969年因为资源枯竭已经熄灭。如今游客看到的是苏联时期人工重新接入的,所以在火神庙院内的地面上,能够看到很明显的天然气管道。继续点燃原来的七处“永恒之火”用的是市政天然气。
五边形的围墙,中央庭院四周环绕僧侣小屋,一些小屋被改建为小型博物馆,有的一些雕像以及用梵文、旁遮普文或波斯文书写的历史铭文。
展示与寺庙历史、拜火教及相关文化相关的信息。
阿泰什加火神庙是一处非常独特的历史遗迹,它见证了多种宗教和文化的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