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溪湿地公园荷花正艳。安兴旺摄
悬崖峭壁间矗立的建筑奇迹——悬空寺。王中勋摄
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恒山庙群。王中勋摄
浑源县首届“耍故事”比赛现场。安兴旺摄
浑源龙蓬峪,游客正在戏水。安兴旺摄
融建筑、壁画、书法于一体的永安寺传法正宗殿。本报通讯员摄
山脚下的浑源县城别具一番韵味。安兴旺摄
恒久北岳 厚道浑源
北岳恒山,五岳之一,亦名“太恒山”,古称玄武山、崞山、高是山、玄岳。其主峰天峰岭在大同市浑源县城南,海拔2016.1米,距大同市区62公里。1982年,恒山风景名胜区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除恒山庙群外,全球十大最奇险建筑中的悬空寺就坐落于恒山脚下。
浑源县历史底蕴深厚,作为山西省历史文化名城,境内文化遗存丰富,全县现有不可移动文物488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非遗代表性项目达68项。金代圆觉寺砖塔、元代永安寺、文庙等历史文化瑰宝大放异彩;浑源州署展示明清官府风华,60多处明清大院及古街古巷,彰显古城厚重与风华;二岭、龙蓬峪、荞麦川凌云口等乡村旅游景区,凭借独特自然风光与民俗风情,成为游客打卡新地标;北岳恒山、悬空寺更是闻名遐迩,被列入“国家自然和文化双遗产名录”。2024年,国产3A游戏大作《黑神话:悟空》大火,今年8月,电影《浪浪山的小妖怪》热映,作为取景地的悬空寺及永安禅寺借着东风,游客数量不断走高。
浑源县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地处桑干河支流浑河中上游。全县国土总面积为1968平方公里,地貌类型多样,地势起伏较大,整个地貌特征可概括为“南山北坡中盆地”。该县属中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一年四季,界限明显,年平均气温6.2℃,年平均降水量407毫米。该县距北京230公里,距天津300公里,距雄安新区200公里,有着依托渤海,牵手晋冀蒙,对接京津冀,融入大雄安的便利条件。交通便利,大涞公路纵穿南北,朔蔚公路横贯东西,荣乌、同源、广源、王城4条高速公路形成境内高速公路交通网。
近年来,浑源县委、县政府聚焦打造北岳国际旅游目的地,坚持以绿色发展为引领、以特色产业为支撑、以美丽乡村为依托,深入实施“举文化生态牌、建特色休闲城、走旅游康养路”发展战略,全力推进“全境恒山、全景浑源”蓝图,全面叫响“恒久北岳厚道浑源”区域公共品牌,走出了一条文化为魂、生态为基、旅游为柱、城乡融合的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之路。
强化服务保障。每逢假日旅游出行高峰期,浑源县都会新增临时停车场所,并通过合理指引、交通管制等方式,有序导流来浑游客。同时,该县各停车点增设摆渡车辆,按游客不同需求运送到不同的景区景点。此外,该县提前对景区索道、酒店食品及服务游客的电梯、摆渡车、出租车等进行全面“体检”,安排消防、医护人员及救护车辆随时接受医疗应急任务,切实营造平稳祥和的安全氛围。该县引进了锦江之星、万达锦华、海友、尚客优等一批连锁酒店,培育了恒庭轩、忆景·云熙等一批本土民宿品牌,旅游住宿服务品质不断提升。2024年“十一”前夕,恒山游客中心正式投入运营,门票销售、游客咨询、摆渡换乘等服务在此汇聚,肯德基、霸王茶姬等国内外知名品牌入驻其中,他是中外游客进入浑源县旅游的第一门户,也是同类景区领先、国内一流、规模较大、服务体系完善的区域游客服务中心。
积极扩大宣传。浑源县借助各种活动契机和名人效应,积极向外推广当地的美食、历史、农产品等内容,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浑源旅游消费,留恋于浑源的人文地理、湖光山色。7月18日到7月20日,大同市在北京举办“坐上高铁去大同”城市形象宣传推广活动,浑源展区的特色美食、农特产品、文创产品吸引了众多目光,浑源的山水人文之美,稳稳走进了四方宾客的心里。7月26日,一级演员吴京安、著名歌唱家万山红、知名影视演员史可等来到浑源,先后深入悬空寺、浑源州署、永安寺等地,沉浸式感受了北岳千年历史文化魅力,联袂推介浑源文旅景点,助力浑源文旅提升。
丰富产品供给。浑源县在恒山游客中心建成了“环幕长卷”“飞行影院”“数字购物”“黑暗乘骑”4个沉浸式文旅体验项目,与携程集团合作打造悬空寺夜游项目,与华影文旅集团对接开发恒山、浑源古城、神溪湿地等夜游项目。依托梵沙宫艺术博物馆、浑源州署文化陈列馆、文庙、黄芪文化园、凉粉文化园、体育休闲广场等文化公共场馆,成功举办了以“礼乐和鸣儒行古城”“文人游园会”“令狐冲烤场电音节”、麻家大院“天下寻宝”“同庆双节、乐游芪园”军乐团表演及百人“快闪”活动、首届浑源凉粉短视频大赛等为代表的品牌活动。策划《剧说浑源》故事幻城沉浸式体验情景剧场,开展涵盖舞台表演、文化体验等休闲娱乐活动。激发康养旅游新活力,优质康养资源汤头温泉、黄芪文化园等文旅新场景备受市场和游客的青睐。
激发产业活力。浑源县对标广西柳州螺蛳粉“百亿产值、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挖掘地方名小吃“浑源凉粉”潜力,推动2家凉粉企业获得SC认证,建设了“浑源凉粉”区域公共品牌,建成集文化展示、旅游、餐饮、休闲于一体的“凉粉文化园”,研发了沙棘凉粉、黄芪凉粉等新型产品,持续培育“浑源凉粉”产业集群,2024年“浑源凉粉”成功获评市级专业镇。该县连续三年举办恒山黄芪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实现黄芪文化与旅游有机融合,显著提升了恒山黄芪的品牌影响力,成功实现黄芪文化与旅游的有机融合。黄芪文化园的建成,更是助推黄芪产业不断发展壮大,黄芪羊、黄芪茶等一系列衍生产品,延伸了黄芪产业链条,擦亮了恒山黄芪的金字招牌。
创新文创产品。去年,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走红网络,浑源抢抓机遇,探索“游戏+文旅”跨界融合,自主开发的悬空寺“悟空流沙冰箱贴”凭借精妙设计和实用功能脱颖而出,成功“出圈”。随后,“悟空摆台”“悟空滑轨冰箱贴”等周边产品相继推出,持续点燃消费者的购买热情。这些设计感十足的文创产品,早已超越商品属性,成为浑源文化的生动载体,让游客能够将浑源的美好记忆和厚重文化浸润心灵。
传承文化遗存。在文化挖掘方面,该县主动继承和创新,形成了以神溪非遗铸钟、二岭民俗演绎、蔡村艺术制作等为代表的特色乡村文化品牌。7月8日,浑源县首届“耍故事”比赛在该县恒麓书院和古城街巷精彩上演,来自该县的锦山秧歌故事队、孟家窑村故事队等10多支故事表演队伍齐聚一堂,以灵动舞姿与鲜活演绎,为现场观众献上了一场独具地方特色的非遗盛宴。
北岳恒山
北岳恒山位于大同市浑源县城南4公里处,与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并称为中华五岳,齐名天下。恒山东西绵延五百里,锦绣一百零八峰,叠嶂拔峙,横亘塞上,辖有13处景色独特,功能各异的子景区,其中主景区面积122.38平方公里,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恒山主峰天峰岭层峦叠嶂,气势磅礴,素有“人天北柱”“绝塞名山”之美誉。山势构造为典型的版画式断层山,一层绝壁,一层绿带,夕阳金辉之下,景色格外壮丽。
悬空寺
悬空寺位于恒山第二主峰翠屏峰的半崖峭壁间,始建于北魏后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整个建筑上载危岩,下临深谷,楼阁悬空,结构奇巧,是我国古建筑中罕见的杰作,堪称“天下一绝”。诗仙李白游悬空寺后挥毫写下“壮观”二字,以表其怀。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在其著作《徐霞客游记》中称赞悬空寺为“天下巨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副主任、著名文物专家郑孝燮视察悬空寺后题词:“悬空寺玄、绝、奇、险,百来百看不厌”。
浑源古城
浑源古城地处北岳恒山脚下,五代后唐时期迁筑于现址,距今有2300多年的置县历史,1993年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古城总面积960亩(其中:核心保护范围面积0.303平方公里,建设控制地带面积0.335平方公里),古城内文物古迹丰富集中,传统风貌建筑集中成片,整体风貌保存较好,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历史建筑14处、古民居154处。现存城廓总体格局为八角龟形,布局脉络清晰,东西向永安西街是城市的主要骨架,南北街巷呈鱼骨状渐次排列。
栗毓美墓
栗毓美陵园坐落于浑源县城东北隅,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皇家敕建陵园,陵园总面积11333平方米,陵园内的汉白玉雕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陵园主人栗毓美在清道光年间任河东河道总督,死后被追赠太子太保衔。他首创的抛砖筑坝法在中国水利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仍在沿用。
浑源州署衙门
浑源州署位于大同市浑源县城永安西大街,是一座具有645年历史的古官署衙门建筑群,始建于金代,现存建筑由明朝太祖洪武七年州判张溥主持营造。浑源州署占地约3.25万平方米,拥有310余间房舍,其建筑风格独特,严格按照《明史》《清会典》所载的地方官署规制,展现了“坐北朝南、左文右武、前朝后寝、狱房居南”的传统礼制思想。浑源州署不仅是中国北方现存的古官署衙门中独具特色的明清风格建筑群,还享有“北方第一衙署”的美誉。
圆觉寺砖塔
圆觉寺砖塔是一座具有重要历史和文化价值的金代密檐式砖塔,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砖塔呈等边八角形,采用仿木结构设计。塔基高约4米,装饰有精美的砖雕图案。第一层雕刻有狮子和兽面图案,第二层为莲瓣,第三层则展示了乐伎和舞伎的形象,描绘了包括编钟、琵琶、排箫等十余种乐器。第四层则为仿木作斗拱。塔顶的凤凰能够指示风向,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候风仪实物,至今仍可随风旋转。
神溪湿地
山西神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浑源县城西北部,距离县城4km,总面积315.99公顷,湿地面积246.9公顷,湿地率78.14%,年游客人数达到20万人次。该公园分布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黑鹳,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13种,山西省重点保护动物9种。该公园是国家Ⅱ级保护动物大天鹅迁飞途中的重要停歇地和食物补给站,每年春季和初冬大天鹅在迁徙途中成群结队在公园保护范围内停歇、休整和补充食物。园内还有神溪荷花、神溪月夜、律吕神祠、神溪古村落、神溪耍故事、神溪庙会、神溪铸钟(浑源非物质文化遗产)、神溪芦编等湿地公园景观与文化旅游资源。
永安寺
永安寺,原称浑源州永安禅寺及神州大永安禅寺,俗称“大寺”,始建于金,金元之交被火毁后重建,明、清以来均曾在当地官员倡导下续建与增修。该寺位于浑源古城东北隅,坐西北朝东南,本为以中轴线为主,东西轴各辅以跨院或偏院的五进场院空间大型寺庙建筑群,现仅存前院及东西跨院和中院主体建筑群,东西宽52米,南北深78米,占地面积4056平方米。寺内现存文物建筑物7座、清代壁画305.4平方米、建筑彩画2118平方米,古代碑碣2方,石狮一对。主殿传法正宗殿为元延祐二年(1315年)原构,是我国建筑史上庑殿顶建筑的杰作,殿内满堂水陆画、建筑彩画及殿顶五彩琉璃均保存完好且异常精美,闻名遐迩。
文字:彭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