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厦门比福州还好,都住过才知道差距很大和网上说的不一样
闽南的两座 “双子星”,厦门和福州总被拿来较量。一个是 “海上花园” 的文艺特区,一个是 “有福之州” 的省会古城,网上常有人说 “厦门比福州更宜居”“住过厦门就嫌福州太普通”。
这两座城我都住过小一年,较真比过才发现,它们的差距远比传言更具体,很多地方甚至和网上说的反过来。
先说明白,这里说的 “厦门” 单指思明、湖里核心区(不算同安、翔安远郊),“福州” 也只算鼓楼、台江、晋安主城区,这样比才够实在。
生态环境:海的湿润与山的清幽
网上总夸厦门 “碧海青山”,毕竟是 “国际花园城市”,但住久了才发现,两地的生态各有乾坤。厦门的森林覆盖率约 39.4%,福州则高达 58.3%—— 毕竟福州是 “山在城中,城在林中”,鼓山、于山、乌山环伺,闽江穿城而过,光市区公园就有 100 多个,走几步就撞见一片绿。
空气质量上,去年厦门空气优良率 98.1%,PM2.5 年均值 20 微克 / 立方米;福州的优良率是 97.2%,PM2.5 年均值 22 微克 / 立方米。差别在体感:厦门靠海,全年湿度常在 70% 以上,梅雨季墙壁能 “淌水”,被子总带着点潮;福州虽也湿,但闽江湿地和山林的调节更明显,夏天雨后的空气里混着草木香,比厦门的咸湿海风多了点清爽。
气候体感:热的 “两种烧法”
两地都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但 “热” 的滋味大不同。厦门被海抱着,夏天最高温多在 33℃左右,海风一吹能散点热,只是黏糊糊的潮气贴在皮肤上,像裹了层湿毛巾;福州是 “内陆式热”,七月常飙到 38℃,太阳底下走五分钟能晒红胳膊,好在树荫下、骑楼里能躲凉,傍晚闽江边的风带着水汽,比厦门的海风更 “解腻”。
冬天则反过来,厦门靠海,湿冷像 “魔法攻击”,10℃的天比北方零下 5℃还冻人,穿再多都像没穿;福州虽也冷,但少了海风 “加持”,正午出太阳时,在背风向阳的巷子里晒晒太阳,甚至能脱件外套,比厦门多了点 “暖乎乎” 的实在。
城建和市容:精致的 “小” 与舒展的 “大”
厦门的城建是 “精致浓缩款”:环岛路的椰林沙滩、双子塔的玻璃幕墙、沙坡尾的艺术街区,走哪儿都像在明信片里,但老城区(比如湖里老工业区)的握手楼挤成一团,窄巷子里电线缠成 “蜘蛛网”,和环岛路的光鲜反差挺刺眼。
福州则是 “舒展大气型”:鼓楼的三坊七巷保留着明清古厝,朱漆大门配着马鞍墙,走进去像翻开一本闽都史;新城区(东泰禾、海峡金融街)的高楼错落有致,闽江两岸的灯光秀铺展几公里,比厦门的 “小而美” 多了点 “大格局”。只是老城区(比如台江旧巷)的老房子多,部分路段还在改造,雨天容易积水。
人文环境:包容的 “杂” 与本土的 “醇”
厦门的街头像个 “小江湖”,东北话、四川话、台湾腔混着闽南语,咖啡馆里能听到创业融资,曾厝垵的摊主会用三种语言招呼游客,包容得像片海,但节奏也快 —— 软件园的年轻人加班到半夜是常事,网红店的排队队伍总带着点 “赶时间” 的急。
福州的日子是 “老福州的慢”:三坊七巷的老依伯(老伯)摇着蒲扇唱闽剧,安泰楼的阿姨会问你 “鱼丸要清汤还是红汤”,买不买都塞颗橄榄让你尝;生活节奏像闽江的水,早上七点的于山公园,老头老太打太极、练八段锦,旁边的榕树都长了上百年。外来人口虽多,但福州话仍是 “街头暗号”,听着就透着股 “本土底气”。
交通便利度:省会枢纽的 “全” 与特区的 “精”
福州作为省会,交通是 “全能型” 的:高铁每天超 300 班次,往上海 4 小时、广州 3.5 小时、深圳 3 小时,去北京也有直达动车;长乐机场航线超 140 条,通航 110 多个城市,去年旅客吞吐量超 1800 万人次。市内地铁 1、2、4、5 号线织成网,公交能开到城中村,打车起步价 10 元,闽江夜游的游船半小时一班,看夜景比坐公交还方便。
厦门的交通是 “精致型”:高崎 + 翔安双机场航线超 180 条,国际航班比福州多(去东南亚、日韩更方便);高铁每天约 280 班次,往闽南地区(泉州、漳州)半小时直达,但往内陆省份得多经福州中转。市内地铁 1、2、3 号线覆盖核心区,BRT 快速公交不堵车,但跨区(比如湖里到海沧)得绕桥,高峰期比福州的地铁慢半拍。
旅居成本:福州的 “实在价” 更接地气
住过才懂,福州的生活成本友好得让人意外。鼓楼老巷里的两居室月租 2500-3000 元,东泰禾附近的电梯房也才 4000 元;吃饭更便宜,一碗鱼丸汤 8-10 元,佛跳墙小份 30 元能尝到鲜,夜市里的荔枝肉、锅边糊,20 元能吃撑。
厦门的消费就 “特区范儿” 了:思明区同地段两居室月租 4500-6000 元,环岛路附近得 8000 元以上;同样的沙茶面,厦门 15-20 元,商场里的海鲜排档人均轻松过百。但厦门的 “洋气配套” 更全,进口超市、小众潮牌店比福州多,想看艺术展、听 livehouse 更方便。
教育医疗:省会的 “硬核家底”
福州作为省会,光三甲医院就有 13 家(省立医院、协和医院等),专科细到儿童血液、心脏外科,疑难杂症不用跑上海广州;厦门虽有 8 家三甲(中山医院、第一医院等),但遇到复杂手术,不少厦门人会往福州跑 —— 毕竟高铁 1 小时就到,专家资源更集中。
教育资源差距更明显:福州有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 7 所 “双一流”,中小学名校(比如福州一中、三牧中学)的升学率常年领跑全省;厦门的高校虽有厦门大学撑场面,但中小学资源密度和福州比,还是差了口气。
旅游资源:网红的 “浅” 与多元的 “深”
厦门的景点是 “打卡款”:鼓浪屿的钢琴声、植物园的沙生植物、黄厝海滩的日出,随便拍张照都能发朋友圈,适合来玩两三天的游客;但商业化确实重,曾厝垵的小吃摊十家有八家卖同款烤鱿鱼,老别墅里的咖啡馆多是 “网红套路”。
福州的景点是 “慢品款”:三坊七巷的林则徐故居藏着近代史,鼓山的千年古刹能俯瞰全城,闽江夜游能看灯光里的 “三山两塔”;还有更鲜活的玩法 —— 去西洪路吃遍老字号,到上下杭听街头闽剧,周末去周边的永泰青云山泡温泉,比厦门的 “圈地旅游” 多了点烟火气。而且福州往南 1 小时到莆田看妈祖,往北 1.5 小时到宁德吃海鲜,辐射的玩法更丰富。
其实两座城的好,藏在不同的需求里:喜欢小资浪漫、短期度假,厦门确实亮眼;但要是过日子、求便利、想扎根,福州的 “实在” 更让人踏实。网上说 “厦门比福州好”,或许是偏爱那片海的文艺,但住久了才懂,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你更喜欢厦门,还是福州?欢迎评论区聊聊~
#闽都双城记##福建生活对##城市宜居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