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在起笔 青绿绘江山 | 黄河故道织碧绦
创始人
2025-09-01 15:04:12
0

编者按: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二十年来,“两山”理念如一抹青绿泼洒神州,勾勒万千生态画卷。落笔处,是人与自然共生共荣、和谐发展的多彩中国。在江苏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的指导下,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县”在起笔!青绿绘江山》融媒体行动,深度解码“两山”实践生动样本,探寻县域“中国色”如何绘就,邀你共读绿色发展的时代答卷。

夏日的黄河故道,水清岸绿,沃野良田好风光,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浑浊、多沙、善淤、易决……这是黄河留给泗阳的古老记忆,不仅制约着当地的农业发展,更影响着百姓生活。

黄河走了,故道仍在。起于河南的黄河故道,全长约730公里。其中江苏段496公里,流经徐州、宿迁、淮安、盐城四市。自2012年起,江苏以“集中投入、连片开发、综合治理”为纲,统筹水、土、路、林、村、业综合施治,让昔日“贫困带”蝶变为助推苏北振兴的“生态廊道”。

如今,当泥沙褪去,黄河故道宛如一条流动的玉带,在泗阳大地上蜿蜒舒展,将千年绿意沉淀为这一方水土的底色。

这绿,既藏着生态修复的智慧,也孕育着乡村振兴的希望。

这条碧绦如何织就?记者沿着时光冲刷的故道行进,探寻泗阳以绿为笔、点染生金的生态答卷。

天然“净水器” 守一河清流

“孩子们,欢迎来到龙窝潭生态缓冲区!”跟着龙窝潭水景公园及水处理建设项目负责人周明的脚步,记者和一众小记者们来到了黄河故道支流——龙窝潭生态安全缓冲区现场采访。

龙窝潭,黄河故道流经泗阳此处淤塞冲积形成的小湖泊。曾经不起眼的水塘经过升级改造变身“生态安全缓冲区”,对周边三个乡镇街道和一个污水厂处理后的尾水进行二次净化。这个集环保、科普、观光为一体的生态“枢纽”,让城市污水清澈入河,一幅人水相依的绿色画卷在这里铺陈。

“这里的水真清啊!”小记者们看着正在净化的水流忍不住发出感慨。

眼前,睡莲、蒲苇、芦苇等水生植物随风摇曳,野鸭嬉戏其间,俨然一幅水韵生动画卷。

“这些植物不仅好看,还能净化水质,是天然的‘净水器’。”周明指向水中的生态滤床解释道,“这些混凝土石块表面有很多蜂窝气孔,可以吸附杂质,起到净化作用。”

谁能想到,这片如今鸟语花香、日处理尾水万余吨的生态缓冲区,几年前还是一片淤塞的荒滩。经过“生态塘+多孔介质生态滤床+表面流湿地+沉水植物塘”等工艺的系统治理,对污水二次净化,用于农业灌溉,实现循环利用。

“这就好比一个大型的净水器呀。”小记者们竖起大拇指夸赞道。龙窝潭生态安全缓冲区通过植被复绿、景观优化、增设休闲健身设施、建设绿色生态廊道等措施,让周边村民共享生态红利。

水利治理 荒滩成沃野

沿着黄河故道一路前行,波光粼粼的水面上鸟儿翻飞,堤坝上牛羊成群,满目青绿。

“治理前,这里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路不通、水不畅,小雨拦不住,大雨成灾害。”泗阳县水利局副局长、黄河故道改造水利工程负责人徐亮指着老闸照片回忆道。

转变始于2015年。在全省黄河故道农业综合开发大背景下,泗阳启动黄河故道治理工程,项目包括疏浚河道、防护岸坡、新建蓄水闸,恢复防洪排涝功能,将灌溉保证率提高到80%,保障了沿线7.66万亩农田的灌溉。“改造后的黄河故道可以说是绿意盎然,生机勃勃。泗阳对成子河分洪闸等改造与建设,也为今后黄河故道沿线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了数据支撑和参考。”徐亮说。

如今的黄河故道,防洪、除涝标准分别提高到20年一遇和10年一遇,与运河相依形成“两河廊道”,老百姓种田旱能浇、涝能排,饭碗端得稳稳当当。

智慧“引擎” 激活千顷绿

在黄河故道西南侧的高标准农田里,90后种植户王豹正操作无人机进行施肥作业。“以前这里没有水稻,如今沟渠、道路通到田间地头,种田不靠天不靠蛮力。”王豹自豪地说,“我一个人一天就能完成600亩地的作业。”

这片800亩的农田是数字化运行试点,遥感监测系统实时收集作物生长数据,根据智慧闸门需水情况自动启闭、虫情捕捉系统精准用药,不仅节约用水,也减少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种出来的稻米绿色又健康。“足不出户就能实现田间管理可视化、数据化,用智慧种植助力生态可持续发展。”王豹说,“现在越来越多年轻人像我一样,愿意留在家乡成为新农人。”

目前,黄河故道沿线已打造30万亩高标准农田,占永久基本农田的92%,“小田”变“大田”,零散土地聚成发展合力。

废瓶新生 绿能生万金

高标准农田建成后,引来一批又一批“新农人”投身泗阳大地。那么,如何进一步拓宽传统农民就业渠道、促进百姓持续增收?泗阳交上了一份“科技感满满”的绿色答卷。

近年来,泗阳大力发展现代绿色科技产业,通过产业带动就业,以绿色发展引领高质量发展。以盛虹新材料为龙头,高端纺织、木材加工两大百亿级产业在故道沿线扎根发展,带动就业近10万人,真正实现变废为宝、点绿成金。

“8个塑料瓶可生产1件Polo衫,30多个瓶子能做1件冲锋衣。”在盛虹新材料产业园展厅,项目负责人孔文龙拿起一件再生纤维POLO衫向记者介绍道。

这座全球最大的再生纤维生产基地,每年可回收利用300多亿个废弃塑料瓶,年产再生纤维60万吨,减少碳排放近130万吨。

从瓶片到纺丝,究竟是如何做到的?记者了解到,在这里,每一台机器每天可以卷绕长丝4900万米,可以绕地球一圈。肉眼能看到的一束丝,最细能达到288根,相当于人类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这里也被称为“全球超细纤维专家”。

通过自主研发的一次升温纺丝工艺,盛虹比传统工艺减少能耗30%以上。与此同时,推广运用中水回用模式、包装材料再生利用等一系列环保措施的落地,实现生产全链条绿色化,持续提升产品含绿量,让废弃塑料瓶真正实现了生态、经济的双效提升。

温润如玉 绿意盎然

黄河故道那一抹温润如玉的“玉绿”

曾在滩涂上荒芜

如今在稻浪间流淌

在林海中叠翠

更在产业园的楼宇间凝碧生辉

从治水琢玉到点绿成金

这汪流动的翠色

正将生态惠民雕琢成绵延千里的青绿长卷

相关内容

来山西,多留一天给忻州
东倚太行雄峰 西临黄河碧波 北依长城雄关 忻州 山西唯一横跨省境东...
2025-11-21 12:48:44
十五运会是让世界认识粤港澳...
近日,羊城晚报记者一行在香港专访霍震霆先生 文/羊城晚...
2025-11-21 12:48:22
今年中欧班列中通道通行量突...
2025年11月20日,一列满载55个集装箱的中欧班列从内蒙古二连...
2025-11-21 12:03:37
藏在彩椒里的粤式鲜!广东彩...
在广东家庭的餐桌上,总有一些看似简单却充满巧思的菜肴,彩椒碗便是其...
2025-11-21 12:03:23
南京旅游集团公司更名为文旅...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南京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生工商变更,企业...
2025-11-21 12:03:10
2025东莞潮玩产业升级报...
今天分享的是:2025东莞潮玩产业升级报告:潮玩之都,挑战与机遇并...
2025-11-21 12:02:55
来“白相”!上海乐高乐园度...
缤纷童梦 乐满冬日 2025年11月22日 至2026年1月4日 ...
2025-11-21 12:02:43
突发特讯!中国邮轮日本港口...
这艘从厦门出发的豪华邮轮,原定让游客踏上宫古岛进行8小时观光。船上...
2025-11-21 12:02:28
爱达邮轮回应:应客户要求,...
11月20日,爱达邮轮旗下“爱达・地中海号”取消原定于当日上午在日...
2025-11-21 12:02:09

热门资讯

来山西,多留一天给忻州 东倚太行雄峰 西临黄河碧波 北依长城雄关 忻州 山西唯一横跨省境东西的地级市 藏着太多值得奔赴的惊喜...
十五运会是让世界认识粤港澳大湾... 近日,羊城晚报记者一行在香港专访霍震霆先生 文/羊城晚报记者 柳卓楠 王漫琪 图/羊城晚...
今年中欧班列中通道通行量突破3... 2025年11月20日,一列满载55个集装箱的中欧班列从内蒙古二连浩特铁路口岸启程,驶向俄罗斯,标志...
藏在彩椒里的粤式鲜!广东彩椒碗... 在广东家庭的餐桌上,总有一些看似简单却充满巧思的菜肴,彩椒碗便是其中一道。它巧妙地借用了彩椒鲜艳的外...
南京旅游集团公司更名为文旅集团...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南京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生工商变更,企业名称变更为南京文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25东莞潮玩产业升级报告:... 今天分享的是:2025东莞潮玩产业升级报告:潮玩之都,挑战与机遇并存 报告共计:22页 东莞潮玩产业...
来“白相”!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 缤纷童梦 乐满冬日 2025年11月22日 至2026年1月4日 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 将闪亮开启 ...
突发特讯!中国邮轮日本港口外徘... 这艘从厦门出发的豪华邮轮,原定让游客踏上宫古岛进行8小时观光。船上游客早已准备好和服体验、蓝洞潜水的...
爱达邮轮回应:应客户要求,取消... 11月20日,爱达邮轮旗下“爱达・地中海号”取消原定于当日上午在日本冲绳县宫古岛市平良港的停靠及乘客...
从一场冠军故事汇看广东体育新叙... 一次星光熠熠的世界冠军聚首、一张全景式“广东健身地图”,在11月20日广东省体育局主办的“跟着全运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