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开始网上就兴起一种“新职业”:陪爬。
意思就是花钱雇别人陪你爬山,一般从事这种行业的都是男性,兼职的男大学生、体育生、或者爬山爱好者。
爬一趟两三百到五六百不等,业务最多、需求最大的当属泰山了,今年上半年泰山陪爬就上过一次新闻,现在干这一行的人也越来越多。
8月29日,一则“两位女子花3万请24位陪爬一起登顶泰山”的消息更是登上热搜。
8月27日晚上,两位女子为了顺利登顶泰山,斥资近3万元,聘请了24位陪爬者。
这些陪爬者大多是年轻群体,基本就是19-26岁,活力满满。
这些陪爬者在登山过程中,时刻关注着两位女子和孩子的需求,主动为她们扇风降温,及时递上饮用水。
同时,陪爬者还承担了背负物资的重任,将登山所需的食物、衣物等物品整齐地打包在背包中,减轻了两位女子的负担。
伍中还有一位体重约40斤的小孩,为了让孩子能够顺利登顶,24位陪爬者轮流背孩子,全程都没有让孩子走过路。
而且这24个人还和两位女子、孩子分成了两组,每组12个陪爬负责照顾两名女子和孩子。
带孩子的女子请这么多陪爬主要是想让孩子感受泰山的雄伟壮丽,培养孩子的毅力和勇气。
但她也清楚地知道,对于一个5岁的孩子来说,登顶泰山太难了,孩子的体力有限,而且登山过程中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如果仅仅依靠自己和朋友的力量,很难保证孩子能够顺利登顶,在这种情况下,她想到了聘请陪爬。
这样他们轮流着抱孩子也不会太累,可以节省很多力气。
这些陪爬的平时肯定都是有运动健身的,不然来回爬一次泰山都要费很大的劲,更别说还要照顾孩子,可能一天都要接好几份单。
不过对于提供陪爬服务的人来说,这份兼职的吸引力还是非常大的。
据当事人介绍,这次泰山陪爬两个姐姐应该是花了差不多3万元,还包括了他们住宿以及请他们吃饭的费用,平均到每位陪爬者的身上,差不多价格就是800左右。
在当前的兼职市场中,这样的日薪水平算是相对较高了,因为平常陪爬大概也就在500元,夜爬价格会贵一点。
在当下多元化的消费市场中,“爬山陪爬”作为陪伴经济的新兴分支,正逐渐走进大众视野。
它不是传统认知中简单的“向导带路”,核心在于通过个性化服务满足游客在安全、体力、情绪等多维度的需求。
这种业态打破了传统登山的局限,无论是独自出行者,还是体力较弱的群体,都能通过陪爬服务获得更优质、更安心的登山体验。
现在“爬山陪爬”的市场需求正呈现显著增长态势,据相关数据统计,泰山陪爬服务的需求量年均增长率约30%。
如今又有“花3万请24名陪爬”的新闻爆出来,大家的态度都是一样的,有钱真好。
只不过有钱是一回事,支不支持又是另一回事。
“你情我愿的,人家愿意为陪爬服务付费,无非就是用金钱换时间、换安全、换体验”。
其实这也是一种市场规律,通过购买服务,省去前期筹备的繁琐,规避登山风险,获得更舒适的体验。
而陪爬员通过提供专业服务获得收入,形成“双赢”的消费闭环,符合市场经济“你情我愿”的核心原则。
但也有人觉得,20多个男的围着两个女的一起爬山,这不是败坏社会风气是什么?
要是反过来12个女生围着1个男生一起爬山,到时候早就被骂死了。
甚至还有人觉得,女子的行为是在带坏小孩子,自己干这种事自己知道就行了,还非得发出来。
爬山陪爬引发的争议,其实本质上就是“新兴消费业态”与“传统观念”之间的碰撞。
但花的钱也是人家自己的,人家想花在哪别人也没有立场和理由去反对,而且那些陪爬的人也是靠自己的努力去赚钱的,双方都愿意,那别人也无权置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