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个月去日本滑雪,顺便去大阪看演唱会。”
“计划年底环游中欧,打算报个轻奢小团。”
“我爸妈要去泰国做牙齿,带他们顺路玩几天。”
这是北京某签证中心工作日早上排队等候时的真实对话。
不同年龄段、不同目的、不同预算的人,正在用自己的方式重启世界。
后疫情时代,出境旅游早已不是“有钱人的特权”或“跟团打卡”的代名词,而是一种常态化生活方式。而支撑这一切的,是正在悄然变革中的出境旅行社行业。
一、新出境潮来了,主力却“变脸”了
2024年开始,中国出境游市场出现了三个明显变化:
年轻化趋势明显:越来越多的00后、95后开始规划出境游,不少人甚至第一次出国就是自己订机票、办签证、找民宿,全程“自导自演”。
中产群体崛起:三线城市高学历家庭开始大规模加入出境游阵营。他们不追求奢华,但要求体验感好、性价比高。
多元化目的催生细分市场:除了传统观光,还有跨国医疗、亲子研学、文化体验、海外婚礼、体育赛事、追星旅拍等新兴需求不断增长。
这一切,都对旅行社提出了“变革性考题”:
如何让更年轻的群体愿意信任旅行社?
如何打破“走马观花”的低价团刻板印象?
如何满足“我不想做攻略,但我要体验高级感”的用户诉求?
二、旅行社要的不只是“资源”,更是“内容力”
过去,谁手里有签证资源、酒店控房、机票代理,谁就是王者。但现在,仅有资源远远不够。
年轻一代旅游消费者从小红书种草、在B站看游记、用抖音选路线,他们信任内容大于信任品牌。
因此,新一代出境旅行社要具备“内容生产+旅行策划+用户运营”三合一的能力。比如:
拍摄真实客人的旅拍视频,分享在社交平台;
邀请留学生做“城市陪游”,打造生活化行程;
设置特色主题,如“宫崎骏电影之旅”、“德奥古典音乐巡礼”、“意大利美食工作坊”等,满足情绪价值。
旅行,不再只是从A到B的过程,而是“我向往的生活”的具象表达。内容就是吸引力。
三、定制、轻奢、小团,正在成为主流选择
大团出境游在过去代表“便宜、安心”,但在现在却常常意味着“拥挤、赶时间、没体验”。而90后、00后的旅游偏好可以用几个关键词总结:
自由度高:不愿被限制时间;
人数少:不喜欢陌生团友;
深度体验:愿意花时间了解一个城市的生活方式;
性价比:不怕贵,但怕“坑”。
因此,定制游、小团游、主题游成为新宠。
很多旅行社开始转型成“旅行策划机构”,像设计婚礼、规划人生一样,帮客户“定制一个旅程”。
四、旅行社的下一个机会,在“圈层”和“信任”里
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信任谁?答案是:“身边的人”和“圈子里的人”。
一位客户在迪拜住了你推荐的酒店、享受了定制的中文司机、体验了高空跳伞后,拍视频发在朋友圈或小红书。他的朋友看到了,问:“你这怎么订的?”
这,就是私域信任链条的开始。
出境旅行社未来的机会,不在于开更多门店,而在于运营自己的用户社群、粉丝生态和口碑传播机制。
越细分,越垂直,越有未来。
结语:
世界重新打开大门,而中国的游客不再是当年背着双肩包排队买奢侈品的模样。他们更挑剔,也更愿意为体验付费。
出境旅行社要做的,不是回到过去,而是用全新的视角去理解旅行、理解人,做得更懂生活、更贴近人心。
这场跨国的旅行生意,真正比拼的,是“共鸣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