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强调,要深化文旅体融合,丰富旅游业态,打造“多彩贵州”文旅新品牌。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强调的这一要求,今年以来,贵州省安龙县立足资源禀赋优势,大力挖掘生态独特荷花旅游资源,按照“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采取“荷花+旅游+文化”深度融合发展模式,挖掘特色荷花旅游产业,让安龙“荷文化”真正“动起来”、“活起来”、“热起来”,进一步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着力打造乡村旅游文化品牌。
7月25日,安龙县2025年第十届荷花节正式开幕,举办2025“加油之旅·荷您同行”文旅活动,来自德卧、龙山等27支民族风情巡游队伍展现浓郁的荷乡之美与文化底蕴,以“荷”为媒、以“花”会友,共聚十里荷塘,同享夏日清凉,助推乡村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安龙县以“加油之旅·荷您同行”民族风情巡游活动为主题,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扣“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重点突出“加油文化”和多彩的民族风情,向游客展示各民族独特的文化魅力,靓丽夺目的民族服饰,沉浸在五彩缤纷歌舞海洋中,营造欢乐、祥和、团结的民族氛围,给观群游客带来一场“荷”文化“盛宴”。
安龙县按照“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的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深耕“荷文化”IP,在安龙招堤国家湿地公园内引种花莲、藕莲、睡莲等品种,红荷似火、白莲胜雪、粉莲若霞,营造出“步步有花、处处皆景”的荷塘景观,赋能乡村振兴。
安龙招堤国家湿地公园十里荷塘盛开的荷花
过去,这里只是一片普通的农田,农业产业结构单一,村民收入有限。近年来,安龙县立足当地平坦宽阔的地势和丰富水源,敏锐捕捉到莲藕产业潜力,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莲藕种植,打造荷花观光农业产业,推动莲藕产业发展,把荷花农业生产与观光旅游产业相结合起来,打造十里河塘观光旅游景区。
7月25日以来,一年一度的“加油之旅·荷您同行”文旅系列活动如期开启,持续至10月8日,《荷之韵》、山地越野跑等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当踏入位于安龙十里荷塘景区,连片莲藕田层层叠叠,荷花或含苞待放,或肆意盛开,吸引人们频频驻足观赏拍照。
游客在安龙招堤荷亭上观赏荷花
从完善旅游观光步道、观光亭、荷塘路面等基础设施,到举办各类特色文旅活动,“加油之旅·荷您同行”文旅品牌逐渐打响。活动不断丰富内容、创新形式,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十里荷塘也迅速成为知名的旅游景区。
为进一步推动文旅体融合发展,安龙县紧扣“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对标景区级别标准,以游客需求为导向,持续完善配套设施,不断提升服务水平,让广大游客有更好的旅游体验,有效点燃“加油之旅·荷您同行”文旅经济发展,为安龙文旅融合发展注入新活力。
“我家种荷花20亩,今天一早就来采收莲蓬和莲藕来销售,按莲蓬每个3元、莲藕每斤2元出售,今天可得到3000多元的收入。”7月27日,招堤街道办陇西村荷农李朝国家采收莲蓬装三轮车时盘算着说。
招堤街道办陇西村荷农李朝国家采收的莲蓬
安龙县以举办“加油之旅·荷您同行”为契机,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深度挖掘、赓续、传递“加油”文化,结合黔西南州“康养胜地、人文兴义”城市定位、城市品牌,创新探索“荷花+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努力把安龙打造成游客休闲旅游胜地、人文宜居的福地。
湿地公园所在地历史悠远,文化源远流长,有与苏堤、白堤齐名的招堤,是贵州迄今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有招公筑堤的壮举与张之洞父子在此的轶事,有丰富多彩的布依民俗文化,有反清起义布依族首领王囊仙的传奇,有300余年的荷文化、摩崖石刻文化、建筑文化、宗教文化······,还有风光旖旎的绿海子,风景如画的巧硐湖,荷香四溢、柳树如烟的十里荷香,小桥流水、如诗如画的荷花池,这是一处风景秀丽、人文荟萃之地,为全国最美50佳小城和最佳赏荷避暑胜地,特别适合开展湿地科普宣教。
安龙招堤十里荷塘上布依族首领王囊仙雕像
安龙招堤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安龙县城,总面积507.7公顷,十里河塘至绿海子,以及红旗、巧洞、晒纳与白石岩水库,涉及湖泊、河流、沼泽与人工湖4个湿地类别,有淡水湖泊、草本沼泽、永久性河流、喀斯特溶洞、库塘、运河输水河、稻田等9个湿地类型,构成以岩溶湖泊为主体,以招堤为魂,以荷花为特色,以城镇-湿地-森林为依托的独特复合生态系统,湿地类型多样、生态特征典型、景观秀美、人文和谐,在中国高原岩溶区独一无二,全国罕见。
游客在荷花池划船游玩
作为国家湿地公园、国家4A级景区、贵州省十大魅力风景区的安龙招堤,不但有着连绵十里荷花的盛景,更因为不断彰显的生态效应而成为候鸟的天堂,再加上安龙15.6摄氏度的年平均气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使招堤成为游客“消夏避暑”的理想之地。
“水色涵山色,荷香杂稻香”是建设中的贵州安龙招堤国家湿地公园,处于被誉为“喀斯特心脏”的全球三大岩溶集中区的东亚岩溶片区……贵州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素有“小春城”的安龙县城。
本次活动来自安龙各地的唢呐爱好者自发组织来到安龙荷花节现场,以古老的韵律、激情的灵魂、以激昂热烈的演奏风格,为游客带来一场艺术盛宴。
唢呐爱好者为游客带来一场艺术盛宴
安龙布依族八音坐唱在南盘江畔土生土长,旋律古朴、流畅、优美、悦耳,活动于安龙荷花节现场,为游客带来一场民间乐器演奏。
安龙布依族八音坐唱为游客带来一场民间乐器演奏
湿地公园有全球最典型的峰丛洼地地貌,有贵州省第二大岩溶湖泊……绿海子及喀斯特溶洞。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丰富,有国家Ⅱ级保护植物和贵州特有种……贵州萍蓬草等,有国家Ⅱ级保护动物13种,有82种国家“三有”保护动物,极具保护、科研价值。
湿地公园秉承“保护优先、科学恢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围绕县城水生态系统与饮用水源安全,建成“岩溶、生态、人文、景观、经济”融合于一体,生态功能完备,文化底蕴深厚,湿地利用合理,综合效益突出的国家级湿地公园。
安龙县以“加油之旅·荷您同行”民族风情巡游活动为主题,活动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乡村”的原则,扳块分为民族团结、和荷美美、加油之星、民族歌舞、民族武术、生态特产,节目分为舞龙、舞狮、布依八音坐晿、布依族苗族服饰展示、武术山歌表演、非遗产品展示、农特产品展示等内容,形成“趣味赛事+文艺演出+民间美食+旅游体验”为一体的“文体旅”融合盛会,让游客在安龙享受一场欢快的夏日。
安龙县以荷为媒、以节扬名、以节惠农,借助荷花文化节这个重要平台,推动绿色产业发展,树立乡村生态旅游品牌,推进乡村振兴、农文旅融合协同发展,立足特色生态资源,不断拓展文化内涵,将“生态资本”转化为“绿色财富”,打造风景美、韵味足、产业旺的清凉水乡、美丽十里荷花文化产业经济带。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本”。安龙县立足于本土特色餐饮业成为旅游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做大做强“文化+美食”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外来游客由单纯的“看荷看水”向“寻乡愁品美食”的民情文化体验游变身,全力打造“乡愁味道”的美食文化,深入挖掘传统美食之彩、美食文化之彩,释放消费潜力,让大众游客品尝安龙传统手工艺制作美食有花糯米饭、乡村布依狗肉、凉剪粉、粽粑、包谷饭等地方特色美食,是舌尖上的美食,让安龙美食飘香四方,为美食文化增添欢乐与温馨的氛围,充分展示地方特色小吃旳文化独特魅力。
游客品尝安龙凉剪粉
近年来,随着安龙县对招堤国家湿地公园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荷花种植面积达到5000多亩,开发莲子、干莲子、莲子粉、藕粉、荷叶茶、荷花茶等特色系列农产品,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变“输血”功能为“造血”功能,形成了集观赏、品莲、餐饮游玩为一体的休闲美丽乡村,为更多群众增收致富提供有力支撑,助力乡村振兴。
盛夏到来,安龙县国家湿地公园招堤十里荷塘5000多亩荷花如期开放,绰约在招堤十里荷塘,绿柳成荫,亭廊如画,成片的荷叶迎风摇曳、翠绿欲滴,白色的、粉红色的花朵努力伸展出叶面,散发着阵阵清香。三五成群游客信步其中,感受着满满的消夏愉悦。
安龙县依托深厚荷花文化底蕴和自然生态肌理,“以花为媒”打造各类特色活动,因地制宜打造“荷花经济”,让小荷花“开出”大产业,从赏荷花、收莲子,到荷叶、莲蓬深加工,逐渐形成一条食品产业链,努力发展为集旅游观光、体验娱乐、休闲避暑为一体的乡村旅游胜地,打造“观光农业+荷花文化+休闲旅游“融合一体化发展,为城乡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吴古昌)
统筹:刘禹涵
责编:游正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