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影城的那道光:林志玲与东亚婚姻中的身影**
在新加坡的环球影城,炽热的阳光让空气像被烤熟了一样,排队的人群在热浪中蜷缩成一团,仿佛晒得萎靡的藤蔓。林志玲在人群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头上的麻花辫被汗水粘在了脖子后面,遮阳帽下的墨镜掩盖不住眼角的细纹——那是三年无法安稳入睡的痕迹。
“妈妈,能不能不要再拍照了?快点过来帮帮我,好吗?”孩子的声音穿透了喧闹的人群,她猛地回过头,背后的T恤已经湿透,隐约显现出内衣的轮廓。有人举着手机偷拍,她却毫不犹豫地牵住孩子的手,另一只手慌张地擦去额头的汗珠,笑着回应:“来了来了。”
离她几米远的地方,黑泽良平站在树荫下,T恤随意地扎进裤腰里,双手插在口袋里,偶尔举起手机拍摄几张照片。镜头里,或许是妻子在照顾孩子的画面,或者是远处过山车的场景,但绝不会是他伸手接过那个沉甸甸的母婴包——包里塞满了尿不湿、水杯、换洗衣物,压得林志玲的肩膀微微下沉。
这一幕被传到了网络上,大家纷纷评论说这像是“东亚婚姻的缩影”:女人在太阳下奔忙,男人在阴凉处观望。
现年50岁的林志玲,背影依旧如三十岁时那般纤细,曾经的“漫画腿”也是热搜常客。而如今,那个在红毯上微笑着踩着高跟鞋的“台湾第一美女”,在游乐园里换上了平底鞋,追着跑动的孩子,一边应付着游客的请求:“可以合影吗?”“当然可以。”她弯下腰,汗水顺着下巴滴在胸前,没有一点明星的架子。
有人惊讶地问:“她怎么自己带孩子?没有保姆吗?”
其实,近几年,林志玲早已悄悄放下了“女神”的光环。她在采访中说过:“带孩子是没有优雅可言的”,这话真的不假——孩子粘人时,她整晚抱着睡;做饭时,总得小心翼翼,防止孩子伸手抓灶台;连给孩子做个纸箱停车场,她都得蹲在地上剪剪粘粘,忙得不可开交。她教孩子写“感恩日记”,每天睡前听孩子奶声奶气地说“谢谢妈妈”,这仿佛成了她疲惫生活中的小小慰藉。
不过,每当镜头扫向黑泽良平时,他总显得有些“旁观者”的意味。并不是他不爱孩子,而是他似乎总是在旁边看着:孩子跑远了,林志玲追上去抓住他;孩子口渴了,她从包里拿出水杯;排队时的遮阳伞,都是她举着朝着孩子那边倾斜。他站在几步外,像个旁观者,而不是一个真正的参与者。
网友们戏谑道:“这不像是陪老婆逛商场的中年男人?”其实,倒像是一出无声的默剧:她在台前忙得团团转,而他则在台下举着相机,记录着这一切。
这让我想起谢娜曾说过:“带孩子是幸福但不开心的事”,孙俪也曾说:“孩子一哭,整夜的觉就泡汤了。”即使是闪耀在聚光灯下的女明星,走进婚姻,也难免成为“妈妈”这一角色的重压。曾因不婚被质疑的张静初,也被指“不合群”,可当我看到林志玲那湿透的T恤,突然明白了:所谓“合群”,其实是女人把自己的需求小心翼翼地融进了家庭的日常里。
林志玲曾说过:“做妈妈是最幸福的角色”,但幸福不应该是一个人的独角戏。她曾是那个在舞台上高声宣称“温柔是有,但绝不是妥协”的人,而如今,她在游乐场中,汗水将“妥协”写成了日常。
在黑泽良平的相机镜头里,或许有她带孩子的温馨瞬间,也有孩子开心笑脸的画面,但最美的画面,应该是他接过那个沉重的母婴包的那一刻,是他蹲下身来为孩子擦汗的那一刻,是他们俩一同站在阳光下,影子拉得一样长。
婚姻从来不是“一方燃烧,一方乘凉”。就像那束在环球影城晃动的手电光,它不该只照亮妈妈的背影,也应当照亮爸爸伸出的手。
希望下次再见到她时,背后有一个人替她挡挡阳光,哪怕只是帮她把肩上的包稍微提一提。毕竟,她曾是万千人眼中的光,不应该在婚姻中,仅仅是那个低头急匆匆赶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