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伍雪梅
当前,随着旅游市场从传统观光向沉浸式体验转变,景城相融,已成为城市发展与旅游升级的主流趋势。作为“万里长江第一城”的四川省宜宾市,也在主流趋势中寻找到了城市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航拍位于宜宾市南溪区的长江第一湾美景。(南溪融媒供图)
7月16日,中共宜宾市委六届十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中共宜宾市委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加快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了宜宾加快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新目标。同时,还明确坚持内强底蕴,以景城相融为导向构建国际旅游城市工作格局,打造“三地三中心”,深入挖掘宜宾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全面增强国际旅游城市的内涵和底蕴,进一步鲜明宜宾文旅标识,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加速与世界接轨。
宜宾蜀南竹海景区绿意盎然。(宜宾市文化旅游会展集团供图)
“三地三中心”具体是什么?记者梳理发现,即打造人文景观盛地、打造生态度假胜地、打造美酒文化圣地、打造活力赛事中心、打造时尚演艺中心、打造品质消费中心。
其中,在打造人文景观盛地方面,厚植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底蕴,塑造历史人文与现代美学交融共生的典范城市。打响“万里长江第一城”名片。建好三江口、长江之珠、江之头公园等长江视觉符号,保护开发冠英古街等历史文化街区,开通水上观光航线,传递三江六岸城市慢生活、市井烟火气;赓续红色文化和抗战文化。提升朱德旧居、赵一曼纪念馆、李硕勋烈士纪念馆等阵地红色基因传承功能,打造西南红色研学高地。推动李庄古镇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繁荣发展地域文化。全方位推动宜宾独特风土人情转化为文旅体验,活化龙华古镇、横江古镇、马湖府古城等古镇古城历史文脉。推动苗族蜡染、江安竹簧、川红工夫等非遗工坊提质升级、培育“宜宾手作”非遗公共品牌。支持兴文县、珙县、屏山县开发僰文化和苗、彝民族文化资源,推出户外探险、民俗展演等新业态。
位于宜宾市叙州区的东楼夜景。(伍雪梅 摄)
在打造生态度假胜地方面,以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为使命,通过提升生态资源核心品牌能级、构建生态度假产品矩阵、优化微度假产品供给的举措,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度假标杆。主要包括支持蜀南竹海争创世界级旅游度假区,增添亲子户外、夜景夜游等沉浸式体验,打造国际休闲康养目的地。支持兴文石海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培育演艺、音乐、露营等新消费业态,打造“国际喀斯特自然学校”;丰富南溪长江第一湾滨水休闲新业态,推动向家坝高峡平湖打造世界工程旅游景观带;推进翠屏山、白塔山等城市森林保护和开发,植入健身徒步、绿道骑行等休憩休闲元素;沿长江、岷江、金沙江打造100公里绿道慢行系统·持续推进“两岸青山·千里秀林”建设,建成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廊道。
游客在宜宾市兴文县的兴文石海景区体验苗族风情。(伍雪梅 摄)
在打造美酒文化圣地方面,以“中国五粮浓香白酒核心区”“世界十大烈酒产区”为根基,擦亮“中国酒都”文化名片,把宜宾建设成为世界感知中国白酒文化的核心窗口。主要从建设美酒文化叙事主阵地、创新酒文旅融合消费业态、提高宜宾美酒全球影响力三方面着力。包括建好东鑫和酿酒遗址博物馆,持续丰富“中国酒肆”文化、展销、消费功能,高水平建设东方酒谷;策划年度、季度、节令性主题特色文化活动,推出系列主题线路:升级五粮液厂区游览模式,开发品酒、酿酒、定制酒等业态,打造“参观—体验—消费”一体化场景;持续办好中国国际名酒博览会,支持宜宾酒企扎根海外市场积极布局,传递“中国名酒·世界共享”价值理念,提升宜宾酒的国际关注度、认可度、美誉度。
宜宾特色美食双河凉糕。(资料图)
基于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能级,宜宾作为辐射周边相邻“三省六市”的区域中心,打造活力赛事中心、时尚演艺中心、品质消费中心“三中心”就成为了宜宾吸引旅客、提升品质的关键。
金沙江宜宾段的沿江绿道。(伍雪梅 摄)
2023—2024中国排球超级联赛在宜宾高县举行。(高县融媒供图)
在打造活力赛事中心上,通过升级场馆基础设施、大力发展群众运动、培育本土竞技体育、引入高水平体育赛事等举措,坚持以赛会友、以体为媒,加快建设赛事集聚、全民参与、活力迸发的区域赛事中心。具体包括高水平建成投用宜宾赛事中心,适时启动体育公园、体育场建设,支持举办“村超”村BA”等群众赛事,成届制举办长江首城青少年“三大球”体育超级联赛,持续办好长江马拉松、万里长江第一渡等品牌赛事,大力引进CBA、省运会、“川超”等专业性赛事,争取国家级体育赛事在宜举办等。
今年7月11日,四川省第三届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 BA)总决赛将在宜宾市珙县巡场镇三合村开幕。(伍雪梅 摄)
在打造时尚演艺中心上,通过积极举办群众性文艺活动、支持举办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有序发展影视产业、推动演艺新空间融合发展等举措,构建现代时尚元素与本土特色文化深度融合的演艺产业体系,建设成渝地区知名的时尚演艺中心。具体包括推出一批音乐剧、歌舞剧等本土文艺精品,支持大型演唱会、知名音乐节等在宜举办,引进话剧、脱口秀等精品剧目,让“为一场演出,奔赴一座城”成为宜宾新风尚。实施“跟着微短剧去旅行”计划,鼓励影视公司在宜拍摄、留景,支持打造特色影视拍摄基地等。
今年6月,宜宾首个相声专场演出《川渝喜剧大会——南腔北调相声专场》在宜宾酒都剧场精彩上演。(伍雪梅 摄)
在打造品质消费中心上,通过实施商圈焕新、培育消费品牌、发展首发经济、提升展会品质等举措,致力打造特色鲜明、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城市商圈和消费场景,加快建设川渝滇黔区域消费中心。具体包括加快万象宜宾天地、宜宾中心、王府井等重点商业项目建设,引入城市奥莱、汽车后市场等新业态;发布宜宾酒、宜宾茶、宜宾竹品、宜宾水产等一批名优特产、城市好礼;做优“长江首城大河帮”美食品牌,扩大宜宾燃面、李庄白肉、双河凉糕、全竹宴等地方美食影响力;高水平办好世界动力电池大会、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展等品牌展会等。
上一篇:四川巴中:山水与人文共绘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