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至15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肇韵清江"实践支队的9名学子走进肇庆,开展为期5天的乡村振兴主题调研。作为广东文旅"英才汇南粤 美丽乡村行"活动的重要组成,这支跨专业团队深入探访肇庆特色村落,为“百千万工程”美丽乡村建设贡献艺术智慧。
市文广旅体局组织交流座谈会
据悉,调研团队由艺术史论、产品设计、环境艺术、染织等多个专业学生组成,在市文广旅体局的精心安排下,先后走访了高要江口渔村、回龙镇黎槎村、德庆金林水乡等特色村落,并考察了星湖旅游景区、悦城龙母庙、端砚博物馆等文化地标。通过与当地工作人员的深入交流,团队详细了解了肇庆"百千万工程"的实施成效和肇庆文旅资源等。
清华美院学子体验端砚雕刻。 通讯员 梁学俭 摄
“村民要把自家鸭子送给我们时,
真切感受到了肇庆人的淳朴热情。”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大三学生王孜璐盛赞肇庆,
认为肇庆不仅人杰地灵,
更拥有着独特的山水生态资源。
更令她印象深刻的是,在“百千万工程”的推动下,肇庆乡村规划具有鲜明特色。“江口渔村充分挖掘疍家文化,黎槎村完整保存独特的八卦形古村落格局,金林水乡则保持着典型的水乡风貌。这些村落各具特色,生动展现了肇庆独特的乡村文化魅力。”
调研团队发现,
肇庆部分乡村已尝试
将艺术设计作为发展引擎。
例如铁岗社区通过招商引资引入专业团队,
以景观设计打造“乡村美学”吸引游客。
“艺术乡建不仅是美化环境,更要解决‘千村一面’的问题。我们正探讨如何通过设计凸显每个村的独特性。”王孜璐表示,团队调研组将从以“艺术乡建”为切口撰写调研报告,作为成果输出。
同时,
设计组计划为肇庆农特产品设计IP形象,
宣传组将以短视频制作记录实践故事。
这些成果未来有望在肇庆乡村建设中落地应用,
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艺术活力。
“肇庆深厚的文化底蕴令人惊叹,每个村庄都蕴藏着独特的文化宝藏。”在这次实践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大三学生吴静然对肇庆的民俗文化、非遗传承和乡村生活都产生了浓厚兴趣。
清华美院学子在高要区调研。通讯员 邓婉花 摄
作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她介绍了团队的设计计划:“我们准备根据各村实际需求,打造特色景观装置作为打卡点,同时为罗氏沼虾、龙母祖庙等当地特色设计专属IP形象。希望通过专业所学,为这些乡村带来一些积极的改变。”
她表示,
这既是一次提升专业能力的实践机会,
更是学以致用、服务乡村的宝贵经历,
让艺术设计真正助力乡村振兴,
实现校地双赢。
据悉,
广东文旅“英才汇南粤 美丽乡村行”
调研采风活动邀请清华青年学子深入基层,
旨在瞄准“百千万工程”的关键着力点,
希望能为“百千万工程”强调的培育“
土特产”产业链、
发展现代农业与文旅融合产业
提供青年智慧方案。
◆ 资料来源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明红)
◆ 编辑 黄舒婷
◆ 二审 郑铭鸿 李纯
◆ 终审 曾善杰
下一篇:巴国婚事考察铁山坪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