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记者 罗仕
经过网络投票和专家调研评审,2025年“羊城八景”评选活动前16景正式出炉。从7月16日9时起,活动组委会举行为期三天的“羊城八景”名称网络投票活动,邀请广大市民为自己心水的景点(区)名称投票“打Call”。
“羊城八景”将从前16景中产生
今年4月11日,在广州市政府牵头推进下,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执委会新闻广电宣传部共同指导,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和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主办的2025年“羊城八景”评选活动正式启动,集媒体之力、发文化之声、聚市民之意,评选新时代新广州的“羊城八景”。
此次活动全市共有70多个景点(区)参评,通过“线上投票+市民参与+专家评审”的方式进行评选。历经景点(区)申报、网络投票、专家调研评审等环节后,“羊城八景”评选活动前16景出炉。
在前16景中,既有广州塔、白云山、陈家祠等曾入选“羊城八景”的景点(区),也有西关永庆坊、广州长隆旅游度假区、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等“后起之秀”。记者从活动组委会获悉,最终的“羊城八景”将从前16景名单中产生。
市民可为心仪景点名称投票
作为广州的千年IP,“羊城八景”以山水为骨、人文为魂,自宋元流转,明清承续,绵延至今。在文人墨客的笔下,一个个优美精准、意味深长的景点名称,成为羊城靓丽名片。
江塔映城、云山珠水、古越秀色……根据各景点(区)申报时的命名,结合顾问组、评审组专家的意见建议,活动组委会对外公布了前16景的候选名称,并开启为期三天的名称网络投票活动。每位用户每日最多可投八票,每个景点限投一票。
7月16日9时至7月19日9时,市民可通过广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官方网站,羊城晚报羊城派客户端、广州日报新花城客户端,以及“广州政府网”“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羊城晚报”“广州日报”“爱游广州”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渠道,为心仪的景点(区)名称投上关键的一票。
活动组委会将根据市民网络投票的结果,以及顾问组、评审组专家的意见确定景点(区)命名。8月3日,广州将举办2025年“羊城八景”发布仪式,公布新“羊城八景”名单及命名。
[专家观点]
2025年“羊城八景”评选活动评审组组长、中国晚报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文化学会会长、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周建平博士:
评选既考虑城市记忆又体现时代活力
周建平表示,“羊城八景”评选活动作为广州城市形象的重要文化品牌,既要传承历史文脉,又要适应现代发展需求。在评选过程中,需平衡传统与现代、保护与发展、商业与文化、专家与公众等多维度因素。
“谁不说俺家乡好。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评判标准不一,心目中的‘羊城八景’也自有不同。”周建平表示,比如“传统派”更看重自然人文历史价值,“创新派”更多考虑现代创新的因素,“如何既保留城市的记忆,又体现时代的活力,这是我们要综合考虑的”。
周建平说:“此次评选活动综合市民网络投票情况,经过评审组专家投票决出前16景,结果大多众望所归。”
广东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一级作家梁凤莲:
申报景点可以“打包”参评
“‘羊城八景’的申报,以各区为主体来进行,或由各景点自荐,暂时缺乏一个大广州的全局视野。”在梁凤莲看来,在“羊城八景”评选活动中,整合景点(区)打造文商旅城市新名片是适应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申报的景点可以‘打包’合并来进行评选。”梁凤莲举例说,北京路、越秀公园位于广州城市传统中轴线上,千年古道遗址、镇海楼、五羊石像、中山纪念堂等尽显历史人文之美,同时林木葱郁、湖光潋滟,彰显生态自然之美,可以“打包”为千年古道文化中轴线进行评选;广州塔、花城广场等则可“打包”为新中轴线来参评。
梁凤莲的观点得到了多数评审专家的认可。北京路和越秀公园等景点“打包”成千年古道文化中轴线,广州塔、花城广场等“打包”为广州新中轴线。
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广州市社科院研究员彭澎:
可考虑分人文、科技序列来评选
“近年来,广州城市规模扩大,建设日新月异,‘羊城八景’备选项目增多,评选‘八景’难度显然增加。”彭澎谈道。
彭澎表示,历届“羊城八景”与文人墨客的审美有关,评选标准从最初的以山水景点为主,转为现在综合考虑自然与人文景观的结合,“不同的价值观会选出完全不同的‘羊城八景’,有的人评判是以人文底蕴为主,有的人评判是看老百姓的喜爱程度,还有人认为‘八景’应该有现代、科技气息,甚至要考虑带动产业的因素”。
他建议,在2025年“羊城八景”评选活动中,广州的现代形象、科技形象应该有所体现,可以尝试分人文“八景”和科技“八景”两个序列来进行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