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如何飞天?闵行这家老字号破圈有道丨闵行情
创始人
2025-06-04 04:56:55
0

在我们身边,

有那么一些人,

把原本平凡的工作做到令人望尘莫及、

叹为观止。

“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的第二十六季,我们邀请了上海市闵行区平南小学的少年来诵读《三千世界在指尖》。今天,你将听到的是《“敦煌”飞天,中国声音传遍世界》。

敦煌乐器,上海民族乐器一厂一个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品牌,是毫无争议的中国第一,圈内人都知道,中国中央民族乐团就认“敦煌”。

“国家队”认可,消费者也买账,每天敦煌牌的古筝琵琶二胡都被送往全国各地,老字号“触网”活力焕发。

高4米、宽1.24米的巨型马头琴,由上海民乐一厂的两位师傅耗时半年完成

“最困难的时候,我们是靠做画框和玩具才活了下来”,王国振是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厂长,1998年他初来乍到时,厂里利润总额只有9万元,经过18年,2016年的销售额2.7亿、净利润超过4千万。

“敦煌”如何飞天?

“最核心是,我们抓住了文化。”王国振说。

摸爬滚打 民族乐器争一枝独秀

张建平是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的二胡制作大师,多位著名演奏家都用过他做的琴,“闵惠芬晚年的时候因为力量小了,所以给她做琴要‘松’一点,但声音不能散;而给马晓晖的琴,要给她一点张力。”

上海民族乐器一厂二胡制作大师张建平

在张建平看来,顶级民族乐器的手工制作,是永远不会被机器取代的。20世纪80年代,厂里曾邀请闵惠芬、吴之珉、唐春贵等当时的名家盲评二胡,“6把二胡放在一起,让他们轮流拉琴”,结果,每把琴的制作者都被猜对了,“琴就像人一样,不同的人,不同的性格。”张建平制作的二胡音色甜美,上下把位通透,尤其受欢迎。

值得一提的是,张建平的家族史,可以说就是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和敦煌牌的历史。

解放前,张建平的大伯张文龙在上海开了一个作坊制作民族乐器,后来,张建平的父亲张龙祥来到上海投奔哥哥,两人此后又各立门户制作京胡和二胡。1956年公私合营,在豫园,上海的86家民族乐器制作坊合并而成上海民族乐器合作社,其中就有张家的两个乐器作坊,这正是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的前身,敦煌品牌也随之问世。1962年9月,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成功注册“敦煌牌”商标。1963年,该商标正式启用,沿用至今。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乐器厂众多,然而现在这些老厂大多不复存在。

为了生存,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在改革开放初期竟然一度以做家具和玩具为主业,“当时国门刚打开,西洋乐器像潮水一般涌进来,是民族乐器最艰难的时期,一批大师不做琴做起了相框。”上海民族乐器的“独苗”,就这样“保”了下来。1998年王国振成为厂长,一查账本“吓了一跳”,利润总额只有9万元,仅靠收房租勉力维持,南京路上的店面出租、莘松路沿街的厂房出租,一年的租金倒有200万元。

破釜沉舟 文化营销促逆境腾飞

掌舵“敦煌”品牌18个年头,回首往事,王国振依然感慨不已,“当时真是生死存亡,有人提出要降价,和上海周边的家庭作坊企业争夺市场,我说‘敦煌’不仅不能降价,还要适当涨价。”

为什么有底气说这样的话?王国振说,“敦煌品牌的核心是文化,这是一只金饭碗,我们却拿着金饭碗在讨饭吃。”王国振认定“敦煌飞天”要重新打文化牌,这个从钢琴厂“空降”来的王厂长,提出要把敦煌牌古筝打造成中国的“斯坦威”。

当时民族乐器市场鱼龙混杂,以家庭作坊式的小企业为主,扬州地区有上百家小企业生产古筝,扬琴生产集中在北京、河北等地,还有苏州的二胡、杭州的笛子。低价竞争的结果,是粗制滥造现象严重。

工作人员正在制作二胡琴弦

“敦煌”高起点再出发,“首先,我们定位很明确,敦煌乐器不是一般的消费品,而是文化产品。”

从产品营销到文化营销,方向对了,“敦煌”的飞天路起步就很顺,“1998年至今18年,我们的销售额每年都保持两位数增长。”

2001年9月29日,上海民族乐器一厂与东方广播电台在上海鲁迅公园联合举办“千筝和鸣——花好月圆”中秋文艺晚会。身着印有“敦煌乐器”上衣的千人古筝乐队共同演奏,创下世界吉尼斯纪录;

2005年1月,与东方电视台合作,在东方电视台音乐频道开设“敦煌国风”栏目;

2005年9月,组建“敦煌新语”乐队,乐队成员全部是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的优秀生,近年来,在国内外音乐厅、剧院、学校等场所进行民乐表演近400场;

2009年6月,企业民族乐器制作技艺被列入上海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11年5月,上海民族乐器一厂乐器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13年8月,由王潮歌导演的中央民族乐团大型民族乐剧《印象国乐》在国家大剧院上演,“敦煌”为其量身仿制了60多个品种、80多件敦煌壁画乐器。

《印象国乐》剧照其一

《印象国乐》剧照其二

有中国民乐展示的地方,就能看到“敦煌”,文化营销和乐器销售很快就良性循环,2004年,上海民族乐器一厂主打产品之一——“敦煌牌”古筝产量首次突破3万台,销售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

工作人员正在检验琴弦的粗细是否均匀

(本文首发于2017年5月22日《新民晚报》)

2023年5月起,区政协办公室、区教育局、团区委和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了“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陆续邀请闵行区多所学校的青少年一起来读好书、善读书、懂历史、爱家乡,合力推动“闵行情”读书活动落到实处。

第二十六季,我们邀请了上海市闵行区平南小学的少年来诵读《三千世界在指尖》。作为“发现闵行之美”文史丛书“民艺乡俗”辑的组成部分,《三千世界在指尖》在讲述我们引以为傲的本土技艺的同时,更关注的是制作者在传承和创新技艺时的故事,叙述他们的匠心,展示他们的形象。所涉及的这些技艺,大多已被列为市、区级乃至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杰地灵的闵行,千百年来,我们的祖辈在这里生存、繁衍,逐渐形成了众多习俗风尚和技艺,世代相传,不断流变,并渗透到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之中,镌刻在人文历史的每个阶段。这些民俗文化和技艺,凝聚着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展现着独具特征的风土人情,积淀成文明教化的原状态,从而将生活内容和社会环境装点得多姿多彩。我们希望这样的技艺、这样的精神能够得以延续,并生生不息。

2025年6月起,第二十六季正式开启,每个工作日的21:30,我们不听不睡!

一起聆听闵行声音,发现闵行之美……

作者:程绩

朗读:上海市闵行区平南小学 何杜若

编辑:汤婧娴

初审:陈依婷

复审:何婷婷

终审:刘垦博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

相关内容

第十五届安徽国际文化旅游节...
皖美如画,屏聚精彩!第十五届安徽国际文化旅游节将于11月15日在黄...
2025-11-13 09:02:06
城阳巴士打造918路“太和...
大众网记者 刘宇昕 青岛报道 秋风悠悠地拂过,轻轻撩拨着枫叶的枝桠...
2025-11-13 09:01:51
乘着专列去赏菊 “汴”地黄...
赏菊新线为旅客出行带来新体验 ...
2025-11-13 09:01:36
原创 ...
标题:如何用最短时间逛遍吃遍这间美食市集,我已做好攻略准备就绪! ...
2025-11-13 09:01:00
“热动能”聚合“强引擎”
奇村镇持续擦亮温泉康养“金字招牌”。赵曼君摄 白云之下民宿庭院景观...
2025-11-13 07:45:24
广州文搏科普小镇一天能玩透...
探秘文搏科普小镇:一天玩透的科技盛宴,学生团队游的绝佳之选 在科技...
2025-11-13 06:05:35
探索美食真谛:它是文化情感...
一道美食不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文化的载体和情感的纽带。从街头小吃到...
2025-11-13 06:05:17
跟着徐霞客游哀牢胜景
坐落在保山坝正东方的哀牢山被认为是哀牢国的神山圣岭,每天清晨,太阳...
2025-11-13 06:05:07

热门资讯

第十五届安徽国际文化旅游节 |... 皖美如画,屏聚精彩!第十五届安徽国际文化旅游节将于11月15日在黄山盛大启幕。 本届国际文化旅游节活...
城阳巴士打造918路“太和山赏... 大众网记者 刘宇昕 青岛报道 秋风悠悠地拂过,轻轻撩拨着枫叶的枝桠。那枫叶在秋风中肆意地舒展着曼妙身...
乘着专列去赏菊 “汴”地黄花分... 赏菊新线为旅客出行带来新体验 本报讯(记者 张倩 文...
原创 如... 标题:如何用最短时间逛遍吃遍这间美食市集,我已做好攻略准备就绪!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总是渴望...
“热动能”聚合“强引擎” 奇村镇持续擦亮温泉康养“金字招牌”。赵曼君摄 白云之下民宿庭院景观。杨帆摄 伴山窑民宿外景。刘泓利摄...
广州文搏科普小镇一天能玩透吗,... 探秘文搏科普小镇:一天玩透的科技盛宴,学生团队游的绝佳之选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科普教育逐渐成为人...
探索美食真谛:它是文化情感纽带... 一道美食不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文化的载体和情感的纽带。从街头小吃到精致宴席,美食以其独特的方式讲述着...
跟着徐霞客游哀牢胜景 坐落在保山坝正东方的哀牢山被认为是哀牢国的神山圣岭,每天清晨,太阳从比哀牢山更远的东方升起,灿烂的阳...
【打卡】确山:北泉古寺披金甲 初冬时节,确山县北泉寺内,千年银杏树迎来最佳观赏期,满树金黄与古刹红墙黛瓦相映成趣,吸引大批游客慕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