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精美的石刻会说话
创始人
2025-06-03 21:00:41
0

大足区宝顶山石刻景区,游客在游览参观。(资料图片)记者 罗伟 摄/视觉重庆

5月1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龙门石窟考察,强调“要把这些中华文化瑰宝保护好、传承好、传播好”,这让大足石刻研究院院长蒋思维感受到莫大的鼓舞。

“我第一时间与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大足区文旅发展总顾问单霁翔老师取得联系,向他请教如何理解和践行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单老师说,历史文化是有温度的,我们要不断转译石刻‘语言’,用心讲好大足石刻的文化故事。”

大足石刻是世界八大石窟艺术之一、重庆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近年来,大足一直致力于“让精美的石刻会说话”,新建游览中心提升服务能级,引入数字技术赋能文化展示,打造文创园区推动产业融合,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让游客沉浸式感受沉淀千年的文化之美,全力打造国际文旅名城。

破壁而出

从壁上瑰宝到深度游览

中国5986处石窟造像中,川渝两地以2850处占据“半壁江山”,而大足石刻的“五山”(宝顶山、北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堪称其中的明珠。

“大足石刻与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同为世界文化遗产,但在知名度和游客数量上还存在差距。”大足区文旅委主任陈奇林表示,长期以来,大足石刻仅有宝顶山、北山核心景区常年开放,南山的道教神系、石门山的释道合一、石篆山的三教同龛等瑰宝,虽雕刻精美、内涵丰富却鲜为人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足石刻的“出圈”。

2024年7月,大足决定新开放“三山”石刻,与已开放的宝顶山和北山石刻形成“五山联动”,让游客充分领略大足石刻的独特魅力。

2024年7月20日清晨,当南山石刻的木门被缓缓推开,第一缕阳光掠过南宋道教造像的眉梢时,等待已久的游客发出阵阵惊叹,“终于能看到完整的大足石刻了!”

“五山”同开引来了大量游客。去年国庆期间,大足石刻景区接待游客数量首次突破1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许多游客特意带着孩子,只为让他们亲眼看看课本中的‘东方艺术明珠’。”

数字时代,大足石刻要走向世界,数字技术赋能是关键。

近年来,大足采取无缝融合拼接及反变形技术,对佛像表面残缺部分进行艺术光学修复,在保留历史痕迹的同时,让菩萨的衣袂质感、力士的肌肉线条在光影中清晰可辨。游客既能现场聆听千年开凿的故事,又能通过AR特效看到造像原貌,这种“古今重叠”的体验,让大足石刻成为流动的艺术长廊。

“我们还打破空间限制,把崖壁上的宝贝‘转译’下来,延伸打造高品质文旅产品。”蒋思维说,去年5月,“云游·大足石刻”线上沉浸式游览数字化文旅产品上线,对大足石刻景区场景进行了数字采集与实景建模,1∶1复刻至数字云端。

于是,游客除了在线下游览外,还可以在线上沉浸式游览“云端景区”。在实时天气系统的加持下,数字空间与现实世界无缝衔接映射,游客在四季流转中,触摸石刻的呼吸与温度。

跨界讲述

从传统叙事到现代表达

地方文旅要想“破圈”,关键是要找到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方式。

2024年12月21日,北京保利剧院舞剧《天下大足》首演现场座无虚席。当舞台灯光亮起,一群石刻工匠挥动铁锤,在岩壁上凿出火星四溅,台下立刻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我从来不知道,石刻背后有这么动人的故事。”看完演出的北京观众刘女士说,“那些工匠不是历史书上的符号,他们是有血有肉的人,是用双手创造美好的平凡英雄。”

这部舞剧由重庆市委宣传部指导,大足区委、区政府与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历时两年共同创作,演员们用身与心的艺术表达,为大足石刻注入了情感和思想。

《天下大足》总制作人哈日巴拉认为,大足石刻既有儒释道三教造像,也有市井百态的生活场景。这些石刻承载了古往今来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愿以及对“天下大足”社会的渴望。《天下大足》以此入手,讲述了南宋时期少年小福因躲避战乱逃至大足境内,被工匠们救下并见证了修建摩崖造像的全过程,展现了大足人民对理想世界的浪漫化表达。

这部舞剧创下多项纪录:北京首演开票5分钟售罄,全国巡演30多场,成为又一现象级文化IP。

《天下大足》成为现象级的文艺作品,也归功于大足对石刻艺术持续不断地研究和推广。

大足石刻不仅“走”上了舞台,也走上了“讲台”,走进了虚拟世界。

2023年8月,大足成功举办了首届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来自中国、英国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国家共计165名嘉宾、代表出席,发布了《气候变化背景下石窟寺保护大足宣言》,体现了这座石刻之城对世界石刻文化的研究、贡献与担当。

2024年8月,万众期待的国产首款大型3A游戏《黑神话:悟空》全球发售,大足石刻被1∶1还原到游戏世界里,向全球游戏玩家展现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独有魅力。

“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的年轻人熟知了解大足石刻,为保护宣传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蒋思维说。

和谐重奏

从政府“独唱”到全民“和声”

文化传承的最高境界,是让遗产成为可参与的生活方式。

去年大足发出“大足石刻守护人、美丽家乡代言人”倡议,向全球招募1007名“大足石刻守护人”,吸引了单霁翔、吴必虎张国立等文化名人加盟,更让234位来自全球的守护者成为文化传播的火种。

单霁翔表示,文化遗产保护不是政府的专利,也不是文物行政部门的专利,每一个人都有保护、监督和利用文化遗产的权利。这样的论断,在大足得到生动诠释。

今年“五一”假期,大足创新推出“宝顶华服、昌州夜宴、西湖时光”三大文旅品牌活动,迎客超154万人次。

其中,在宝顶山石刻景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第五届大足石刻华服周活动上,华服爱好者广袖襦裙漫步千年佛廊,鎏金溢彩的华服与庄严慈悲的造像相映成趣,构建出穿越古今的文化磁场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大足剪纸区级代表性传承人粟未希的工作室内,有一组以大足石刻观音造像为原型的极简风格剪纸作品:简洁的线条勾勒出观音的轮廓,半睁的双目仿佛蕴含万千慈悲,背后的圆形光晕采用镂空技法,阳光透过时在地面投下梦幻光影。

“2019年,我在北山石刻看到一缕阳光打在观音像身上,那个瞬间美到让我窒息。”粟未希说,传统剪纸难以表现石刻的立体感,于是他开始大量搜集现代剪纸作品和黑白摄影作品,学习创作思路与手法、线条与光影的运用等,最终找到“极简主义+光影美学”的突破口。

“现在很多年轻人说看不懂传统艺术,其实是缺少合适的打开方式。”他一边展示衍生品——钥匙扣、书签、手机壳上的极简观音图案,一边介绍说:“我用这些图案设计T恤、书签,反而让更多人开始关注石刻原作。这种‘传统基因+现代表达’的创新,让大足石刻在Z世代中悄然流行。”

“用数字技术让石刻‘会说话’,用场景创新让游客‘想停留’,用全民叙事让文化‘能共鸣’。”陈奇林表示,在建设国际文旅名城的过程中,大足正让石刻从崖壁走进生活,让文明从遗产变为日常。“当石刻不再是凝固的标本,而是流动的生活,千年文明便完成了最动人的当代转译。”(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颜安 周传勇)

相关内容

“热动能”聚合“强引擎”
奇村镇持续擦亮温泉康养“金字招牌”。赵曼君摄 白云之下民宿庭院景观...
2025-11-13 07:45:24
广州文搏科普小镇一天能玩透...
探秘文搏科普小镇:一天玩透的科技盛宴,学生团队游的绝佳之选 在科技...
2025-11-13 06:05:35
探索美食真谛:它是文化情感...
一道美食不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文化的载体和情感的纽带。从街头小吃到...
2025-11-13 06:05:17
跟着徐霞客游哀牢胜景
坐落在保山坝正东方的哀牢山被认为是哀牢国的神山圣岭,每天清晨,太阳...
2025-11-13 06:05:07
【打卡】确山:北泉古寺披金...
初冬时节,确山县北泉寺内,千年银杏树迎来最佳观赏期,满树金黄与古刹...
2025-11-13 06:04:53
蓝田白鹿原秋韵氤氲 彩林碧...
蓝田白鹿原近日进入最佳观赏期,这片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土地被秋意层层晕...
2025-11-13 06:04:42
Airbnb与Instac...
在全球旅游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Airbnb最近宣布与Instaca...
2025-11-13 06:04:26
原创 ...
河南洛阳鸡冠洞景区最近靠一位七旬老人的口误视频意外收获了流量。11...
2025-11-13 06:04:13

热门资讯

“热动能”聚合“强引擎” 奇村镇持续擦亮温泉康养“金字招牌”。赵曼君摄 白云之下民宿庭院景观。杨帆摄 伴山窑民宿外景。刘泓利摄...
广州文搏科普小镇一天能玩透吗,... 探秘文搏科普小镇:一天玩透的科技盛宴,学生团队游的绝佳之选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科普教育逐渐成为人...
探索美食真谛:它是文化情感纽带... 一道美食不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文化的载体和情感的纽带。从街头小吃到精致宴席,美食以其独特的方式讲述着...
跟着徐霞客游哀牢胜景 坐落在保山坝正东方的哀牢山被认为是哀牢国的神山圣岭,每天清晨,太阳从比哀牢山更远的东方升起,灿烂的阳...
【打卡】确山:北泉古寺披金甲 初冬时节,确山县北泉寺内,千年银杏树迎来最佳观赏期,满树金黄与古刹红墙黛瓦相映成趣,吸引大批游客慕名...
蓝田白鹿原秋韵氤氲 彩林碧水绘... 蓝田白鹿原近日进入最佳观赏期,这片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土地被秋意层层晕染,灞河沿岸、原坡彩林与鹿塬水库相...
Airbnb与Instacar... 在全球旅游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Airbnb最近宣布与Instacart达成合作,推出一项全新的厨房备...
原创 洛... 河南洛阳鸡冠洞景区最近靠一位七旬老人的口误视频意外收获了流量。11月9日到10日,这位白发白眉的赵大...
感恩节旅行不再手忙脚乱:揭秘谷... 随着感恩节临近,许多家庭开始筹备一年一度的旅行计划。然而,今年的感恩节似乎注定要成为一个考验耐心的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