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冬日的暖阳照射在彬州市北部塬区的沟沟梁梁上,约莫十时左右,义门镇罗店村的柿子林就涌来了不少穿红着绿的游客,林里一下子有了欢声笑语,变得热闹起来。
面对着挂满枝头火红的柿子和成片成片的老柿树,游客一边赞叹着这自然美景,一边举起手机不忘将一处处美景摄进自己的相册里。那蓝天白云下满树枝的红灯笼、那一张张倩影与老树虬枝背景的融合、那黄土沟坡的苍劲与红柿子的灵动、那穿着汉服行走在柿林间的飘逸……一幅幅精美的照片,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定格在了渭北高原冬日的柿林里。
彬州柿子栽培历史悠久,早在《直隶彬州志》中就有“始云有柿”的记载,明代嘉靖年间即有成片种植,现存百年以上的柿子树有数万株。义门镇罗店村地处山坡台地,是柿树适生区,栽植面积890亩,一些树龄达400余年。
随着罗店村柿林在网络上的持续火爆,截至22日,已有来自全国各地20万左右的游客,亲赴罗店村体验沟塬柿林的自然美景。为了让慕名前来的游客打卡体验更顺畅,彬州市委、市政府迅速行动,坚持每日复盘调度,改进措施优化服务,不断提升游客满意度。
第一时间在网络平台发布详细旅游攻略、行车路线和坐车指南,涵盖“交通出行、景点打卡、美食探店、住宿推荐”等全套服务,清晰标注多种出行方案,晒出彬州旅游景点和美食小吃,让游客轻松规划行程、畅玩彬州。
创新推出“高铁+接驳车+乡村游”服务模式,开通免费赏景接驳专线,推出免费旅游专线大巴,免费发放大佛寺石窟、侍郎湖景区门票,以交通为纽带,串联高铁站、开元广场、大佛寺、罗店柿子园等核心点位,让游客下高铁即可开启“一站式”赏景访古豳之旅。在沿路主干道和岔路口增设多处清晰路标,让游客跟着标识就能直达柿林最佳打卡地。
在景区路口及沿线拥堵点布设力量,开展分段巡逻与定点疏导,有效避免长时间、大面积交通拥堵。紧急平整并划定3处临时生态停车场,新增车位300余个,安排专人引导,并在主要路口设置指引牌,不管是自驾游客还是组团而来的车队,都能安心停靠,彻底告别“停车难、找路烦”的困扰。
临时增设移动厕所、大型垃圾箱,设置卡通指示牌、安全警示牌和温馨提示牌,让便民设施遍布柿林步道,在贴心保障游客出行便利的同时,提醒大家爱护生态、文明赏柿。
在罗店村头搭建起热闹的供销集市大棚,以四个特色摊位和10个镇(街道)搭建的展示台为主,集中推介彬州梨、苹果、核桃、红枣、冰柿、花椒、杂粮等优质农特产品,让网红流量成功转化为助农实效。
连夜奋战开通2个4G基站、1个5G基站,同步开通镇政府现场工作服务点宽带网络,让游客身处柿林深处也能畅享高速网络,实时分享红柿缀枝的美景、不卡顿线上查询游玩攻略,在朋友圈秒发打卡视频。
坚持“警力跟着游客走”的动态调度机制,在游客密集区域和重点时段,采取“定点执勤+流动巡逻”勤务模式,保证重点区域和高峰时段“见警察、见警车、见警灯”,维持游览秩序,预防各类安全事故。闪烁的警灯与红火的柿林相映成辉,民警穿梭在游客间,成为柿子林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下一步,彬州市将陆续推出“柿柿如意、诗画彬州”散文及摄影、短视频大赛等系列活动,以百年柿林为媒,以文旅盛会为桥,书写干部下沉服务的实干身影,记录村民淳朴热情的待客瞬间,展现“赏红柿、访古迹、品美食”的农旅融合画卷,让游客在参与赛事、定格美景的同时,深度感受彬州的自然之美、人文之韵与发展活力。(陕西农村报 记者 孙金龙 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