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一天蒸发12万订单!日本“第二大出口”现原形:全靠中国游客“续命”!
创始人
2025-11-23 15:01:53
0

这是2025年的深秋,枫叶红得正艳,按理说这时候的日本街头该是被游客塞满的季节。可你要是这会儿站在东京银座的街头,或者是大阪那条往日喧闹的心斋桥,可能会觉得甚至有点“违和感”。

往日那些手里大包小包、在免税店门口排起长龙等着结账的队伍,怎么就凭空消失了?

别说排队了,有些店铺导购脸上的笑容都有点僵,眼神里透着股焦急。这景象,确实挺讽刺的。

一直以来,旅游业都被日本视作汽车之外的“第二大出口”产业,寄予了无限厚望。谁能想到,这根承载着全日本期望的“顶梁柱”,如今却脆弱得像张纸,只要中国游客这边稍微有点风吹草动,那边立马就乱了阵脚。

一句话、一个提醒,甚至都不需要强制禁令,就能让日本商圈经历一场从头凉到脚的“速冻”。这哪是什么对等的商业互动,分明就是全靠中国游客在“输血”续命。

“输血”管子一拔,这冷颤打得有点狠

咱得先聊聊这“血库”到底有多大,你才能明白为什么现在日本商圈慌成这样。

别看平时有些声音挺刺耳,但数据最诚实,甚至诚实得让人有点尴尬。2025年前三个季度,光是来自中国大陆的游客就有749万人。

这是什么概念?也就是说,在日本街头每看到四个外国游客,哪怕里头夹杂着金发碧眼的欧美人,也至少有一个是中国人。这占据了将近四分之一的庞大比例,就是绝对的“压舱石”。

人多其实还不算最要命的,最要命的是“能花”。

咱们同胞出门旅游,那是真舍得掏钱。有数据摆着呢,前三季度中国游客在日本砸下了6.9156万亿日元。

再摊到每个人头上算算,人均消费能干到27.7万日元,比那些欧美或者其他亚洲国家的游客平均水平,高出了整整5万多日元。

你就去东京银座那个高大上的三越伊势丹百货看看,他们的财务报表要是敢脱水,那是没法看的。

内部其实都门清,接近四成的销售额,那是靠中国游客一张卡一张卡刷出来的。这要是没了中国游客,那一层的奢侈品柜台,恐怕得多一半得去拍苍蝇。

这这种依赖,早就不是什么简单的“买卖关系”了,而是渗进了日本社会的毛细血管里,特别是就业。

不管是免税店里苦练中文的导购,还是这就是指望着带团养家糊口的导游,亦或者是那些把自家房子改成民宿的房东,算下来大概有60万个饭碗是直接挂在中国游客身上的。

有人专门做过模型测算,这真的不是危言耸听:中国游客要是少个100万,日本这就得有2.3万人面临失业风险。这背后的数字,可是连着千家万户的生计,谁敢说这仅仅是少卖几个包的事?

那个让订单“蒸发”的十一月

然而,最不想看到的事情还是在今年11月发生了。

事情的导火索大家心里都有数,日本首相那边嘴没把门的,在涉台问题上乱说话,搞得局势一下子紧张起来。

再加上近期针对咱们中国公民的违法犯罪案子接二连三地出,这谁看了心里不犯嘀咕?

咱们官方也是负责任,文旅和教育部门直接发布了出行提醒。注意,这只是“提醒”,可就这两个字的分量,直接让日本旅游市场领教了什么叫“断崖式下跌”。

市场反应快得惊人,简直就是现世报。

就在信号发出后的短短24小时里,赴日订单就像太阳底下的露水,眼瞅着蒸发了12万笔。这不是个小数字,这背后是无数个原本计划出行的家庭按下的“取消键”。

航空公司的系统都要忙爆了,但不是为了出票,而是退票。国内航司手里那超过50万张涉日机票被要求退订,直接占了总预订量的三成。这哪里是调整计划,简直就是集体用脚投票的“大撤退”。

札幌的叹息与“花呗”的挣扎

最先感到刺骨寒意的是那些开门做生意的老板们。

把视线投向北海道的札幌,这地方本来眼瞅着就要进入冬季滑雪看雪的黄金旺季了。一家当地酒店的经理神谷亮佑,最近哪怕看着窗外的雪景也没心情欣赏。

从11月14号开始,他的邮箱叮叮当当响个不停,全是取消预订的通知。不到一周时间,甚至还没等到雪积厚,就退掉了约20晚的住宿。

神谷先生那是真心慌了,他在接受采访时那个愁眉苦脸劲儿谁都看得出来,直言如果这股“退订潮”一直延续到冬天最旺的时候,后果真是不敢想。

也不光是小酒店,就连那个号称“造梦机器”的东京迪士尼也坐不住了。

你要知道,迪士尼乐园里平常那也是人山人海,但这其中有两成可是咱们中国游客撑起来的。

现在这部分客流眼看着要断,迪士尼的高管们也没了平日的傲慢,急吼吼地联系中国的旅行社,想方设法想要稳住那些所谓的高端客源。

哪怕你平时再高冷,在真金白银的损失面前,姿态也得放低。

还有一家主要做中国客源生意的日本旅行社更是惨淡,今年的KPI算是彻底泡汤了,剩下的这点日子里,预订量直接暴跌了80%,基本等于歇业了。

零售端那边就更别提了,画面简直凄惨。银座那些平时眼高于顶的奢侈品柜姐,现在怕是只能对着镜子练习假笑了。

据说到店的中国客人少了六成,那些本来准备大卖特卖的高端化妆品,现在全堆在仓库里吃灰,库存积压得让人头秃。

有些大阪心斋桥的药妆店甚至被逼得没办法,开始急急忙忙推广“花呗分期”,就为了能多挽留住一个想花钱的顾客。哪怕手段再卑微,能拉动一笔消费是一笔。

谁在为这波“任性”买单?

这种恐慌直接就传导到了资本市场上,那绿油油的(日本股市跌是绿色么?反正是跌)K线图可不骗人。

那几家大的化妆品公司股价直接跳水9%,度假区的运营商股价也没挺住,跌了6%,就连航空公司的股价都跌了3%。投资人的嗅觉是最灵敏的,这明摆着就是对未来的收益没信心了,用钱在做出现实的选择。

但这事儿最可怕的地方,还不在这些表面的数字上,而在于那些深埋在地下的“暗伤”。

很多人可能觉得,游客少了顶多就是少卖点东西。其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这叫产业链的连锁反应。

你知道那些中小供应商有多惨吗?中国游客特别爱买的那些药妆、特定牌子的化妆品,厂家那是按着往年的旺季数据备的货。这机器一开,原料一进,那都是钱啊。

现在需求突然“咔嚓”一下断了,东西全砸手里了。仓库租金要钱,工人工资要发,这现金流一旦转不动,那就是要命的事。

再往大了说,这就不得不提那个“乘数效应”。在旅游经济学里,日本旅游业对地方GDP的带动能力大概在1.2到1.8倍。

这什么意思呢?就是游客哪怕只花了1日元,这1日元会在日本经济体里打个转,带动出租车司机、便利店、洗衣房、食材批发商等好几个环节,最后能产生将近2日元的经济效益。

现在倒好,这源头的水龙头一关,下面等着喝水的全得干渴。

地方财政的“遮羞布”被揭开了

地方政府的日子也没法过了。这钱一少,税收立马跟着少。你以为这就完了?那些平时依赖旅游税收维持的公共设施维护、老年人福利投入,现在都要打问号。

有专业的机构算了一笔账,听完能让人后背发凉:要是中国游客真减半了,日本整体GDP哪怕在这个体量下,也能被拉下来0.2个百分点。

如果再糟糕点,要是骤减90%,那直接就是2.2万亿日元的经济大坑,GDP能被硬生生拽下来0.36%。

要知道,日本经济本来就不咋地,第三季度GDP按年率都已经降了1.8%了,这时候再来这么一下子,这都不叫雪上加霜了,简直就是伤口上撒盐。

在这个节骨眼上,居然还催生出了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新行当——“付费日语代打电话”。

干嘛的呢?就是有些已经订了票订了房的中国游客,日语不太灵光,现在想退订又怕沟通不明白,于是网上就冒出了专门帮人打电话去日本商家退单的服务。

这每一个代打电话的订单背后,都是日本商家心里在滴血的声音。这个微小的细节,比任何宏大的叙事都要来得真实和讽刺。

这真的是因为“提醒”吗?

说到底,其实日本旅游业早就该察觉到不对劲了。

把所有的锅都甩给突发事件或者是“出行提醒”,那是在自欺欺人。中国游客的口味早就变了,以前可能确实是冲着“买买买”去的,那是个爆买的时代。

但现在呢?大家更讲究文化体验,想看点不一样的,想感受点深度的。

可看看日本这几年的旅游服务,除了为了收钱方便搞了点移动支付,找了点会说中文的人,内核服务变了吗?基本没变。

直到现在商圈都没人了,才想起来要把免税店改成什么茶道体验馆,早干嘛去了?这不仅仅是来得及来不及的问题,是这种敷衍的态度本身就很有问题。

笔者以为:用脚投票的真理

中国游客从来都是最务实的一群人,我们用脚投票,走得那叫一个干脆利落。

这股庞大的消费力,它既是助推日本经济的巨大动力,同时也是一面照妖镜。它照出了日本经济结构里对外依赖的脆弱性,也照出了某些政客嘴上一套、背后一套带来的真实恶果。

商业的本质,终究还是要回到人与人的关系上来。日本商圈这一波剧烈的波动,其实就在说明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

真诚的交流和稳定的环境,才是生意能长久做下去的地基。你想赚我的钱,还不想给我好脸色,甚至还在背后搞小动作,这世上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只要底线守不住,只要诚意拿不出来,哪怕你风景再好、商品再精致,我们也完全可以转身就走,这就是现实。希望这一波寒意,能让那些还在装睡的人,真正清醒过来吧。

相关内容

【你好,小镇】甘肃崆峒:文...
巍巍崆峒,襟带泾河。 这里是古丝绸之路西出长安的重镇。千年流转,文...
2025-11-23 15:51:10
泰国芭提雅不只红灯区:5天...
提起芭提雅,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东方阿姆斯特丹"的称号——霓虹...
2025-11-23 15:49:49
共赴山水之约!清溪镇第六届...
冬日和煦,银瓶叠翠 11月23日上午 在银瓶山森林公园清溪景区 激...
2025-11-23 15:02:51
原创 ...
这是2025年的深秋,枫叶红得正艳,按理说这时候的日本街头该是被游...
2025-11-23 15:01:53
九寨沟今年游客接待量已达7...
11月22日上午9时,九寨沟景区正式迎来2025年第700万名游客...
2025-11-23 15:01:13
从宜昌机场到恩施最全交通攻...
每年接待上万名从宜昌中转来恩施的游客,我们发现大家最纠结的就是这段...
2025-11-23 15:01:05
甘肃这些冬日胜境,可太值得...
循着小雪节气的足迹 当素白的画卷在陇原大地徐徐铺开 甘肃便褪去喧嚣...
2025-11-23 14:50:08
北外教授宁强在敦煌突发疾病...
11月23日,南都N视频记者从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获悉...
2025-11-23 14:49:46
美翻了!邢台达活泉初冬限定...
初冬的达活泉公园,迎来一年中最富诗意的“色彩盛宴”。粉黛乱子草如梦...
2025-11-23 13:48:07

热门资讯

【你好,小镇】甘肃崆峒:文蕴武... 巍巍崆峒,襟带泾河。 这里是古丝绸之路西出长安的重镇。千年流转,文脉不息,武道兴盛。 崆峒山一景(...
泰国芭提雅不只红灯区:5天4夜... 提起芭提雅,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东方阿姆斯特丹"的称号——霓虹闪烁的步行街、暧昧的人妖秀和24小...
共赴山水之约!清溪镇第六届旅游... 冬日和煦,银瓶叠翠 11月23日上午 在银瓶山森林公园清溪景区 激情开幕! 本届登山节活动以“登银瓶...
原创 一... 这是2025年的深秋,枫叶红得正艳,按理说这时候的日本街头该是被游客塞满的季节。可你要是这会儿站在东...
九寨沟今年游客接待量已达700... 11月22日上午9时,九寨沟景区正式迎来2025年第700万名游客,年度游客接待量实现历史性突破,较...
从宜昌机场到恩施最全交通攻略:... 每年接待上万名从宜昌中转来恩施的游客,我们发现大家最纠结的就是这段路的交通选择——既担心山路颠簸,又...
甘肃这些冬日胜境,可太值得去了 循着小雪节气的足迹 当素白的画卷在陇原大地徐徐铺开 甘肃便褪去喧嚣 展露出她独有的磅礴与静谧 今天,...
北外教授宁强在敦煌突发疾病身故... 11月23日,南都N视频记者从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获悉,该院教授、“国际艺术传播”学科带...
美翻了!邢台达活泉初冬限定“色... 初冬的达活泉公园,迎来一年中最富诗意的“色彩盛宴”。粉黛乱子草如梦如幻,暖褐色梧桐叶翩然落地,苍翠松...
寒冬抢装透明泳池,明年开春酒店... 当北方飘起初雪,酒店业正迎来 “淡季突围” 的黄金窗口期 —— 抢装透明泳池,让冬日施工的时间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