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家长带小朋友出来玩,一问才知道,都是佛山过来的,怪不得那么多人说粤语了。”有广东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贴称:在湖南长沙遇到了很多第一次放三天秋假出游的广东佛山亲子家庭,让人羡慕。
社交平台截图
近期,广东佛山、浙江、四川等全国多地中小学生迎来为期3天的秋假,带来文旅消费新变化。原本的淡季旅游市场被引爆,九寨沟、青城山、岳麓山等知名景区频频公告预约爆满,“错峰”出游逐渐形成11月出游小高峰的态势。
佛山中小学放秋假,文旅消费驱动明显
11月12日,佛山全市中小学生进入了秋假时刻。
今年8月,佛山官宣将试点中小学春秋假,成为广东首个在全市范围试点中小学春秋假制度的城市。2025—2026学年,佛山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试点春秋假。根据安排,秋假定于11月12日至14日,共3天,若与前后周末相连,可形成5天假期;而春假则安排在“五一”假期前后,共2天,具体时间待国务院公布2026年节假日放假安排后确定,加上“五一”假期形成7天长假。
秋假期间,佛山市不少中小学生结伴组团前往省内外展开研学游活动。“我们几个同学早就约好了,秋假要来清远长隆玩。”来自佛山市南海区的七年级学生丘同学兴致勃勃地分享道,“和同学一起坐小火车看到了非洲象宝宝,跟视频上看得一样可爱!”
“之前只在课本上读过‘晒稻谷’‘风车吹谷’,今天亲手操作,才真正明白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过程,也理解了‘秋收冬藏’中为冬天储备精良粮食的古人智慧。”在佛山三水惠泰农业产业园展开“农耕文明与工业遗产的深度研学之旅”的同学更是有感而发。
佛山市中小学放秋假学生研学游 曾令华提供
佛山梦翔研学机构有关负责人张女士告诉羊城晚报记者,他们这段时间十分繁忙,组织的秋假研学团队足迹包括了省内的广州、深圳、珠海、东莞等城市,还前往了贵州等外省。
广东景美旅游策划营销机构创始人、总经理曾令华观察后表示,佛山秋假对于研学旅游经济的拉动非常明显,连续5天的假期出现了出游新高,刷新了国庆后的纪录。学校与班级、研学游机构组织了不少短途研学活动,本地旅行社秋假出游业务增长火爆,整个秋假市场的红火对于文旅消费的驱动作用明显。
九寨沟景区预约爆满
多个旅游线上平台数据显示,佛山秋假期间出游的热度飙升。其中,11月12日-16日从佛山出发的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了2.76倍;秋假首日,携带儿童的家庭旅客成为佛山高铁三水南站出行主力。
进入“社会大课堂”,放春秋假从试点向普及迈进
春秋假并非全新概念。早在2004年,浙江杭州就开始试点春秋假,成为全国最早“吃螃蟹”的城市。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就提出地方政府可以探索安排中小学放春假或秋假。2017年起,湖北恩施州决定在全州义务教育学校放春假和秋假。
9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优化节假日安排促进消费扩容升级的指导意见》,其中特别提及了优化学生假期的安排,并完善相关配套政策。
该政策指出,在保持放假总天数和教学时间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应结合当地的气候、生产安排以及职工带薪休假制度等实际情况,科学地调整每学年的教学和放假时间。同时,鼓励探索设立中小学春秋假,从而缩短寒暑假的时长,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旅游出行等服务消费时间。
佛山市中小学放秋假学生研学游 曾令华提供
今年以来,已有多地积极响应并探索实施或鼓励研究春秋假制度。浙江成为全国首个在全省范围推行春秋假制度的省份,浙江省教育厅的调查显示,近九成家长支持推行春秋假,95%的家长和99%的教师认同其积极意义。
同时,海南、江苏、贵州等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实际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在广东,佛山成为全省首个在全市范围试点中小学春秋假制度的城市,广州市黄埔区多所学校也陆续启动春秋假安排。
所谓春秋假,是指在春季和秋季专门设置的假期,区别于传统的寒暑假。与简单的“多放几天假”不同,春秋假是通过“教学总时长不变、结构调整”来实现的。
佛山市教育局明确表示,春秋假通过机动时间解决,不调休、不补课,教学秩序不乱。假期也不是“空档”,而是“成长第二课堂”,有利于落实“双减”,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与自然。“我们实施春秋假的目的,主要是让孩子不只是在‘校园小课堂’里学习,也要进入‘社会大课堂’。”
佛山市中小学放秋假学生研学游 曾令华提供
在广州黄埔区,广州市玉岩中学今年3月下旬在初中部试点“春假”后,首次将春秋假制度扩展至高中部,涵盖全校基础年级。该校党委书记印贤文认为,让学生前往四季分明的城市亲身体验,是将抽象知识转化为真实感知的重要方式。这种理念也代表了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对“学习场域”的重新思考,教育不应局限于教室,而应延伸至山川、城市与生活现场。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春秋假让学习空间和内容发生变化,有利于中小学生回归自然、进入社会,实现社会性发展。
迎接新变化,“玩中学、学中玩”
随着春秋假制度在越来越多的省市确立,各地旅行社纷纷调整产品内容和行程安排,以适应这一新的市场需求。
知名旅行社广之旅宣布推出一系列 “跟着课本去旅行”的秋假研学主题线路,同时上线了近20条面向学校集体的旅游产品。这些行程精心挑选了诸如《桂林山水甲天下》《秦兵马俑》《黄山奇石》和《永定土楼》等课文中的经典场景,让学生们能够亲身体验“书本里的中国”。佛山梦翔研学机构表示,春秋假产品实践活动内容包括“科技未来”主题,让同学们在“玩中学、学中玩”。
各大景区也在积极反应,迎接这一新兴的市场变化。在广东,长隆度假区通过为游客提供亲近自然、了解野生动物的独特体验,诚邀学生游客前来共赴一场温馨活泼的动物探秘之旅;西樵山全新推出的“秋假研学季”系列产品,从渔耕粤韵的文化探索到非遗技艺的亲身体验,从千年翰林到岭南文脉的深度感知,多条研学线路让同学们在家门口收获秋天的快乐。
在浙江,众多景区推出“秋假专属免费游”,优惠基本覆盖整个11月;在四川,成都市青城山—都江堰景区面向全国中小学生免票。
佛山市中小学放秋假学生研学游 曾令华提供
曾令华认为,春秋假的实施,给研学旅行带来很多方面的改变与升级,由过去的学校组织的大规模全校或全年级的大众化研学活动会慢慢转变为依托春秋假,组织小规模个性化的研学活动,学生有了更多的自主权与选择权,家长与孩子会选择孩子喜欢的,而不是过去那种赶鸭式随大流的研学活动。“这个变化趋势未来会随着秋假的试行成功后成为主流。”
他也提醒,传统景区与研学基地在秋假中也暴露出一些短板,如开发设置的课程与行程更多是一日游的,适合学校大规模出游的,而缺少个性化与特色化。春秋假研学游更需要多方实现区域联动、优势互补、客源共享、产品联动,给研学学生提供更多的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研学产品与线路,满足秋假研学的需求。“让学生真正做到研有所学、旅有所知、行有所识,达到研学目的。”
有教育专家指出,从教育规律看,春秋假的设置确有可取之处。目前中小学春秋假已从试点创新逐渐向部分地区普及迈进,但不能忽视多数地区还没广泛推行现实。其中,如“家长没有假期怎么办”等现实问题,还需多方协同解决。
文 | 记者 黎存根
责编丨黄宙辉
校对丨周勇
审签丨易芝娜
实习编辑丨段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