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史安琪
近日,一条位于济南龙洞区域的“野路”——五行线路,在社交平台上成为热门打卡点,尽管该地地形复杂、事故频发,仍吸引不少户外运动爱好者冒险前往。随着各类户外App的普及,徒步路线分享变得触手可及,却也埋下了新的安全隐患。为何危险“野路”备受追捧?
“五行路线”潜藏隐患
备受追捧引跟风打卡
“户外App上有不少驴友分享的野路,例如近期在济南徒步圈热门的‘五行线路’。”哆啦户外俱乐部负责人哆啦向记者介绍,该路线在传统环线基础上,增加了多处需攀爬的险要路段。
记者翻看分享帖了解到,所谓“五行线路”,是指驴友在岩石或崖壁上刻下“金木水火土”字样作为标记,其他人在沿途发现后,便拍照上传至社交平台,逐渐形成一条备受追捧的“打卡”路线。
然而,这类野路潜藏着不少安全隐患。“路径上常出现来历不明的绳索和岩钉,因长期暴露在野外,安全性难以保障。”哆啦指出,更值得警惕的是,不少路线分享者可能只为博取流量,自身经验并不丰富。
他表示,很多网红攻略存在信息不全、风险提示缺失等问题。“由于自然环境和路况会随季节发生显著变化,有些线路信息可能已经过时了。”哆啦提醒,分享者或未注明必备的装备和技能要求,当进入无信号区域后,依赖电子攻略的驴友将陷入“信息盲区”。
更令人担忧的是,不少新手准备严重不足。“常见问题包括未带足保暖衣物与饮食、单独行动、缺乏照明设备、穿着不合宜的鞋服等。”哆啦举例分享,曾有新手穿跑步鞋挑战梯子山,结果在半山因鞋底打滑险些坠落。“徒步不是儿戏,敬畏自然、做好功课才能安全回家。”哆啦提醒。
龙洞、梯子山等地
景虽美却也危机四伏
除了“五行线路”,济南还有多处未经开发的“野路线”潜藏风险。
哆啦介绍,龙洞区域在户外圈内被称为“济南百慕大”,因其地形复杂、路径交错,常有人迷路或失联。该地原始景观虽美,却也危机四伏。
“比如大小天坑,属于典型的危险点。”哆啦指出,这些自然形成的垂直洞穴深不见底,周边没有任何防护设施,过去曾发生过多起坠落事故。龙洞风景区内另一处被称为“一线天”的观景台,坡度普遍四五十度,部分地段坡度甚至高达六七十度,“尽管安装了护栏,但雨雪天气后路面湿滑,仍有游客在此滑倒受伤”。
此外,梯子山以海拔900米的高度,在春季和冬季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观赏连翘与雪景,但全程均为未开发路段,缺乏安全指引。三媳妇山则因陡峭岩壁、碎石坡和悬崖等地形,对徒步者的体能和技术都提出较高要求。
“值得警惕的是,在这些区域大部分路段,手机没有信号,一旦出事极难求救。”哆啦回忆,今年5月,就有一位从青岛专程赶来的年轻驴友,仅凭手机里存的一份攻略独闯龙洞,结果在涧底迷路,所幸碰到了哆啦指路,最终平安出山。
为何越来越多人热衷挑战野路?哆啦分析,一方面,不少人已对成熟景区的人工景观感到厌倦,转而向往更原始的自然景观;另一方面,社交媒体的“打卡文化”也在推波助澜,许多人为拍出惊险照片在朋友圈获赞,甘愿冒险。
户外本是亲近自然
而非盲目冒险
面对日益频发的徒步险情,哆啦呼吁:户外爱好者应负责任地分享路线信息,分享者不仅应清晰标注危险点,还应注明必备装备,“对于那些自行探索的‘野线’,最好的方式是不公开传播,以防误导经验不足的新手”。
对徒步者个人而言,理性评估自身能力是安全的前提。“切忌单独行动,即便是资深驴友也不例外。”哆啦强调,新手务必从入门路线起步,逐步提升。同时,手电筒、足量饮水与食物、保暖衣物等基础装备必须配齐。
针对整体安全环境的构建,哆啦建议,相关部门可在事故高发地增设警示牌与应急设施;户外俱乐部应多组织安全讲座,并可探索建立领队资质认证体系,以提升行业专业性。“我们已建立严格的‘踩线’制度,任何新路线都需资深领队提前勘测,评估距离、风险点。”哆啦介绍,活动中,他会在岔路口设置临时路标,队伍首尾配备对讲机,确保万无一失。
随着户外运动普及,如何在探索与安全间取得平衡?哆啦认为,不应因噎废食,但必须将安全意识置于首位。“户外本质是亲近自然,而非盲目冒险。”他建议,徒步者每次活动后都应复盘,装备是否齐全?遇到了何种突发状况?如何改进?这种持续反思比任何攻略都更为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