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苏北老铁
当代年轻人在生活中遇到点儿糟心事,能想到的办法, 要么是向外求,奔赴各大寺庙里求神拜佛;要么向内耗,试图把所有事都追溯到原生家庭。
在生活里处处碰壁,又无法停止内耗的思绪,有些人发现,最舒服的自洽思路,是让自己培养出山东人的精神状态,然后就自然而然地自洽了。
你以为的山东是考公大省,全中国最懂中庸之道的省份,山东人也大多老实本分。殊不知这里人的精神状态,早已超前到了next level。在山东,生活中随便发生的一件小事儿,都能被山东人包装成“享福”。
图源:68A5DCC5.WHY
“山东人就是新世纪福音战士,到处传播福气。谁家儿子闺女常年不回家,就说子女在外面赚大钱享福了;儿女在家里啃老,也会被人夸家财万贯不如儿女相伴,老了后儿女能在身边伺候,太享福了。”
甚至是人走了,在山东人的嘴里也会被包装成“享福”。不管是村里的五保户,还是村里的首富,在山东人嘴里都是享不尽的福。“五保户去世了,是在这边受累去那边享福了;首富去世了,是在这边享够福了又去那边享福了。”
有人说,山东人一生都在享福,“别管是安慰别人还是安慰自己,起码享福这两个字一出口,确实能起到点儿心理安慰的作用,这才是中国宝宝自己的鼓励式教育。”
好心态决定山东人的一生,别人是没福硬享,山东人是指苦为福。“山东人人均哲学大师,享福这个词就像是山东人自己的‘来都来了’‘大过年的’‘都是孩子’,就算遇到天大的糟心事儿,也能被这句享福安慰得服服帖帖。”
据说,每一个赛级鲁人,生下来要学会的第一个心态,就是享福。“山东人的精神状态就是中国人自己的《哈佛幸福课》。因为他们信奉的是中庸之道,所以日子只要过得不算太好也不算太坏,山东人就能心安理得地觉得自己享了大福,知足常乐了。”
图源:何俏也
90后济南人麻将,说享福就是山东人的祖训。“曾经这个词只在家里老人嘴里听到过,但是随着自己长大了去别人家里串门的时候,也会脱口而出享福这个词,而且福必须读成第三声的‘斧’才有感觉。一开始觉得这是客套话,但说多了就会发现,任何僵了的社交氛围只要有了这句话,大家都会下意识地回避不好的事情,往好的方面想。”
“享福其实是山东人自己的正念冥想。”00后北漂小徐分析道,“这种干啥都享福的精神状态,其实真的还有点儿科学依据。之前我情绪有点问题,心理医生让我每天写感恩日记,就是一天写出三件你所感恩的事情。之前我觉得日子过得那么差,有什么好感恩的,但后来就会发现,只要你一直以积极的心态去看待世界,生活还真的有很多美好的小事发生。”
“而山东人这种一生都在享福的精神状态,就是最适合打工人体质的心理咨询。因为在‘山东幸福课’的观念里,双下巴是有福,腿粗也是有福,你根本没有机会来容貌焦虑。至于工作上遇到点压力更不多说了,每月准时有工资发多享福啊,想到这里就也不纠结了,把手上的活干完去喝点啤酒,就发现这点事儿也算不了啥。”
一生追求中庸之道的山东人,深谙享福的方法论,日子很容易就过得美滋滋。“而且,山东人才是真正的‘只倾听,不评判’,即便是遇到自己不喜欢的事物,让他们带有一些偏见,但山东人也不会说出口来,而是淡淡的来一句,咱享不了这个福。”
但也有人说,山东人嘴里的“咱享不了这个福”,其实是一种阴阳怪气。“本质上就是看不上的意思。咱享不了这个福, 实则是谁也不福谁。而且,山东人再怎么爱享福,也有不能自洽的事儿,比如孩子没考上公,那么再怎么包装也无法昧着良心说出享福的话了。”
享福在山东内部也有光谱,有人对享福的标准很高,有人则是“享福原教旨主义者”,万物都可享福。
青岛小嫚球球说,“山东内部也会分层,分为齐和鲁,齐国是以青岛为代表的沿海城市,主打的是海洋文明,相对富庶;鲁则是内陆城市,代表的是农耕文明。对于青岛人来说,享福最起码是一桌子海鲜大餐,皮皮虾螃蟹一应俱全,大家凑在一起热热闹闹,才算享福,但是对于其他地方来说,可能吃煎饼卷大葱也能享福。”
“但唯有遇到一件事,齐和鲁都会统一享福的标准,那就是人走了。”
球球说,享福这个词是万能的。“有时跟同事瞎聊天,很容易就触碰到对方的什么逆鳞。比如一次聊到养宠物,这才知道同事的宠物已经去世了。感觉当时她眼泪都要落下来了,我赶紧接了一句去那边享福去了,这才把气氛缓和下来。”
有人说,山东人一生都在享福,其实是因为一生都在吃苦,所以再花哨的话术,也只是一种心理安慰。但在球球看来,山东人享福的本质,其实就一种冷暖自知。
“每个人过日子都有点难过的事儿,这时人家说出来了,享福就是一种心理安慰,毕竟大家活得都不容易,只能靠这个词来祝福彼此。把那些看似不好的事情说成在享福,对方和自己就都不会有太大的负担。”
作为全国最懂说话之道的山东人,他们说话就像是打游戏里的蛇皮走位,让人捉摸不透。“你永远无法读懂一个山东人说话的本意。”
在济南从事行政工作的赛级鲁人博然说,享福是一种高情商的回复,主打一个以退为进。“比如遇到什么东西不好吃,去的旅游城市不好玩,山东人不会抱怨,而是来一句'咱享不了这个福‘,表面上反思自己。但至于他们真正的意思是瞧不上,还是真觉得自己享受不明白,那就不得而知了。”
山东人一生都在享福的精神状态,其实是一种更适合打工人体质的“精神胜利法”。在北京漂了三年的山东姑娘小智,说即使出门在外,也会用山东人爱享福的精神状态来富养自己。
“比如工作中遇到什么麻烦事儿了,其实我也会感觉很崩溃,然后开始抱怨。但平静下来后,又会想到在山东人眼里,去外面打工就是出去享福去了,回家啃老就是回家享福了。其实人在哪里都能活,享不了这个福就去享别的。”
“而且山东人因为享福的观念,普遍心胸都会比较豁达,很少因为一点小事儿内耗。回头再看看工作上这些事儿,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吃点零嘴,喝点啤酒,就又能哞地一声开干了。”
“所以山东人天天嘴里说别人享福,说着说着把自己也说信了。只能说你若盛开,清风自来,只要开始用山东人的视角过日子,就很容易把自己哄成胚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