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盛宴在河北美术学院鸡鸣城(非遗城)火爆开启。由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河北美术学院、新乐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河北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新乐市文广体旅局联合承办的2025年“非遗新生力·创意校园行”非遗文创市集暨河北省非遗保护协会“首届会员日”活动,以其创新的“文旅+高校”模式和沉浸式体验,单日便吸引超过10万名游客涌入校园,共赶一场传统与时尚交织的非遗大集。
启动仪式出席嘉宾 。主办方供图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赵学锋、副会长兼秘书长张雪芳,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处长孙丽,新乐市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秦振山,河北美术学院执行校长甄墨、河美非遗研究中心主任兼省非遗保护协会副会长董小龙,新乐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局长吉鹏等领导出席启动仪式。来自河北省群众艺术馆、河北省京剧艺术研究院及河北天成企业、河北春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康旅控股集团等17家相关单位的代表也应邀共襄盛举。
河北美术学院南校区城堡临湖一侧市集区 。主办方供图
沉浸式场景:校园变身大型非遗剧本游空间
本次活动突破传统市集形式,巧妙利用河北美术学院独特的鸡鸣城商业街、南校区城堡、草坪广场等标志性景观,将整个校园转化为一个巨大的沉浸式非遗体验空间。筹集搭建300个特色展位,不仅为在校师生、非遗传承人搭建了展示、交流、交易的平台,更通过将大型文化活动植入校园,成功吸引了来自全省乃至全国的非遗爱好者、游客与市民,单日吸引游客量超10万人,彰显了高校作为文化引擎对区域经济的强大拉动作用。
协会引领:搭建非遗传承与创新的桥梁
作为本次活动的主办方之一,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以“首届会员日”为契机,将会员服务与非遗传播紧密结合,协会充分发挥组织与资源优势,广泛动员全省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参与,并与河北美术学院紧密协作,共同策划市集内容与活动流程,确保传统非遗项目与当代创意设计在校园场景中实现有效对接。将水鼓、魔术(变脸、蹬技)、管子、中阮、徐水狮舞等精彩表演,砚台制作、行唐剪纸、曲阳石雕、清苑传统制香、邢氏刺绣、定瓷制作、金石传拓、布老虎制作等六十余项非遗技艺引入校园,推动非遗走进青年群体、融入现代生活。
协会会长赵学锋在启动仪式上表示:“我们将以‘会员日’为起点,持续强化协会的服务职能,搭建更多元、更开放的非遗传播平台,推动非遗从技艺传承走向创意转化,让会员在交流中成长,在创新中发展。”
国家级非遗项目《徐水舞狮》表演 。主办方供图
校地协同:10万客流催生文旅新样本
活动的巨大成功,也成为“文旅+高校”融合发展的生动样本。新乐市文广体旅局深度参与策划落地,将非遗市集与美院独特的城堡建筑群、优美景观相结合,打造出集“文化体验、艺术观光、创意消费”于一体的特色文旅线路。
非遗集市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单日超10万游客的到来,不仅印证了这种创新模式的巨大吸引力,也直接带动了学校周边及新乐市区的餐饮、住宿、交通等服务业态的消费增长,实现了“以节聚气、以市兴旅”的短期经济效益,为将河北美术学院打造为京津冀地区重要的非遗旅游目的地与文创消费打卡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活动的火爆场面证明,当非遗遇见青春与创意,当校园开放拥抱社会,便能爆发出惊人的文化能量与经济活力,为非遗的传承与发展开辟出一条年轻化、生活化的崭新路径。
李东升UN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