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房价不断攀升,越来越多澳洲人选择移居海外,巴厘岛等生活成本更低的地区成为热门之选,不少人在此买房或租房。
(图片来源:RealEstate)
但如今,移居者开始揭露在巴厘岛长期生活的“阴暗面”。
科廷大学(Curtain University)研究显示,目前约有1万名澳洲人居住在巴厘岛,澳洲游客占巴厘岛国际游客总量的16%。
当地不仅有庞大的外籍社群,还有众多数字游民聚集,但在巴厘岛长期生活的诸多隐忧,此前却很少被提及。
旅行内容创作者兼摄影师Jess Linderman已在巴厘岛生活8个月,她通过社交媒体分享了当地生活的“另一面”——那些“Instagram和YouTube上不常展现的真实情况”。
登革热肆虐,医疗水平有限
Linderman指出,登革热是当地主要健康威胁。她曾在其他国家感染过登革热,为此住院5天。
“这种病可能相当严重,那段经历太可怕了,我当时特别恐慌。”
她建议外出时务必涂抹驱蚊液、穿长袖衣物,“雨季时登革热发病率更高”。
(图片来源:RealEstate)
此外,除了小病痛,当地医疗水平难以应对更复杂的健康问题。
“遇到严重病症,可能得转诊到雅加达(Jakarta)或新加坡的医院。虽然当地医疗条件在改善,但仍达不到国际普遍标准。”
霉菌滋生、潮湿难耐
“霉菌是另一个大麻烦,在巴厘岛很常见……租房时一定要仔细检查有没有霉菌。”
Linderman透露,她刚搬入别墅时没发现屋内霉菌遍布,而霉菌会带来额外健康风险。
巴厘岛漫长的雨季和持续的潮湿天气,不仅让霉菌问题频发,也让居住舒适度大打折扣。“尤其是雨季,这里的湿气重到让人难以忍受。”
“巴厘岛肠胃病”高发,清洁用水难寻
无法随时获取清洁用水,也是当地生活的一大不便。Linderman坦言,她曾遭遇过令人头疼的食物中毒和腹泻——也就是常说的“巴厘岛肠胃病”。
“这里的自来水不能直接喝,必须喝瓶装水,甚至有人建议连刷牙都不要用自来水。”
(图片来源:RealEstate)
她表示,“不能随时用到干净水已经够麻烦了,而且在外就餐也得担风险,不知道会不会吃坏肚子。”
蚊虫蜥蜴随处见,露天生活难避虫患
巴厘岛很多别墅设有露天活动区域,这意味着居民不仅要暴露在自然环境中,还得随时应对蚊虫、蜥蜴等生物。
Linderman说,她睡觉时必须挂蚊帐,别墅里还经常出现蟑螂或壁虎。
步行出行困难, scooter成刚需
当地步行便利性极差,若不适应乘坐或驾驶scooter(小型摩托车),出行会格外不便。
巴厘岛人行道稀少,即便选择步行,也得在路边与scooter、家禽、行人、狗等各种事物“周旋”。
“我觉得走路出门特别费劲,最后只能频繁骑scooter,没法像我想的那样随时出门散步。”
而且骑scooter出行时,路面交通往往十分拥堵。
空气污染严重,烟雾粉尘弥漫
Linderman提到,巴厘岛空气质量堪忧,污染问题突出。“垃圾焚烧和农作物焚烧产生的烟雾特别多。”
她表示,这些烟雾会飘进别墅,为此她不得不购买空气净化器和高等级口罩,进一步保护自己。
(图片来源:RealEstate)
此外,当地许多老旧汽车保养不善,也加剧了空气质量恶化。
友谊难长久,社交多是“短期交集”
由于当地人口流动性大,交朋友也成了难题。“认识新朋友不难,但这里的友谊往往比你习惯的更短暂,很难维持长久关系。”
网络不稳常断电,数字游民遇困扰
许多移居巴厘岛的人是数字游民,令人意外的是,当地网络稳定性远不如澳洲。
Linderman说,虽然近年来网络状况有所改善,但部分地区信号仍不稳定,且雨季时常停电,对工作造成不小影响。
成本上涨、施工不断,“低价天堂”不再
如今的巴厘岛,早已不是当初那个“低成本天堂”。尽管与澳洲相比,当地生活成本仍较低,但已远不如人们想象中划算。
为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巴厘岛随处可见施工项目,想找到远离工地、环境安静的住所变得十分困难。
不过Linderman也强调,这并不意味着巴厘岛不好。她热爱当地文化,“没有哪个地方是完美的,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缺点。”
上一篇:瑞士卢塞恩:湖光山色中的静谧之美
下一篇:西藏纳木错湖:天上人间的圣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