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稻城亚丁年轻女游客高反离世,家属悲痛发声,景区紧急回应!
痛心!美丽的稻城亚丁,又传来一个令人扼腕的消息……
一位年轻的女游客,生命永远定格在了那片高原净土。
本以为只是又一起普通的高反事件,但细节陆续披露,让人不寒而栗。
更揪心的是,家属的泣血发声,景区的紧急回应,都指向了一个残酷且值得深思的悲剧……
01
五月十六日,这个本该充满阳光与希望的日子,却被一抹浓重的悲伤笼罩。
一名九零后女游客,在稻城亚丁景区参加公司组织的团建活动时,香消玉殒。
她走的,是那条听起来就充满挑战的“金刚挑战线”……
徒步过程中,突发严重高原反应。
同行的人们,眼睁睁看着她从不适到倒下,意识逐渐模糊。
现场紧急施救,据说持续了足足两个多小时……
但,回天乏术。
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在众人的无助与绝望中逝去,死状,据闻颇为凄惨。
消息一出,网络上一片哗然。
惋惜,同情,当然也少不了各种猜测和质疑。
很快,遇难者家属的声音,通过网络传递了出来。
一位自称是遇难者大姑姐的网友,在社交媒体上悲痛发声。
她首先感谢了事发时伸出援手的好心人,那些在海拔四千多米高原上努力施救的陌生人……
字里行间,是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和对善良的最后一点慰藉。
据她透露,遇难的女孩,才仅仅35岁。
多么美好的年华,本该有无限的可能……
她说,女孩生前非常善良,也懂得感恩,对生活充满热爱。
谁能想到,一次看似普通的团建,一次对雪山美景的向往,竟成了她的不归路。
家属的悲痛,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那种撕心裂肺……
而另一边,稻城亚丁景区,也迅速做出了回应。
02
景区方面的回应,确认了几个关键信息。
女游客确实是在挑战那条名为“金刚挑战线”的徒步线路时出的事。
这条线,听名字就知道不简单。
官方介绍,往返全程需要五到六个小时,最高海拔,直逼4700米……
这是什么概念?
对于久居平原的人来说,这几乎是身体所能承受的极限考验。
景区也坦言,这条线路对游客的体力和耐力,都有着“极高”的要求。
显然,不是所有人都能轻易驾驭的。
目前,景区表示已经第一时间联系上了遇难者家属和组织团建的旅行社。
后续事宜,正在协商处理中。
同时,景区也再次提醒广大游客,一定要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游览路线。
量力而行,切不可盲目挑战极限……
这番回应,官方且程式化,但背后,却是一个个血的教训。
高原,真的不是闹着玩的。
我们常说的“高反”,学名叫急性高原病。
很多人以为,不就是头痛、喘不上气嘛,忍忍就过去了……
大错特错!
03
说到高反,我这当过几年班主任的,可太有发言权了。
早些年,学校也组织过优秀学生去一些高原地区夏令营。
那会儿,大家对高反的认识,远没有现在这么普及和深刻。
总觉得,年轻人嘛,身体好,底子壮,能有多大事儿?
结果我记得特别清楚,有一年,我们带队去一个海拔也就三千多,在很多人看来“不算太高”的地方。
出发前,千叮咛万嘱咐,让学生们注意休息,不要剧烈运动,有什么不舒服立刻报告。
可孩子们一到了新地方,兴奋劲儿上来了,哪还管得了那么多?
追逐打闹,又笑又叫……
当天晚上,就有好几个学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头痛、恶心、呕吐。
其中一个平时看起来壮得像头小牛犊的体育特长生,反应尤其剧烈。
脸色煞白,嘴唇发紫,呼吸急促得像拉风箱。
我们几个老师吓坏了,连夜把他往山下送。
到了低海拔的县医院,医生一检查,说是高原肺水肿的早期症状……
再晚一点,后果不堪设想!
医生当时就跟我们说,高反这东西,真不是看你平时身体好不好,壮不壮。
有时候,越是平时运动量大、看起来强健的人,反而更容易“中招”。
因为他们的需氧量可能更大,到了高原,身体的落差反应也可能更激烈。
还有一点,很多人都忽略了,就是刚到高原,千万别急着洗澡洗头!
尤其是用过热的水,或者洗的时间太长……
这会加速血液循环,增加身体的耗氧量,极易诱发或加重高反。
那位在稻城亚丁不幸离世的女游客,我们不知道她是否有这些行为。
但这些教训,都是实打实的。
后来,学校再组织类似活动,体检、筛选、行前教育、过程监控,比以前严格了无数倍。
即便如此,还是会有学生出现或轻或重的高反症状。
只能说,在自然面前,人类的个体,太渺小了。
那种因为缺氧导致的头痛,是持续性的,像孙悟空的紧箍咒一样,越勒越紧……
呼吸困难,更是让人感觉像被人掐住了脖子,每一口空气都弥足珍贵。
如果发展到高原肺水肿或者高原脑水肿,那更是九死一生。
肺里像灌了水,咳出来的可能是粉红色泡沫痰;脑子里像进了水,人会意识模糊、胡言乱语,甚至昏迷……
想想都让人后怕。
04
一个35岁的年轻生命,就这样因为一次团建,一场高原徒步,永远地留在了雪山脚下。
太可惜了,也太沉重了。
按照业内的说法,组织高风险活动的旅行社和公司,其安全保障和风险评估,本应是重中之重。
可现实中,又有多少能真正做到位呢?
是高估了参与者的体能,还是低估了高原的风险?
亦或是,在追求“挑战极限”的噱头时,忽略了最根本的生命安全?
家属的悲痛,需要慰藉。
景区的提醒,也需要被真正听进去。
但更重要的,是每一个向往高原的人,都必须对自然心存敬畏。
高原的美,是极致的,但也伴随着极致的危险。
它不是可以随意征服的对象,更不是炫耀勇气的竞技场。
选择进入高原,就意味着你必须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清晰的认知,做好充分的准备,了解潜在的风险。
那些所谓的“挑战线”、“极限路”,在踏出第一步之前,真的要问问自己:
我,准备好了吗?
我的身体,能承受吗?
如果出了意外,后果我能承担吗?同伴能帮助我吗?
千万别拿自己的生命去赌那万分之一的侥幸。
因为一旦输了,代价就是全部。
就像这位不幸的女游客,她可能也曾对金刚挑战线充满期待,对雪山风光无限向往……
但最终,这一切都化为了泡影,只留下亲人无尽的悲伤,和世人的一声叹息。
这样的悲剧,真的不应该再发生了。
希望每一个旅行社,每一个组织者,每一个游客,都能从这起事件中吸取教训。
敬畏生命,敬畏自然,这八个字,应该深深烙印在每一个人的心里……
而不是,总在悲剧发生后,才显得如此刺眼和沉重。
逝者已矣,生者当思。
惟愿,这样的痛心之事,能少一些,再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