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与妈祖:故里的初心
我与妈祖,同是湄洲岛土生土长的乡亲。数十年来,不知多少次踏入那座神圣的妈祖庙,见惯了五湖四海的信众——他们揣着各自的虔诚与期盼,从四方赶来,在此汇聚。
平日里,脾气如夏日骤雷般暴躁的人,此刻会被春日柔风轻轻拂过,收敛满身锋芒,变得温和似水,恰是“春风如醇酒,著物物不知”的悄然浸润;惯于玩世不恭、像风中飘絮般放荡不羁的人,也会卸下傲慢,心生谦卑,如秋叶飘落般归于沉静;就连随口带脏话、言语粗俗的人,也会收住不雅言行,只余下虔诚的鞠躬致敬,仿佛被无形的力量净化了灵魂。这份穿透人心的感召力,总让我由衷感叹:“此心安处是吾乡,妈祖恩泽润心房”。
2. 春之湄洲:人潮里的希望
每年从正月初一到农历三月廿三,湄洲岛像杨凝式书法名作《韭花帖》般,于留白间显风神简静,在笔墨里藏蕴藉生机。进岛祈福的人潮,如潺潺溪流汇成江海,络绎不绝。在这春天的勃勃生机里,我寻到了妈祖——是你,像破晓的曙光,给信众递去一年新的希望;每个祈福的身影,都裹着“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暖意。
3. 夏之湄洲:浪涛上的念想
夏天的湄洲岛,是颗攥在东海掌心的璀璨明珠,一脚踏进,便撞进旅游的热潮里。沙滩上的脚印层层叠叠,像潮水退去后,岁月在沙面上刻下的长短诗行。你是否也想象过,在那层层叠叠的沙滩脚印中,有一串属于妈祖救人的印记呢?
我总忍不住蹲下身猜想:哪一串带着救人急促的脚印,是你当年救起海难渔民时留下的?那脚印里的沙粒,是否还裹着对生命的急切呼唤?又能否寻到一双褪色的布鞋,鞋尖沾着海盐,鞋底带着礁石的划痕——那是你纵身入海时,留给人间的念想?
浪花一遍遍漫过沙滩,像在轻轻诉说:藏在浪尖里的,从不是转瞬即逝的泡沫,而是你从未褪色的慈悲。你的爱,早随着每一次潮起潮落,播撒给了这片翻涌的海。
4. 秋之湄洲:山海间的豁达
秋高气爽时,登岛望远最是畅快。不用刻意寻路,顺着风的方向走到妈祖石像前,张开双臂极目远眺——天是洗过的蓝,海是揉碎的玉,连呼吸都跟着变轻,胸怀在不知不觉间就舒展了。
心里若攒着烦忧,也别急着说。就站在这里,看云在海面投下影子,看船帆像羽毛般掠过天际。那些拧成结的心事,会在这“观道澄怀”的意境里,慢慢松了结,像晨雾遇着朝阳,悄没声儿地散了。
原来妈祖的胸怀,本就和这片海一个模样:能容下狂风骤雨,也能盛下万里晴空。你若正被情绪裹着走,不妨来这儿站站——看这般海纳百川的豁达,准能把心里的堵得慌,都化成风里的轻。
5. 冬之湄洲:丰碑下的守护
冬天的海风呼啸而过,势如张旭狂草。可妈祖安然屹立在山顶,淡然凝视着前方海面,像一座不朽的丰碑。千年时光流转,你始终在这里守护往来船只,从未离开,恰如“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定与执着。
每次到祖庙,我都会走进正殿,与你“对话”。仿佛能看见你当年刻苦学医修道的模样:昏暗烛光下,你专注研读医书,神情里满是坚毅与执着。我想问你,当年是如何在艰难环境中钻研医术、潜心修道的?那些古老医书里,藏着怎样救死扶伤的智慧?多想借你读过的书,一探究竟。可你总是神态安然,只微微一笑,如如不动,以一念代万念——那笑容像春日暖阳,和煦温暖;又似山间清泉,澄澈宁静。一股暖意漫过心田,所有疑问仿佛都有了答案,你早已用这无声的微笑,传递了所有智慧与力量。
6. 生生不息:精神的传承
千百年来,你从未真正“离开”。在天成像,在地成形,我打开罗盘仰观俯察,试图找寻你的化身:发现枝头生机盎然的叶子,是你跳动的生命音符,在微风里奏响守护的旋律;海边镇海护岛的大山,是你坚实的脊梁,扛起这片土地的安宁;海面平息风浪的和风,是你温柔的双手,抚平大海的波涛;洒在岛上的柔和阳光,是你温暖的怀抱,给万物以生机与希望……你以万物为形,却又无迹可寻,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默默守护,生生不息。
此刻站在祖庙山顶,顺着妈祖目光的方向望去——忽然懂了。她是要告诉我们:以妈祖的眼睛观世界,用满含慈爱与包容的目光,看见世间美好与苦难;以妈祖的精神做实事,怀着守护与向善的心,帮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这份心,便是对她最好的传承。
乙巳九月初九中雄于湄洲岛利源书道
作者:中雄
                    上一篇:鹿女湖畔有童趣 重阳佳节游鹿田
                
下一篇:原创 成都冷锅串串做法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