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上海市食品协会 选稿/王强
10月30日,第十六届上海特色旅游食品名单正式揭晓!64款“新面孔”和32款复评“尖货”集体亮相,为这张持续编织十六年的“上海味觉地图”又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届推荐评测活动自启动以来,吸引了55家企业踊跃参与,竞争那叫一个激烈!经过评审委员会专业、严谨、公正的评选,最终64款产品脱颖而出,入选2025年度“上海特色旅游食品”名录,还有32款“老将”顺利通过复评,实力不减。
至此,上海累计已有540款产品获此殊荣。这不仅体现了上海特色旅游食品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也标志着其品牌和品质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这项活动最早可追溯到2010年,在豫园华宝楼首次亮相,至今已走过十五个年头。在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的指导下,以及上海市食品协会等四家主办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活动一直坚持“美食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美食的重要载体”这一理念,推动食品产业和旅游经济深度融合。从2011年至今,已有540款食品摘得“特色旅游食品”称号——数字背后,是上海食品品牌越来越成熟,也是本土美食文化不断“出圈”的见证。
这五百多款经过市场和专家双重认证的食品,就像一张张闪亮的“城市美食名片”,不仅展现了上海食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更让市民游客有了“闭眼入也不踩雷”的放心选择。
(上海市食品学会副秘书长、长三角食品联盟秘书长杜仲镛在点评)
上海市食品学会副秘书长、长三角食品联盟秘书长杜仲镛在点评中表示:今年不少产品在“守旧”与“创新”之间拿捏得恰到好处。入选产品品类丰富多元,涵盖糕点、糖果、肉制品、饮品、乳制品、休闲零食等多个品类,满足不同游客的口味和消费场景需求。与往年相比,今年上海特色旅游食品,从参评形式,到食品质量,再到外观包装,都有新的变化。不少参评企业紧随互联网潮流,不断更新产品的内容和形式,保持产业发展的生命力,增强海派食品文化的亲和力、感染力、吸引力、竞争力,提高上海食品的文化软实力。
十六年来,这项评选早已超越了一场简单的“比赛”,而是成为推动上海食品行业持续升级、擦亮城市名片的重要平台。
上海市食品协会常务副会长高克敏强调:“我们不仅每年推陈出新,更坚持每三年对已入选产品‘回头看’,开展严格复评。”这种“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机制,确保“上海制造、上海特色、上海元素、上海文化”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真正落地生根,推动食品行业不断向健康、绿色、环保方向升级,为海派美食注入“新质生产力”。
作为本届活动的重要环节,上海市食品协会李林会长也在发言中表示:“我们推荐的不仅是食品,更是上海的故事、上海的味道。每一款入选产品,都是连接游客与这座城市的情感纽带。未来,我们将继续推动食品与文旅的深度融合,让更多人通过‘舌尖’认识上海、爱上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