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由中国大众文化学会、西北师范大学、中国新闻史学会国际传播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敦煌市人民政府、甘肃国际传播中心协办,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新闻学院)承办的敦煌文化国际传播研讨会在兰州举行,共有200余位专家学者和师生参会
敦煌文化国际传播研讨会(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供图)
西北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马世年在致辞中回顾了西北师大的办学历史,重点介绍了学校在敦煌文化和对外传播领域的学科建设成果,希望与会学者,在理论创新、实践探索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新的成绩,做好敦煌文化国际传播的甘肃答卷。中国新闻史学会国际传播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吴瑛在致辞中对研讨会的顺利举办表示热烈祝贺。甘肃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夏晓勤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敦煌文化国际传播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希望与会专家激荡思想火花,为敦煌文化的国际传播建言献策,为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贡献智慧力量。
主旨发言环节,11位专家学者围绕敦煌文化国际传播展开深入探讨。中国大众文化学会会长、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教授汤恒提出,要构建互主体传播、众媒体传播、圈层传播等新理念,提升敦煌文化国际传播水平。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原副局长朱琦认为,敦煌文化兼具推动中国现代美术变革与促进中外文明互鉴的双重意义,将成为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载体。甘肃省人民政府参事、敦煌研究院原党委书记赵声良介绍了敦煌研究院的对外合作成果。南京大学教授段京肃从丝绸之路文化符号出发,构建了独特的“国际想象”图景。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张国涛结合文化强国建设背景,提出转变范式理念、打造影视内容、构建视听新媒体等对策。敦煌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兴蓉展示了敦煌市在文化交流领域的创新举措。大连外国语大学特聘教授唐润华强调,文旅融合需立足文化多层次构成,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暨南大学教授刘涛提出,在敦煌文化国际传播中应将文化“处境”纳入“故事”审视。兰州大学教授李娟以国家综合实力与广义文化近似度为坐标,提出四种国际传播战略。甘肃国际传播中心副总编魏娟介绍了中心海外传播实践及未来方向。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教授徐兆寿认为,敦煌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以敦煌为起点可重新认知人类文明与中华文明。
主旨发言之后,研讨会设立的“数字时代的敦煌文化与国际传播”“地方国际传播的多元实践”“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等三个分论坛同时进行,与会学者深入交流,共同探讨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背后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形成了更多具有前瞻性与实践性的研究共识。(来源: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