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王燕维
“全国370+店3晚通兑”“国际单人含税经济舱机票卡”“亲子乐园1大1小套票”……一年一度的“双11”已经开场,你有没有看中一些旅游产品?
把机票、门票、酒店等旅游产品像日常消费品一样“囤起来”,再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二次预约,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双11”期间,不少预售的旅游商品都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在某第三方平台上,记者看到:万豪集团一款“3晚可拆分含双早”售价777元起的房券,显示已累计销售8万件;近24小时内,售价439元起的乐高乐园亲子套票已售出2188件,售价1000元起的南航国际单人含税经济舱机票卡售出1861件……
第三方平台预售的旅游商品页面 图源网页截图
“每次看到这些大促产品都很‘上头’,囤不少卡券,但最后真正约成的没几个。”杭州市民胡先生刚刚退了一个年初囤的度假酒店乐园券。
今年年初,位于嘉兴的一家连锁度假乐园推出了水乐园门票促销,成人票99.9元、儿童票3.33元,但使用期限只有3月1日-3月31日。胡先生自己买了两大两小四张票,还把链接发给了朋友,“就觉得挺划算,想着一起囤,到时可以约着一起去。”
胡先生说,一开始还记得,过了几个礼拜就忘了,“根本没约,还是前阵子朋友想起来,进平台看了发现没退款,赶紧手动申请,并通知我也去退。”
胡先生他们囤的券是在一个主打亲子游的小程序平台上买的。在他个人账户的订单列表中,记者看到,已经过了可使用期限的这款乐园门票的订单显示“已失效”状态;须知”中,服务一栏标注的是“随时退”;页面下方有“申请退款”按钮,点击手动申请,大约1天之内,费用就退回到账户,整个流程还是比较丝滑的。
在胡先生的订单页面上,记者也看到了他上一单囤的是599元的南京某酒店房券,同样是“退款成功”的状态。胡先生说,这几年里,他囤了又退的各种“旅游券”,房券和乐园券已经是记不清有几次了,还有三峡游轮、出国海岛游产品等,“一般金额高的旅游产品,会记得比较清楚,房券和门票经常买完就忘。其实我也不知道还有没有其他平台上没有申请退款的。”
订单页面 图源受访者
胡先生自己也总结经验,这些旅游产品的页面,通常都会标注“不约可退”,“买的时候,就觉得反正不去就可以退回来,没有任何损失,但‘不约可退’不等于‘自动退’。如果忘记去申请退款,那就等于是消费了。”
记者注意到,在旅游产品的预售页面上大部分都会标注“先囤后约、不约可退”“随时退、过期退”等字样,看到这样的承诺的确会给人“囤货无压力”的感受,但仔细品味,的确并没有“自动退款”的承诺。
社交平台上,也有网友表示自己踩了“未预约可随时退”的坑。帖子的下面,有138条评论,分享了各种遭遇,有不少都是看到帖子去翻了自己的平台订单,退回不少钱的。
网友发帖 图源社交平台截图
针对这样的情况,网友也总结了最不费钱包的操作:要不就不囤券,要囤就得选“未预约随时退+过期自动退”的。
网友发帖 图源社交平台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