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孙远明
深秋时节,山东悄然换上斑斓盛装,“赏秋游”成为旅游市场热门关键词。蝎子山的“鸳鸯锅”奇景、灵岩寺渐黄的千年银杏、红叶柿岩的漫山红叶、红叶谷的层林尽染…… 一众秋日限定美景不仅“俘获”了市民与游客的心,更催热了省内“赏叶经济”,为文旅市场注入深秋活力。
美景各有千“秋”,多地掀起打卡热潮
十月下旬的山东,色彩交织,从城市休闲空间到知名景区,都成为市民游客争相打卡的好去处。
10月22日,济南护城河边的市集飘着阵阵煮茶香,喷涌正盛的黑虎泉与两岸垂柳相映成趣。河南游客王先生带着家人专程来济,将随身携带的水杯灌满泉水后赞道:“甜的!”;万象城旁泉城人才公园内,8400多平方米的粉黛乱子草进入盛花期,形成一片浪漫的“粉色花海”;蝎子山也迎来最佳观赏季,山体以山脊为界,一侧松柏青翠、一侧黄栌泛红,空中俯瞰宛如“鸳鸯锅”,吸引众多航拍爱好者前来记录这一独特景观。
景区方面,秋叶景观更成“吸客利器”,近期客流量持续攀升。灵岩寺的千年银杏叶片渐次转黄,客流随之出现明显增长;红叶柿岩的万亩红叶林进入“全红”模式,景区总经理李鹏介绍,第五届“红叶季”围绕“长城脚下红叶浓”主题,打造集自然观赏、文化体验与多元业态于一体的秋游目的地,日均接待游客约4000人次,周末单日最高接待量达1.5 万人次,本地与外地游客比例为 6:4;红叶谷开启第25届红叶节后,人流量始终处于高位,工作日单日客流量可达3000 人次。红叶谷企划部工作人员贾敏告诉记者:“景区客群以家庭游客为核心,老人与儿童占比显著提升,青年游客中闺蜜、恋人群体比例较大,同时也有不少旅行社团队。”
紧抓时令景色,景区玩转“赏叶 +”
为让游客“赏叶”更“玩叶”,山东各大景区围绕秋叶策划了丰富活动,同时优化“二销”产品,提升游客体验与消费意愿。
灵岩寺景区总经理石鹏介绍,银杏季期间,景区以“此时银杏漫云边,幸会杏会”为主题,推出“灵岩银杏寻金任务”互动活动——游客化身“摸金校尉”,可与苏轼、武则天、灵岩小书生等4位NPC互动赢取“交子”,集齐“交子”即可兑换景区特色文创。此外,景区还推出多重优惠政策:10月31日前,全国大学生凭学生证可免票入园,购买文创产品享第一件8折、第二件6折优惠;11月15日前,穿着汉服、新中式服饰或少数民族服饰的游客,也可免票入园。
红叶柿岩则聚焦场景打造与业态融合。景区构建了山上、山下两大“晒秋”场景:柿岩古村复原传统晒秋风貌,玉米、辣椒等农作物晾晒其间,尽显乡土风情;山上“云上的秋”以银杏、风车为元素,打造出充满童趣的秋日童话世界。李鹏表示,景区进一步融合多元业态提升游览体验。游乐项目中,穿行于红叶山谷的玻璃水滑道成为赏秋新选择,高峰时段接待量超3000人次,卡皮巴拉理想国、全新升级的超级竞速飞车等项目,也受到不同年龄段游客青睐;演艺活动方面,《新青年》、民族大联欢等主题活动轮番上演,为秋日山野注入蓬勃的青春力量。
红叶谷主打休闲体验,推出露营帐篷、手工 DIY、秋日漂流三大特色活动。此外,游客还可在绚秋湖游船、登万叶塔远眺,或在天趣苑与孔雀等鸟类亲密互动,丰富的体验项目大幅增强了游客参与感,尤其受亲子家庭和年轻游客欢迎。
山东赏叶资源丰富,专家建议深化特色与安全保障
事实上,山东的赏秋胜地远不止上述几处。济南淌豆寺、日照浮来山定林寺、潍坊公冶长书院的古银杏“一树成景”;济南黄河岸边、临沂郯城的大片银杏林;泰山、沂蒙山等山岳型景区也进入色彩最丰富的季节,适合登高赏秋;黄河入海口的盐地碱蓬拼成“红地毯”,形成湿地独特秋景……
对于山东“赏叶游”的热度,山东旅游职业学院教授张晓国分析:“深秋是观赏度、体验度、性价比都非常高的季节,赏秋游、登高游会形成‘十一’假期后到冬寒来临前的旅游小高峰。”
针对景区如何进一步做好“赏叶经济”,张晓国建议:“近年来,不少秋游胜地为迎合年轻客群对打卡、出片、情绪价值的需求,策划了丰富的参与性、体验性活动,也制定了针对特定客群的优惠政策。未来,各大景区应结合秋游特点与不同客源群需求,策划更多特色化活动;同时加强与周边景区的联动,创新深度游产品,比如将济南红叶观赏与泉水游结合、沂蒙山秋色与民俗游结合等,避免同质化竞争,深化文化内涵,从而吸引更远半径的游客。”
此外,张晓国还特别提醒,“赏叶游”带来的客流量集中上升,对景区而言也是一项严峻挑战:“景区必须针对客流量过大的情况制定预案,停车管理、游客分流、流量预警等工作都要未雨绸缪,游客的安全始终是基本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