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回路转处:每一次翻越,都是与新自我的相逢
创始人
2025-10-15 09:10:14
0

峰回路转处:每一次翻越,都是与新自我的相逢

提及“越过山峰”,人们总先想到攀登的艰辛——是陡峭山路上的气喘吁吁,是风雨突袭时的狼狈不堪,是登顶前“再坚持一下”的咬牙支撑。但当真正站在山顶回望,才会发现:山峰从不是阻碍前行的“屏障”,而是生命为我们设置的“成长坐标”。每一次翻越,不仅是跨越地理的高度,更是突破心理的局限;每一次站在山顶的眺望,不仅能看见更远的风景,更能遇见更强大的自己。那些曾让我们望而却步的山峰,终会在身后变成照亮前路的“灯塔”。

一、山峰是“自我设限”的镜子:看清畏惧,才能迈出第一步

很多时候,我们眼中的“山峰”,并非真的高不可攀,而是内心“自我设限”的投影——“我体力不行,肯定爬不上去”“我没经验,一定会失败”“路上太危险,还是算了吧”。这些负面的预设,像一层无形的雾,遮住了我们看向山峰的目光,也困住了想要迈步的脚步。而“面对山峰”的第一步,便是捅破这层“自我设限”的雾,看清畏惧的本质,才能真正迈出攀登的步伐。

“中国无腿登山家”夏伯渝,在年轻时便遭遇了“人生的第一座大山”——1975年攀登珠峰时,他因帮助队友冻伤双腿,最终被迫截肢。此后,“失去双腿”的现实,像一座陡峭的山峰横在他面前,身边有人说“你这辈子都不可能再登山了”,他自己也曾陷入“我真的不行了”的自我怀疑。但他没有被“无腿”的标签困住,而是开始正视内心的畏惧:他知道自己怕的不是“登山的难”,而是“被残疾打败的自己”。于是,他装上假肢开始训练,每天坚持跑步、负重、攀岩,假肢磨破皮肤、渗出鲜血也不放弃。从2014年到2018年,他四次冲击珠峰,面对雪崩、地震等极端风险,始终没有停下脚步,最终在69岁时成功登顶,成为中国首位无腿登顶珠峰的人。他说:“珠峰再高,高不过人的意志;山峰再险,险不过内心的畏惧。”

我们生活中的“山峰”亦是如此:有人怕“公开演讲”,觉得自己会紧张忘词,便永远躲在台下;有人怕“创业失败”,觉得自己没有资源和经验,便永远停在“想法阶段”;有人怕“改变现状”,觉得熟悉的生活更安全,便永远困在“舒适区”。这些“怕”,本质都是“自我设限”的畏惧。而看清畏惧的那一刻,便是翻越山峰的开始——就像夏伯渝看清“怕的是被打败”后,反而生出了“偏要赢”的勇气,一步步靠近目标。

山峰像一面镜子,照出我们内心的畏惧与退缩。只有敢于直面这面镜子,承认“我怕,但我想试试”,才能迈出翻越的第一步,让“不可能”变成“有可能”。

二、攀登是“韧性生长”的修行:在挫折里扎根,让坚持变成力量

翻越山峰的路,从不是一帆风顺的——可能遇到突如其来的暴雨,浇透衣衫;可能踩空湿滑的石阶,摔得满身泥泞;可能在接近山顶时体力耗尽,陷入“要不要放弃”的挣扎。但正是这些“不顺利”,让攀登变成了“韧性生长”的修行:每一次在雨中继续前行,都是对“娇气”的告别;每一次从摔倒中爬起,都是对“脆弱”的超越;每一次咬牙坚持,都是对“韧性”的滋养。

“中国女子登山队”在1975年攀登珠峰的历程,便是一场“韧性修行”的典范。当时的登山条件极其简陋,队员们没有先进的登山装备,只能靠人力搬运物资;没有精准的天气预报,只能在暴风雪中摸索前行。在攀登至8600米处时,队员潘多因缺氧导致身体不适,队友们劝她放弃,她却摇摇头说“能多走一步,就离目标近一步”。最终,她在队友的协助下,凭借顽强的韧性,成为世界上首位从北坡登顶珠峰的女性。整个团队在此次攀登中,有队员冻伤、有队员体力不支,但没有一个人主动退出,靠着“一步也不放弃”的坚持,完成了这项看似不可能的任务。

普通人的“攀登”之路,同样需要韧性的支撑。学生备战高考,可能在模拟考中多次失利,却依然每天早起刷题、熬夜整理错题;职场人追求晋升,可能在项目中多次碰壁,却依然反复优化方案、主动向他人请教;创业者开拓市场,可能遭遇资金短缺、客户流失,却依然四处奔波找投资、咬牙维系团队。这些“挫折”,就像登山路上的风雨,看似在阻碍前行,实则在悄悄滋养我们的韧性——让我们从“一碰就碎”的玻璃,变成“越挫越勇”的钢铁。

攀登的意义,从来不是“快速登顶”,而是在挫折中学会“扎根”:扎下“不放弃”的根,扎下“能坚持”的根,扎下“敢面对”的根。当这些根在心里长牢,便会生出无穷的力量,支撑我们走过最艰难的路段。

三、登顶是“新程开启”的信号:放下过往,向更远的风景奔赴

很多人以为“登顶”就是翻越山峰的终点,会在山顶沉迷于“终于成功”的喜悦,或是因“再也没有更高山峰”而陷入迷茫。但实际上,“登顶”只是“新程开启”的信号——站在山顶看到的,不仅是身后走过的路,更是前方更广阔的天地;感受到的,不仅是“完成目标”的满足,更是“还能走更远”的期待。每一次登顶,都是对过往的“放下”,也是对未来的“奔赴”。

“中国登山家”王石,在52岁时成功登顶珠峰,成为当时中国登顶珠峰年龄最大的人。登顶那一刻,他没有选择“就此止步”,而是把“登顶珠峰”当成新的起点:此后,他又陆续攀登了全球七大洲的最高峰,徒步到达南北两极极点,完成了“7+2”极限探险的目标。在他看来,“登顶一座山峰,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有多厉害,而是为了告诉自己‘还有更多可能’”。后来,他从登山转向公益事业,发起“零碳中国”行动,推动环保理念的传播——从“攀登自然山峰”到“攀登公益高峰”,他在每一次登顶后,都选择奔赴新的“山峰”,遇见新的风景。

我们生活中的“登顶”亦是如此:学生考上心仪的大学,不是“学习的终点”,而是“探索专业领域”的新起点;职场人获得晋升,不是“事业的终点”,而是“承担更多责任、提升更多能力”的新起点;创业者实现盈利,不是“奋斗的终点”,而是“扩大规模、创新产品”的新起点。登顶的意义,在于让我们在“完成一个目标”后,不被过往的成就束缚,而是带着“登顶时的勇气”,去寻找下一座“值得攀登的山峰”。

就像登山者不会因一座山峰的登顶而停止脚步,生命的意义也不在于“征服某一座山峰”,而在于“永远保持向新山峰奔赴的热情”。每一次登顶后的转身,都是对“更好自我”的追逐;每一次向新山峰的迈步,都是对“更广阔人生”的探索。

从“看清自我设限”到“韧性生长修行”,再到“开启新的征程”,“越过山峰”的真谛,从来不是“战胜山峰”,而是“超越自己”。那些曾让我们感到艰难的攀登,终会变成生命里最珍贵的记忆;那些曾让我们望而却步的山峰,终会变成身后最耀眼的风景。愿我们都能在面对“人生山峰”时,有敢于迈步的勇气,有坚持到底的韧性,相信每一次翻越,都是与新自我的相逢,每一次向新山峰的奔赴,都能让人生的风景更加辽阔。

相关内容

海马榜单推荐:海马,你真的...
我叫七哥,是个野生菌美食重度爱好者。十几年前,我一头扎进深山老林,...
2025-10-18 23:06:34
郑万高铁巴东站至“双神”快...
10月17日,《郑万高铁巴东站至5A级旅游景区神农溪、神农架快速通...
2025-10-18 23:05:39
原创 ...
在拉萨老城区中心,矗立着一座大昭寺,供奉着文成公主带来的释迦牟尼十...
2025-10-18 23:04:59
记者手记:为啥这么多外国人...
这几天的广州地铁8号线,充满国际气息。 10月16日9时不到,车厢...
2025-10-18 23:03:33
赴红枫稻语!湖北十大赏秋地...
荆楚秋色正浓,喜迎八方来客 10月16日 “知音湖北・超级文旅日1...
2025-10-18 23:02:51
三大码头关闭,千艘游船被强...
话说我来打卡这个威宁草海纯属心血来潮,因为本来身在都香高速的威宁服...
2025-10-18 23:01:04
“美丽中国行·全国名家画名...
“美丽中国行·全国名家画名山”峨眉山—乐山大佛首站启动。杜卓滨 摄...
2025-10-18 22:31:48
成都太古里变身“游乐场”,...
10月18日,lululemon携手艺术家Geoff McFetr...
2025-10-18 22:05:16

热门资讯

海马榜单推荐:海马,你真的吃对... 我叫七哥,是个野生菌美食重度爱好者。十几年前,我一头扎进深山老林,和农户们同吃住、共采收,就为了寻找...
郑万高铁巴东站至“双神”快速通... 10月17日,《郑万高铁巴东站至5A级旅游景区神农溪、神农架快速通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下简称《...
原创 拉... 在拉萨老城区中心,矗立着一座大昭寺,供奉着文成公主带来的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藏语名为“祖拉康”或“...
记者手记:为啥这么多外国人挤在... 这几天的广州地铁8号线,充满国际气息。 10月16日9时不到,车厢里挤满了人。与往日不同的是,来自不...
赴红枫稻语!湖北十大赏秋地,黄... 荆楚秋色正浓,喜迎八方来客 10月16日 “知音湖北・超级文旅日17遇金秋” 活动 在武汉等地同步开...
三大码头关闭,千艘游船被强制清... 话说我来打卡这个威宁草海纯属心血来潮,因为本来身在都香高速的威宁服务区,无意间在地图上看见不过处有挺...
“美丽中国行·全国名家画名山”... “美丽中国行·全国名家画名山”峨眉山—乐山大佛首站启动。杜卓滨 摄封面新闻记者 杜卓滨10月18日,...
成都太古里变身“游乐场”,lu... 10月18日,lululemon携手艺术家Geoff McFetridge呈现的“好状态趣动场”登陆...
突发!CA139航班空中起火,... 10月18日,中国国际航空发文:10月18日,由杭州飞往仁川的CA139航班,一名旅客存放在行李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