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维文旅:从“鸡排哥”看城市文旅新玩法
创始人
2025-10-13 15:03:55
0

绿维导语:当景德镇一个鸡排摊在国庆假期成为游客的专程打卡点,“鸡排哥”的走红早已超越“网红小吃”的范畴。它像一面镜子,照见当下城市文旅的深层转向 —— 不再依赖知名景区与宏大宣传吸引游客,而是从市井烟火中挖掘有温度的 IP,用情绪价值连接大众,靠政企民协同承接流量。本文以“鸡排哥”为样本,拆解路边摊逆袭背后的文旅逻辑,看一个草根IP如何激活一座古城的消费活力,更探讨城市该如何抓住这类意外走红,将短期流量转化为长期文旅竞争力。

图源:新华社

一、几平方米路边摊,炸出瓷都文旅新地标

2025 年国庆假期,景德镇五中附近一个仅3平方米的鸡排摊,成了不少游客的 “行程必选项”—— 外籍游客专程排队等候,本地市民自发搬来凳子供人歇脚,摊主李俊永没做任何营销,却凭着记熟老顾客口味的细心、幽默互动的亲和力,以及对鸡排品质的较真,被网友亲切唤作 “鸡排哥”。

这场路边摊的热度,实实在在拉动了城市文旅消费:据抖音生活服务数据,国庆假期前三天,景德镇旅游相关订单量同比增长近七成;媒体观察发现,超三成游客在景德镇行程规划中提及 “打卡鸡排哥摊位”,甚至有陶艺工作室接到游客咨询 “离鸡排摊近不近”。摊位周边的绿豆汤、鸡蛋饼等小吃摊也跟着受益,部分摊位销量较平日翻番,个别品类甚至增长近3倍,形成 “一摊带活一片” 的烟火气场景。

这并非国庆独有的偶然现象。从淄博烧烤假期出圈,到哈尔滨早市成冬游热门,再到 “鸡排哥”“炒粉哥” 接连在假期爆火,越来越多草根场景正成为文旅新亮点 —— 这恰是当下城市文旅 “从高大上到烟火气” 转型的生动信号。本文以 “鸡排哥” 为切口,结合国庆期间的平台数据与媒体观察,拆解草根 IP 的流量生成密码,探讨政企民如何接住假期短期热度,更追问:当国庆热潮褪去,这类 “地摊地标” 如何避免昙花一现,真正反哺城市文旅生态?

二、走红内核:烟火气共情,撑起情绪消费刚需

1. 6元鸡排的“情绪溢价”

“鸡排哥”的核心吸引力,从来不是6元一块的鸡排本身,而是路边摊独有的烟火气情绪价值:对赶时间的学生优先装袋、配合游客拍照调侃、帮老人切小块鸡排……这种“把顾客当熟人”的真诚,让消费从“买商品”变成“买体验”。有游客在社交平台留言:“站在摊前,感觉不是在排队买鸡排,更像在邻居家串门”。根据相关机构研究,当前游客愿为“情感共鸣”多买单,同等价格下,能引发情感共鸣提供情绪价值的消费场景,消费意愿转化比传统项目高3-5倍。“鸡排哥”的走红,正是踩中了这一刚需:路边摊的烟火气,恰好填补了快节奏社会里“被重视、被温暖”的情感缺口。

2. 短视频放大“市井真实感”

“鸡排哥”的热度能破圈,离不开短视频平台的“真实感放大”。与精心策划的网红打卡点不同,网友拍摄的内容全是路边摊的日常画面(炸鸡排、擦汗、唠家常),比官方宣传片更有感染力。其中一条“鸡排哥给学生优先装袋”的视频,单条播放量超2000万,“景德镇鸡排哥”相关话题播放量超15亿,80%内容由游客自发创作,既降低传播成本,又因“真实”增强可信度,形成自发“种草”效应。

3. 契合年轻人“反精致”偏好

“鸡排哥”的走红,还暗合了当下年轻人的文旅消费新趋势:越来越多游客厌倦了“打卡5A景区、拍精致照片”的标准化旅行,转而追求“接地气的市井体验”。数据显示,2025年国庆期间,全国“市井美食”相关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20%,“路边摊打卡”成为年轻游客的核心需求之一。对年轻人而言,排队吃鸡排既是体验当地生活,也是社交货币——分享打卡经历能收获更多互动,让路边摊从“配套”升级为“目的地”。

三、流量承接:政企民“轻干预”,让热度不“乱套”

1. 政府:服务型管理,保IP原生活力

面对路边摊突然涌来的流量,景德镇政府没有选择“禁摊”或“规范化改造”,取而代之的是“服务型轻干预”:派专项小组蹲点疏导人流、协调安装空调遮阳棚、授“文旅推介官”称号却不强制配合活动。这种“不越位、不缺位”的管理方式,既保住了路边摊烟火气,又避免了流量带来的混乱。景德镇文旅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对这类草根IP,政府的角色不是“打造者”,而是“守护者”,守住它的真实,再帮它解决实际问题,就是最好的承接。”

2. 市民:自发共创,传城市温度

比起政府干预,景德镇市民的“补位”和“自发共创”更动人:居民搬折叠凳、摆凉茶桶;“鸡排哥”亲戚开分摊延续真诚服务;出租车司机主动当“向导”,拉着游客去鸡排摊后,还会推荐顺路的陶艺馆。全民参与让“打卡鸡排摊”变成“体验景德镇温度”,单点热度扩散为全城好感,是“地摊地标”升级为“城市名片”的关键。

3. 平台:搭转化链路,变流量为消费

短视频平台构建“流量闭环”,把路边摊的热度变成了实际消费。抖音在“景德镇文旅”专题页里,直接关联了“鸡排哥”摊点的导航,推出“鸡排+陶艺体验”的组合团购,携程、飞猪等平台也同步上线“打卡鸡排哥”主题线路。这种“内容种草→消费转化”的链路,让路边摊的流量不再是“只赚吆喝”,推动住宿、文创等间接消费增长,让路边摊的流量真正变成了城市文旅的“增量活水”。

四、生态延伸:从 IP 到场景,破 “昙花一现” 困局

1. IP “去个人化”:从 “盯人” 到 “盯场景”

面对‘鸡排哥’的爆火,景德镇文旅、城管等部门并未只做流量承接,而是推出一系列地摊规范化服务举措:划定便民摊区、组建秩序与保洁专班、平整 “鸡排大道”、协调食材与证件问题,将零散的摊位管理转化为可复制的有温度的市井服务标准。这一系列动作的本质,是将“个人 IP 热度”转化为“市井场景吸引力”,其价值是即便“鸡排哥”热度退去,游客仍能找到有温度的规范地摊、体验城市烟火气,真正实现从“人红”到“场景红”的长效转化。

2. 城市底蕴:用陶瓷文化接住流量,让游客 “留下来”

景德镇能接住“鸡排哥”的流量,更核心的原因是其深厚的陶瓷文化底蕴。据媒体报道数据显示,国庆期间因“鸡排哥”而来的游客中,超三成会顺路体验陶艺、参观陶瓷博物馆;陶溪川客流量同比增长52%。景德镇拥有330家陶瓷相关场馆、近3万名“景漂”创业者,还有“夜珠山”“陶溪川”等成熟的文旅场景,这些底蕴和资源,让游客不会只停留在“吃一块鸡排”,更会选择多停留一天深入体验瓷都文化(提亚拉坯、逛陶瓷市集)。这正是“路边摊地标”的理想状态:用烟火气吸引流量,再用城市底蕴留住游客。

3. IP 联动:以陶瓷为纽带,避单IP依赖

为降低单IP风险,景德镇探索“鸡排 IP + 陶瓷资源”联动:文旅局设计 “鸡排打卡→御窑厂参观→陶艺体验” 动线,国庆转化率超 40%;陶溪川邀请 “鸡排哥” 设临时摊,联动陶艺工作室推出 “消费满赠体验”,带动工作室订单增长 35%。这种联动让 “鸡排哥” 的短期流量,对接陶瓷文化这一长期资产。即便热度消退,陶瓷场馆、文创市集仍能吸引游客,实现从 “流量爆火” 到 “生态造血” 的转变。

五、冷思考:隐忧与破局,让热度“长续”

1. 隐忧:三大风险需警惕

尽管“鸡排哥”目前热度正盛,但仍有三大隐忧不容忽视:一是“体验疲劳”风险——随着模仿者增多,游客对“路边摊打卡”的新鲜感会下降;二是“服务滑坡”问题——当客流量过大,“鸡排哥”能否持续保持“记住顾客偏好”的细致服务;三是“定位固化”风险——若景德镇过度依赖“地摊文旅”和宣传“鸡排哥”,可能会掩盖陶瓷文化的核心价值,变成“只会卖小吃的城市”。如何规避这些风险,是“鸡排哥”和景德镇必须面对的考题。

2. 破局:三大方向固优势

针对以上 隐忧,可从从三个方向着手,实现从“流量地标”到“生态地标”的转型:

(1)定行业标准,保服务质量:推动“地摊服务指南”落地,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对路边摊进行“品质认证”——比如“景德镇市井优选摊”,既保证服务质量,又形成品牌效应,避免“劣币驱逐良币”;

(2)融文化体验,扩IP价值:在鸡排摊周边打造“微型陶瓷体验区”,引入手工制瓷、陶瓷饰品等小铺,让游客在吃鸡排或排队的同时,能随手体验陶瓷文化,甚至可推出“鸡排包装定制瓷片”服务,让“吃鸡排”和“陶瓷文化”深度绑定。

(3)办常态活动,延热度周期:定期举办“景德镇市井文化节”,融草根IP、陶瓷市集、民俗表演等活动,让“地摊热度”变成“常态化文旅内容”,避免依赖单一IP的短期热度;还可推出“市井摊主培训计划”,教摊主聊陶瓷文化、推荐文旅景点,让每个摊主都成为“景德镇宣传员”。

六、结论:地摊地标里的文旅新启示

从3平方米的路边摊,到牵动城市文旅的新地标,“鸡排哥”的逆袭,给当下城市文旅提了三个重要启示:

1. 文旅IP不必“高大上”,烟火气里藏着大潜力。比起耗资千万打造的人造景点,路边摊、菜市场、老街区这些充满市井感的场景,反而更能引发游客的情感共鸣——因为它们真实、贴近生活,能让游客感受到“城市的本来样子”。 因为真实,所以动人;因为贴近生活,所以有传播力。

2. 流量承接不靠“硬推”,政企民协同才是王道。政府的“轻干预服务”(保活力、解难题)、市民的“自发补位”(传温度、共参与)、平台的“流量闭环”(转消费、扩影响),三者缺一不可。只有不破坏IP的原生魅力,再用各方力量解决实际问题,才能让流量真正“留得住、转得动、有价值”。

3. 长红的关键,是“烟火气”与“城市底蕴”的绑定。路边摊可以当“敲门砖”,用烟火气吸引游客;但真正让游客“留下来、再回来”的,还是城市的核心文化与特色体验。没有陶瓷文化的景德镇,“鸡排哥”的热度可能只是一阵风;而有了地摊IP的引流,景德镇的陶瓷文化才能被更多人看见、体验、传播。

未来,或许会有更多城市出现“鸡排哥”式的地摊地标。但真正能走得远的,一定是那些懂得“用烟火气吸流量,用文化底蕴留住心”的城市——毕竟,游客爱的从来不是一块鸡排,而是鸡排背后,那座有温度、有特色、有故事的城。

素材来源:大皖新闻、海报新闻、上游新闻、天下网商、新华社等,绿维文旅编辑

免责声明: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致力保护作者版权,如内容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我们将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欢迎合作

绿维文旅是文旅康养与乡村振兴EPCO综合服务商,“四甲”规划设计、建设总包、文旅运营全程服务机构。从2005年创立之初,便提出了“创意经典·落地运营”的理念,经过十几年创新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顶层设计、投融资、EPCO、招商、运营、智慧旅游、博物馆展陈设计等全产业链多引擎驱动发展新格局。

从顶层设计到落地运营,绿维文旅形成了“运营为基础、资源全整合、规划设计建设运营一体化”的全流程操作的核心能力,将更好地为文化、旅游、大健康、体育、农业、教育、房地产等区域综合开发及项目落地建设、运营管理提供全链全程的服务。

绿维文旅期待与大家的合作!

相关内容

国庆中秋假期内蒙古文旅供给...
国庆中秋假期,内蒙古文旅市场数据飘红,接待国内游客2531.2万人...
2025-10-13 18:09:30
节后机酒价格大跳水:机票最...
中国商报(记者 赵熠如)国庆中秋假期过后,国内机票酒店价格大跳水:...
2025-10-13 18:09:16
游乐场摇摆机为啥坐得舒服?...
想象一下海盗船摇摆时,屁股下像垫了个柔软的“空气枕头”,这就是小型...
2025-10-13 18:08:56
苏州最佳旅游打卡盛地-金鸡...
在苏州,美景随手拍要说打卡圣地,在苏州园区首先想到的就是金鸡湖啦!...
2025-10-13 18:08:17
湖南新宁:沪上光影绘崀山 ...
红网时刻新闻10月11日讯(通讯员 鄢跃斌 钱宇杭)10月11日凌...
2025-10-13 18:06:27
关于禁止非法穿越秦岭核心保...
为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
2025-10-13 18:06:02
驿城区:“非遗进景区”活动...
全媒体记者 张玉霞 通讯员 陈华军 “双节”假期,驻马店驿城区推动...
2025-10-13 18:05:29
低成本、感受自然 年轻人流...
在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年轻人扎帐篷过夜的现象引发关注。@封面新闻...
2025-10-13 18:04:22

热门资讯

国庆中秋假期内蒙古文旅供给创新... 国庆中秋假期,内蒙古文旅市场数据飘红,接待国内游客2531.2万人次,同比增长10.28%;实现国内...
节后机酒价格大跳水:机票最高降... 中国商报(记者 赵熠如)国庆中秋假期过后,国内机票酒店价格大跳水:传统目的地机票均价相较国庆中秋假期...
游乐场摇摆机为啥坐得舒服?秘密... 想象一下海盗船摇摆时,屁股下像垫了个柔软的“空气枕头”,这就是小型摇摆游艺机专用气囊气缸(也叫空气减...
苏州最佳旅游打卡盛地-金鸡湖 在苏州,美景随手拍要说打卡圣地,在苏州园区首先想到的就是金鸡湖啦! 绝对的休闲圣地,如果在不冷不热...
湖南新宁:沪上光影绘崀山 日出... 红网时刻新闻10月11日讯(通讯员 鄢跃斌 钱宇杭)10月11日凌晨,40余名上海摄影师走进世界自然...
关于禁止非法穿越秦岭核心保护区... 为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切实保护秦岭核心...
驿城区:“非遗进景区”活动成效... 全媒体记者 张玉霞 通讯员 陈华军 “双节”假期,驻马店驿城区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在皇家驿站景区...
低成本、感受自然 年轻人流行自... 在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年轻人扎帐篷过夜的现象引发关注。@封面新闻 记者采访多位露营爱好者发现,有网...
首页-COSP2026深圳国际... COSP2026深圳国际户外展 时间:2026年3月20-22日 地点:深圳会展中心 参展咨询:何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