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吴昊
国庆假期,连日的阴雨浇不灭游客的热情,“齐鲁天路”沿线的景区上依旧有不少游客。蜿蜒平坦的盘山路穿越一望无际的田野,曾经的“网红野生景点”辉渠梯田如今早已成为响彻全国的自驾游圣地“齐鲁天路”的一部分,这位于潍坊安丘的美丽自然风光,是如何在经年累月的发展中逐渐蜕变并走上“转正”之路的,这背后又有哪些人与哪些故事?
梯田景观引来新业态
2025年国庆假期,绵绵细雨为潍坊平添了几分秋日的清爽。位于安丘辉渠镇的半亩山塘民宿,早在节前一周便已订满。“往常节假日,这里总是人头攒动,门口道路上的车辆能排出去很远。”常客牛女士说。
早在2014年,潍坊安丘的辉渠梯田便被农业农村部评为“中国美丽田园”十大梯田景观之一。2018年,彼时还叫“十徐路”的“安丘天路”正式建成通车,写下了未来“齐鲁天路”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2020年年底,刚大学毕业的李紫嫣回到家乡潍坊安丘,签下了一座小院。“最初因为我母亲喜欢辉渠的景色,我就给她在这附近租了个小院让她闲暇时来放松一下。”李紫嫣说,走上现在这条路完全是被游客“推着走”。
2023年5月1日,李紫嫣的小院正式营业了,最初她只想打造一个能让游客喝茶歇脚的地方,但没想到的是,首日营业她就接待了1000多名游客。作为“安丘天路”上的第一家新业态小店,半亩山塘很快就成为这里的“网红打卡点”,李紫嫣也逐渐顺应“齐鲁天路”的发展趋势,不断扩大业态,她的小院子也增长到了十二栋。
“以前我在家除了照顾孩子就是下地务农。直到这里因为‘齐鲁天路’发展起来,我的收入不仅增多了,还拥有了认识更多人、见识更多世面的机会。”辉渠镇村民李云霞说,起初辉渠梯田附近因为是“网红野生景点”,到处都有游客留下垃圾,沿线基础设施不完善,塑料袋子满天飞。如今的家乡能变得越来越美,离不开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努力,游客增多之后村里不少村民都到沿线的“网红店”打工,像是她就专门在半亩山塘给游客炒鸡,为此认识了很多朋友,性格也变得越来越开朗。
“齐鲁天路”逐渐发展起来之后,越来越多的新业态被吸引而来。Meet自然里就是其中之一。“我们当时入驻这儿就想着借助‘齐鲁天路’的品牌效益,当地的农文旅业发展非常好。”Meet自然里的负责人李青华说,她觉得店的发展跟“齐鲁天路”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未来,她还想在“齐鲁天路”上扩展更多新业态。
“近年来随着‘齐鲁天路’带来的流量,我们一直在想办法做好相关配套设施,包括拓展更多新业态。”辉渠镇人大副主席凌龙霞说,随着游客逐渐增多,辉渠镇抓住契机,联合周围相关业态,打造了民宿集群。
随着“齐鲁天路”的不断发展,安丘文旅也积极整合乡村旅游景点,依托齐长城遗址、庵上石坊、公冶长书院等历史文化资源,串联辉渠百泉、获鹿山谷、城顶山、五龙山等A级旅游景区,陆续推进了Gcamp营地、安丘味道馆等15个重点文旅项目。越来越多企业与个人慕名前来,让越来越多新的业态逐渐扎根在了这片土地上。
一条“旅游路”初步成型
而同样属于“齐鲁天路”重点地区的青州和临朐,也在为未来的发展作出努力。
时间的指针拨回2016年秋天,在距离辉渠梯田100多公里外的青州圣峪口村委的一次党员民主生活会上,“85后”付超提出了回乡创业,吸引和带领全村青年回报建设家乡的想法。他带领圣峪口80%的党员、群众到众多旅游发展先进的村庄和景点进行学习。学成回村后,成立了青州市圣峪口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半年多的时间,圣峪口村就修建了一条1.2公里的旅游路。
“‘齐鲁天路’的概念推出以后,我们这边游客量明显增加了很多,尤其是河北、天津、烟台、青岛等地的游客多了很多。像今年这个国庆长假基本五分之四以上都是外地游客。”青州市圣峪口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青州市天赐山生态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运营总监付超说。
同样在2016年,临朐县也在紧锣密鼓中开启了对于文旅项目的建设,相继打造了一大批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并投入使用。
早在两年前,潍坊临朐嵩山生态旅游发展服务中心成立,历任领导决心改善交通条件,累计争取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和县级整合财政资金7000余万元,总投入1.5亿元建成了全长66公里,惠及11个行政村、31个自然村的“嵩山1号大道”。
淹子岭村是“嵩山1号大道”受益最大的村之一。该村海拔876多米,被誉为山东海拔第一村。过去,这里交通条件差,2008年村里才有了第一条硬化路。
“2015年我第一次来到淹子岭村,发现这里的自然条件很好。”临朐淹子岭房车露营公园的负责人王芝晓说,2015年他下决心要做营地,2016年开工,当年就营业了,那一年露营还是旅游业的新业态,刚开始人不多,大家对露营的接受度不高。而“齐鲁天路”的发展推动了潍坊地区自驾游的发展,淹子岭成了“齐鲁天路”的驿站,同时也带动了营地的发展。
同样从2016年开始,临朐县设立了游客集散中心和咨询服务中心,在重要公路沿线设立旅游驿站和咨询点;建设全长386公里的环西南部乡村旅游专线、“嵩山1号大道”和沂山旅游环线,建设自行车绿道,全县旅游道路全部达到等级公路标准并实现无缝对接;设置旅游标识牌和全域全景图,建立起全覆盖的旅游标识系统;全县共新、改建旅游厕所161处,新建第三卫生间7处。
所有一切的努力都似乎在等待一个契机。
一场调研开辟的“转正”之路
转折点出现在2021年,潍坊市策划推出了以青州、临朐、安丘为主要目的地的“齐鲁天路”自驾游线路,串联诸多文旅资源,“齐鲁天路”的品牌效应初步显现。
2022年,“齐鲁天路”被全国自驾游协会评为2022“驾游中国”最受欢迎全国自驾旅游精品线路、安丘段被交通运输部评为“我家门口那条路——最具人气的路”。
2024年3月,潍坊市主要领导带队调研“齐鲁天路”。4月15日潍坊市举办了“齐鲁天路”摄影大赛,大赛一等奖为3万元现金奖励,潍坊市文旅局主要领导带队调研,深入沿线相关重点景区,举办了2次摄影家采风活动,1次自驾游爱好者采风活动。
同年4月,潍坊市就“齐鲁天路”建设提升情况召开新闻发布会。针对“齐鲁天路”历史文化挖掘、基础设施改造提升、特色景观打造等方面展开了建设提升工作。在同年第九届“中国深受欢迎的十大自驾路线”评选活动中,“齐鲁天路”荣登榜单第2名。
2025年,潍坊市文旅局联合有关部门及县市区,系统推进天路建设。至此,“齐鲁天路”成为贯穿青州、临朐、安丘、诸城、峡山五县(市、区),规划总长687公里(主线320公里),串联长城国家文化公园、2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35个国家4A和3A级景区,是集自然风光、人文历史、乡村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线路。同年,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会同相关单位组织开展了“齐鲁天路”艺术创作大赛活动,进一步扩大了“齐鲁天路”的影响力。
潍坊市委、市政府还将“齐鲁天路”纳入了“山海城”全域旅游发展格局重点推进。“齐鲁天路”连续两年入选“中国深受欢迎的十大自驾路线”,并成功获评全国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地方范例。
“从旅游的角度来说,‘齐鲁天路’的发展是现阶段深度游发展的一个必然产物。它应该成为潍坊文旅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潍坊市自驾游与房车露营协会会长潘永团说,“齐鲁天路”对于潍坊自驾游行业的发展是“史无前例”的,它为潍坊现在乃至于未来旅游业发展打造了一个IP,这在全国自驾游圈都是有一定名气的。
景点的发展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
但并非所有“网红野生景点”都能顺利走上“转正”的道路。
2022年8月,四川彭州市“网红野生景点”龙漕沟因为突发山洪,带走了7条生命;2024年,江苏省句容市一男子到“网红野生景点”伏牛山游玩时滑倒受伤;包括近几年大火的哀牢山、剑龙山等,这些“网红野生景点”吸引人的背后,潜藏着无数不可预测的危机。
不少官方和媒体也都纷纷发声,呼吁社会各界重视“网红野生景点”背后潜藏的危机。
2023年3月,在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官网发表的一篇名为《【智策】“野景点”的形成类型及其治理对策》的文章中,强调了当地政府对于“野生网红景点”的监管作用与价值。
2025年3月,在黑龙江省政协官网上发表的一篇名为《加强野生网红景点安全监管的建议》的文章中:野生网红景点不能成为安全监管“无人区”。相关地方政府要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将野生网红景点纳入监管,通过政策文件等形式明确野生网红景点的相关监管责任措施等。
“如果在自然景观足够有优势的前提下,可以尝试像辉渠一样打造一条‘天路’。很多景点的发展一方面源于政府的支持与鼓励,另一方面这些景点也是被时代和游客自然选择出来的。”凌龙霞说,任何景点的发展都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这背后其实是所有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对于更多的省市而言,这将会是他们所要面临的不同挑战,而唯一为他们这份挑战打分的,便是来自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的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