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庆、中秋假日期间,万佛湖景区气候宜人、氛围浓厚,湖光山色美不胜收,各类活动精彩纷呈,八方游客徜徉在灿烂的秋日湖景中尽享假日的欢愉。整个双节期间,景区共接待游客10.5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22.3万元,无投诉和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圆满完成假日旅游接待任务。
提前谋划,精密部署。为确保双节假期旅游服务安全有序、体验优质,景区坚持“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原则,于节前精心制定并完善了假日旅游接待工作方案,成立高规格领导小组并围绕综合保障、安全秩序、夜游工作等核心环节明确责任分工。同时,专题召开工作动员部署会,向各单位、各部门传达假日旅游接待工作要求,细化任务清单,凝聚全员共识,打好“预备战”。省、市、县各级领导及相关部门先后赴景区开展安全与服务保障专项督查工作,深入落实各级督查要求,全面拧紧安全服务“螺丝钉”。
创意宣传,吸粉种草。此次双节,景区以“线上造势+线下造景”双轮驱动,全方位营造浓厚节庆氛围与高热度口碑。线上端,通过抖音、小红书、微信视频号等多平台发布宣传作品,介绍特色演艺项目、水上运动、游玩攻略等,更获人民网、凤凰网等权威媒体关注报道,吸引大量粉丝线上种草。线下端,从大门楼到核心区域全面布设节日元素,鲜红的国旗沿主干道整齐悬挂,灯笼与彩旗沿途交织点缀,更在坝前公园、观景台等地新增世界第一人工土坝、千里江山图写实地等网红打卡点,成为游客拍照留念的热门地。
科学调控,秩序平稳。假日期间,景区全体员工坚守一线,提前上岗、延时服务,将高效运营与人文温度融入每一个服务环节。指挥中心通过实时监控系统动态调配资源,每日安排20余名公安干警、交警及安保人员在各执勤点全力疏导交通,生态停车场饱和时迅速开放龙墙停车场和第二停车场,同步开通免费摆渡车分流,高效疏导客流。景区入口处提前布设多组可移动分流栅栏,检票员即便面对长队,也始终耐心引导,用微笑缓解游客等待情绪。在游船码头配足值守力量,所有安全员统一着装、携带救生设备上岗,实时巡查码头台阶防滑情况、游船登船秩序,及时劝阻游客靠近危险水域的行为。同时,150余名志愿者分散在景区各处,为游客提供咨询、引导服务,让游客在秩序井然中感受山水之美与服务之暖。
多元焕新,文旅融合。此次双节,景区以“美食、科技、文化三进景区”为主线,结合优质自然景观与多元体验活动,打造了一场兼具烟火气、科技感与文化味的沉浸式文旅盛宴。
游客中心广场的美食集市引入台湾鸡翅包饭、武汉热干面等数十种风味小吃,白天香气四溢,夜晚灯火璀璨,成为“逛吃”打卡核心区。全新推出的《万佛湖BOT》舞蹈秀惊艳亮相,10台春晚同款智能机器人通过“日间巡演+夜间定点演出”的形式,为游客带来“AI+艺术”的视觉盛宴。机器人不仅能跳舞,还能为游客普及安全文明知识,并通过趣味互动任务发放“银票”消费券。此外,景区以“跟着演艺去旅游”为核心,打造“行进中小剧目、多场景演艺”体系。坝前公园的汉服巡游、周瑜岛的“周瑜出行”“乔员外招亲”以及燕子岛的“雀舞竹韵”等活动,让游客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魅力。非遗打铁花、赛龙舟、非遗集市等也为游客带来独特的文化体验。夜场活动提质升级,涵盖国风大巡游、国风音乐节、篝火晚会、烟火瀑布等多种活动,其中64人国风巡游与1小时音乐节实现传统与潮流的碰撞,点燃夜间游玩热度。
优化服务,提升品质。双节期间,全体员工坚守岗位,热情服务,始终以饱满状态投入到工作中。不仅免费提供热水、医务救助,还设置多处便民服务台,随时随地为游客解答票务政策、指导游览线路。看到行动不便的老人、推着婴儿车的家长,主动上前提供帮助。面对游客遗失手机、背包、眼镜等物品的紧急求助,通过监控追溯、岗位联动,迅速帮助游客寻找遗失的物品,有寻回失物的游客特意通过12345热线表达感谢。更贴心的是,景区首次新设“宠物寄存点”,用“想游客之所想,急游客之所急”的贴心服务,将“三六六”服务理念落实到每一个细节。
此次双节假期,万佛湖景区通过“山水之美”与“人文之暖”的深度交融,既展现了自然生态之美,又彰显了文旅创新活力,为游客留下了多元立体的假期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