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邀您来赏秋
秋意渐浓,海淀的每一寸土地都被染上了专属的色彩。从古建的历史深处,到公园的城市绿洲,从综合片区的多元空间,再到景区的山野秘境,秋在这里有着千万种模样。海淀区文化和旅游局特别推出「海淀秋韵纪行」栏目,带大家探寻海淀的秋日胜景,第一期,让我们走进古建秋韵,在历史肌理中触摸千年秋意。
当第一缕秋阳穿透大觉寺的古银杏叶
海淀的古建便与秋意撞了个满怀
那些矗立百年的殿宇、镌刻时光的石刻
在秋叶的映衬下愈发鲜活
仿佛在诉说着尘封的故事
PART.01
大觉寺:千年银杏下的时光对话
大觉寺坐落在北京市海淀区西北阳台山东麓,始建于辽代,历经金、元、明、清四朝,已有千余年历史。寺内古木参天,环境幽静。这里的建筑保留着历史上佛教文化传入中华大地的见证,也展现着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特征。
千年古刹,梵音依旧
千年古刹大觉寺是海淀观赏银杏的绝佳地点之一。寺内有四棵大名鼎鼎的一级古银杏树、一株盛名传遍京城的千年雄性银杏王、一株与之对称的雌银杏树、一株“九子抱母”形成“独木成林”的银杏树以及一株“雌雄合抱”的银杏树,可谓各具特色。
秋日里,它如披金甲的巨人,撑开的树冠将寺院上空染成暖金色。微风掠过,叶片簌簌飘落,落在青砖灰瓦的殿宇间,落在覆着青苔的石阶上,仿佛给古老的建筑铺上了一层金箔。
银杏树的美不仅在于它的金黄,更在于它的历史,这些银杏树见证了时间的流转,与古寺相映成趣,共同诉说着千年的传说。
银杏叶黄,是秋天的告别,它们随风飘落,用金黄的落叶预示着冬天的来临,宣告着季节的更迭。
这里的每一块石头、每一根梁柱,无一不记录着大觉寺千年历史的沧桑。寺内的天王殿、大雄宝殿、无量寿佛殿等建筑完整保留,记录着北京千年历史文脉。
在北京西山的环抱中,大觉寺静静地矗立,见证着岁月的流转和历史的变迁,这座古老的寺院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人文底蕴,每一片瓦砾、每一尊佛造像、每一棵古树都是历史的见证。
不妨选一个晴好的秋日午后,坐在古银杏下的石凳上,看阳光透过叶片缝隙洒下斑驳光影,听落叶轻触地面的微响,让心在历史与秋意中沉淀。
PART.02
万寿寺:红墙飞檐间的秋日皇家气
万寿寺始建于明代万历五年。清代,万寿寺因重要的地理位置和吉祥、福瑞的嘉名,备受皇室青睐。历经康熙、乾隆、光绪三朝的不断翻修、扩建,最终形成集寺院、行宫、园林于一体,中、东、西三路相毗邻的大型古建筑群,成为自昆明湖向东、长河沿岸僧庐梵刹之首。
百年古寺
被誉为“京西小故宫”的万寿寺,秋景里藏着皇家气派与烟火温情。秋日的阳光斜斜打在朱红宫墙上,将墙根的阴影拉得修长,墙边的银杏交相辉映,灿灿金黄与红墙青瓦构成绝妙画卷。
漫步庭院,脚下是落叶铺就的绒毯,耳畔是檐角风铃的轻响。抬头可见广源门上《青天流云百福图》,红色蝙蝠形态各异,在秋阳下灵动飘逸。
午后的阳光穿过寺庙的窗棂,投下的斑驳光影,宛若一幅意境优美的画卷,颇有一番诗意。
在万寿寺,光影好似有了生命,时而活泼,时而优雅,等待人们发现它。历史的厚重与秋的温柔在此刻交融,每一处雕梁画栋都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PART.03
五塔寺:石刻与秋叶的静谧共鸣
△摄影师:王小一
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又称五塔寺(或真觉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外白石桥五塔寺村24号,毗邻动物园、紫竹院公园、国家图书馆和首都体育馆,是国家三级博物馆。
△摄影师:王小一
这座以金刚宝座塔为核心的博物馆,收藏着众多古老石刻。秋日的柔光洒在这些石质瑰宝上,将纹路里的岁月痕迹照得愈发清晰,在秋叶的映衬下,仿佛在无声诉说着过往的兴衰。
△摄影师:王小一
周围的树木染上秋黄,与石刻的灰白石色相映,营造出静谧而悠远的氛围。
△图源: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公众号
找一个闲暇的上午,在博物馆里慢慢逛,看阳光在石刻与秋叶间流转,听风吹树叶的沙沙声与偶尔的鸟鸣交织。此刻,历史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可触可感的温度,秋意也因这份厚重多了几分深刻。
海淀赏秋
古建与秋,是历史与自然的美妙邂逅。在海淀的这些古建里,每一片落叶、每一缕阳光,都承载着千年的故事。它们不仅是秋日里的风景,更是活着的历史课本,等待着与你相遇,共同触摸那穿越时光的秋意。
下一期
我们将走进公园秋色
探寻颐和园、圆明园等
城市绿肺里的斑斓秋梦
敬请期待
部分内容来源于北京海淀及
下一篇:长假尾声 游兴不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