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子笼屉冒着蒸腾的热气,大果子在油锅里泛出金黄的色彩,卖蛋堡的大姐嘱咐着游客“小心烫嘴”……这一派热闹的景象拉开了节日的序幕。清晨5点,红专街早市呈现出繁忙的景象——商户忙着卖,市民忙着买,游客忙着拍照与品尝。每个人都在这烟火气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节日“小确幸”,红专街早市的清晨,成了哈尔滨“双节”鲜活的开篇。
“只恨自己胃口小,实在吃不下了。”一位来自广州的游客正举着一碗热气腾腾的冻梨汁打卡拍照,她告诉记者,来早市先吃了一个油炸糕,又吃了一碗烤冷面,还想吃烤红肠和锅包肉的时候觉得有些吃不下了,打算再转一转“消消食”。记者注意到,节日的红专街早市里有很多操着南方口音的游客,还有一些游客索性一下飞机便拉着行李箱直奔早市,来“品鉴”美食。不少摊位前排起长队,摊主们一边麻利地翻炸食物,一边笑着问“从哪儿来呀”。
“过节游客多,我们头一天晚上11点就开始准备食材了。”一家卖蛋堡的经营者告诉记者,节日客流量大,用的食材也多,像鸡蛋就得用平时两倍多的量,需要头一天准备好,当天能快速出餐,不让游客等太久。“我这一屉装将近100个包子,过节销量能翻倍增长。”一家包子、羊汤的经营者告诉记者,平时一早上摊位能卖大约400个包子,到了节日,一早上能卖800个左右,“包子现蒸现卖,人多的时候蒸包子的速度都有点跟不上了。”
节日的早市藏着满满的细节,卖冻梨汁的大姐杯子外套着杯套,生怕烫到“且儿”,卖馅饼的摊主主动给顾客将馅饼切开,实现快散热、方便吃的目的,卖蛋堡的大哥也学了几句英语“Welcome to Harbin”,让外国游客看到冰城人的热情……“哈尔滨人太热情了,告诉我不买不要紧,但一定要尝尝哈尔滨的特产。”在早市一家销售红肠的摊位前,一位游客正在品尝哈尔滨红肠,他告诉记者,走在红专街早市,家家摊主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会和你聊聊天,告诉你附近有哪些景点,让你的心情瞬间变得“美丽”。
当第一缕阳光越过屋顶,早市的烟火气与节日的喜庆气息相互交融。早市里,没人在意队伍多长,也没人急着赶路,大家捧着热乎的吃食,或在市场里慢慢品尝,或举着相机记录摊主递来食物时的笑脸。这里没有精致的摆盘,却用实在的美味和热情,让游客把哈尔滨的“双节”记忆。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记者:李佳琪 文/摄/视频
编辑:马云鹏